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油脂油料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大,市场化程度高,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国内植物油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大。2020/2021年度全球植物油供应偏紧,叠加疫情、舆情和资金炒作等多方面因素推动油脂价格大幅上涨。预计2021/2022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大幅增长,供应将由偏紧向宽松转变,国际植物油价格将高位回落,进而带动国内植物油价格逐步走低。  相似文献   

2.
油料     
国内油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国际价格明显上涨。总的看,目前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供给充足,但受市场炒作等因素影响,预计后期国际油脂油料价格将呈波动频繁、波幅加大的走势。受国际市场和食用植物油需求旺季来临等因素影响,预计近期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可能继续波动上行。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2021,(10):27-34
我国食物安全保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主要农产品中只有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谷物等品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水平最低,甚至在30%以下。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油脂油料供需紧张,国际市场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导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本文首先对新时期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供需层面和价格波动层面研究了大食物安全观视角下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目标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目标、延伸目标和综合目标。核心目标是确保食用植物油的稳定供应,防止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延伸目标是通过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供应风险;综合目标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促进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最终依据不同目标探讨了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美国旱情的加剧,全球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进而带动我国农产品中进口量最大的油脂油料市场出现上涨趋势。综合媒体相关报道,随着市场小包装花生油“涨声”响起,食用油9月或迎来全面提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脂油料进口量的增多,国际油料行情对我国市场的影响开始加大。在2008年全球油脂油料行情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在油料行业实施国家托市预案,以确保农民种粮利益。随着2009年托市量的持续增加,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行情似乎在向政策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小品种油脂推陈出新,品种增加。国内原料供应略增,大豆进口小幅下降。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大型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张,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行业发展特点(一)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放缓。上半年行业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规模以上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超过2000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5%。由于食用植物油价格整体低迷,行业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7.
2002年油料市场发展环境比较宽松2002年国内油料市场发展环境比较宽松。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后,农产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消除垄断。在这个大环境下,国内油料市场无疑会受到一些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和国内油料、油脂进口量。从油料进口看,我国进口的油料品种主要有油菜籽和榨油用大豆,目前我国大豆的进口关税为3%,进口数量取决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和国内市场需求量,没有配额限制;油菜籽的进口管理类似于大豆,也是完全按国内的需求意愿进口,目前的进口关税为12%,关税调整的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并创下近11年来的新低,使得国内大豆产不足需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食用大豆需求和压榨需求,增加大豆进口量成为唯一的选择。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尽管如此,全年大豆供应仍然呈现偏紧的局面。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大豆进口成本不断提高的影响下,2007年我国大豆价格呈现持续上涨的走势,并创下了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正预计"十三五"及未来10年,中国油籽生产先减后增,2016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跌至30%,未来五年食用植物油产需总缺口达到1亿吨以上。"十二五"期间,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长,油籽总产稳中略降,油料、油脂进口大幅增长。其中,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籽总产量从2011年的4755万吨降至2015年的4708万吨;食用油籽进口量从2011年的5482万吨  相似文献   

10.
豆油价格经过去年以来大幅下跌后,目前处于多年来低点,后市再次出现大跌的可能性已不是很大。但在油料产量、油脂产量大幅增加,国内食用油总供给过剩背景下,豆油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可能性也不大。预计今年豆油价格将在现有价位附近窄幅波动。经历了2004/05年豆油市场价格宽幅震荡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是我国油菜籽主产省之一.今年由于金融危机和国际国内油料增产、供应量增加、进口油价低等多重因素影响,油脂市场低迷.油脂企业经营亏损,安徽省油菜籽市场价格偏低,农民种油菜收益大幅下降,油贱伤农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10,(1):42-42
从供求角度看.2008年国内油脂油料在“政策市”的影响下。国产油料大幅增产15%、国产油源仅增长6%、进口油脂油料创纪录,导致国内油脂库存创历史新高。这对国内油脂现货价格明显施压。2009/2010市场年度.国际国内市场仍需关注政策影响.国际市场将继续维持高风险、波动大、周期短的特征。国内市场则需关注去年大豆收储政策以及国家的油脂临储何时放出等因素。预计今年国内油脂市场仍将大幅震荡。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受国际大豆等油料作物丰产、油脂油料价格走低影响,国内油脂油料供应增加,市场需求旺季不旺,食用油市场供需面宽松,价格整体走低。2014年各环节食用油价格整体走低小包装食用油零售价格小幅回落。2014年,国内小包装豆油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小麦进口量继续减少和小麦产量连续三年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国内小麦市场格局已由产需缺口转变为产需节余,预计本年度我国小麦价格从自身的基本情况来看不具备大幅上涨的供需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5月以来,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供需偏紧、库存下降、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食用植物油需求一直旺盛,价格持续上涨。至今年3月上旬,我国豆油、菜籽油及调合油等各种食用植物油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飙升,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58%~110%,断档和脱销现象也在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不仅给广大的消费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还通过传递和蔓延,带动畜禽蛋奶制品及与粮油相关商品甚至是服务类价格的上涨,导致全国整个市场极不稳定。这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发出了重要警示。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11,(10):15-15
传统节日油脂消费旺季到来以及全球油料供应偏紧因素,预计油脂油料市场仍有上涨空间。8月中旬以来,全国纯大豆油价格上涨明显,同比涨幅已超过20%,进而推动饲料和肉蛋奶的价格上涨。日用产品食用油价格的走高会间接地推高物价上涨,8月份,食用油价格同比上涨17.1%,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食用油价格的高企会领涨物价。  相似文献   

17.
植物油市场     
2008年我国植物油价格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油脂企业经营承受的风险明显高于往年。当年植物油及油籽进口量再一次刷新历史纪录,植物油供给对外依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2008年我国在增加进口植物油储备基础上,在南方油菜籽产区收储菜籽,在北方大豆产区收储大豆,充实调控油脂市场能力。2009年我国植物油市场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从价格情况看,11月份,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其中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棉花、食糖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国际价格总体下跌,其中棉花、食糖价格快速下跌,大米、小麦价格略跌,玉米、大豆、油菜籽和食用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供求形势是:国内油料生产连续三年增长,今年预计继续增长;实际进口的总食用油包括料折油增加,其中,油料进口大幅度增加,食用油直接进口减少;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仍为供大于求格局;食用植物油库存不断减少。一国内油料生产已连续三年增长,今年预计继续增长1998年以后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开始快速增长,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三年增长,2000年油料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540万公顷和2955万吨,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花生产量为14437万吨,占油料总产量的49%,油菜籽产量为1138…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对于我国油脂市场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植物油进口总量达到历史最高,植物油价格连续刷新历史纪录,油脂价格成为推动CPI指数上升的重要力量,国家对油脂市场的调控政策开始相继出台。2008年全球生物柴油产业将继续扩张,对植物油价格产生影响,我国油脂供给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决定了2008年国内油脂市场仍是不平静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