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蕴含着新机遇和新挑战。虽然我国取得了粮食生产"十一连增",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粮食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新常态下,粮食安全如何保障?粮食市场有何特点?粮食行业当如何作为?本期专题与您共同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在于实现粮食商品化。如何达此目标?纵然路有千条,但始于足下的共同起点是,正视糕价跌入“谷底”的现实及其背景,探求粮价走出“谷底”的模式,改善粮价走出“谷底”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前东北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下面仅就几个方面说点不成熟意见,参与共同讨论。一、依靠科技进步登上粮食新台阶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到1990、2000年全国粮食生产分别要上9,000亿斤和一万亿斤的台阶,东北上多少,怎么上?是东北农村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首要问题。对这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运行调节机制,是指国家对农村各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所实施的宏观调节机制的总和,它包括计划调节系统、经济杠杆调节系统、市场机制调节系统、行政指导系统和生产经营单位自身调节系统.现行农村经济运行调节机制体系中各系统的状况如何?它是怎样共同作用去调节粮食生产的?我们以1985年为背景,通过各系统对粮食生产的具体调节过程来作一初步的分析.第一,计划调节系统对粮食生产的调节.由于1984年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产,超出了我国长期形成的低水平的粮食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粮食过关”?“粮食过关”的基本标志是什么?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关系到对我国粮食形势的正确估计和采取正确的粮食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很多同志认为,粮食过关就是人均口粮400公斤或者500公斤。1979年到1984年,我国粮食生产迅速发展,平均每年增产171亿公斤,1984年达到人均产量395.5公斤,于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但去年突然遭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我国粮食问题的症结何在?前景又将如何?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粮食的相对过剩和暂时减产,共处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 前几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有些地方出现了卖粮难,从而引起了粮食低水平的相对剩余.这给人们一个错觉,似乎我国粮食已经十分富足,再也不必要发展了.可是,1985年粮食减产500多亿斤,这又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忧虑,耽心粮食生产的潜力已经挖尽,对今后是  相似文献   

7.
正粮食问题不是简单的供求问题。要不要生产那么多粮食?要不要收储那么多的粮食?要不要利用国际市场?农产品之间的市场替代如何应对?不同农产品的经营主体如何培育?随着粮食问题的显化,这类讨论会不断升温。在我看来,回答这些问题要回到粮食的基本面。粮食问题的基本面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资源禀赋。我国是一个人均耕地仅1.4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耕地质量不  相似文献   

8.
我国"舌尖上"浪费触目惊心,而餐桌上游的整个粮食产后损失同样严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到底有多大?作为天下粮仓的守护者,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一年千亿斤:粮食产后损失知多少记者:目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究竟有多大?任正晓: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据测算,我国粮食产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十到二十年将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粮食行业要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全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什么是粮食产业经济?为什么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如何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中已经作出顶层  相似文献   

10.
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2020年10月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提供的数据,每年全世界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3.8%,价值4000亿美元,相当于14亿公顷土地的产出.因此,推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意义重大,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减少粮食的损失浪费呢?从...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相继限制粮食出口,上演"国家级囤粮潮"。与此同时,多国民众开始抢购粮食,我国个别地方也出现少数人抢购粮油的现象。"要不要囤粮"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来说,就是"我国粮食够不够吃",也就是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那么,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如何?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2.
粮食有文化吗?粮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尽管人们一日三餐以粮为食,但许多人不认为粮食有文化,甚至许多粮食工作者也不甚了了。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当代,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如实认识客观存在的粮食文化,并弘扬其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库存高企,能不能认为我国粮食安全高枕无忧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尽管农业生产水平越来越高,但大宗粮食生产还是"靠天吃饭",一旦发生粮食危机,储备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家底厚薄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长期态势下,粮食储备是战略性举措,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从世界范围看,粮食仍然供不足需,仍有10亿人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我国人口众多,全球每年粮食的国际贸易量仅相当于我国粮食年消费量的一半。一个小国大量进口粮食对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有些人忽视抓粮食生产,甚至对过去抓粮食生产的同志冷嘲热讽,讥之为“粮食书记”、“粮食县长”、“粮食乡长”,认为这些同志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缺乏市场意识等等。 我们要问,发展市场经济与抓粮食生产有何矛盾?粮食生产不发展,就谈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城市所需的农副产品从何而来?又怎么能有市场经济的繁荣?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说过:“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人们不会忘记,我国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有多少人因吃不饱而患浮肿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粮食生产上了几个新台阶。无粮不稳,无粮则乱。当“粮食书记”、“粮食县长”、“粮食乡长”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粮食的供给状况及市场波动不仅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那么,1996年我国粮食的产销形势及1997年的趋势怎么样?我国政府是否应适时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10月29日,由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主办、深圳好威实业有限公司协办的“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专家论坛”在京举行“粮食市场走势与政策选择”研讨会,就上述问题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6.
强化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能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我国粮食流通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粮食流通企业应积极整合资源,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管理体制中尚存在许多不适应WTO和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弊端。为此,粮食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应共同打造粮食物流信息网络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平台。  相似文献   

17.
日前,记者前往中南海,就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特别是关于粮食的生产、购销等问题采访了国务院研究室杨雍哲副主任。记者:农业发展银行已经成立三年多了,曾经历了我国粮食由需求短缺到粮食供需有余,怎样看待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态势和农发行的工作?杨副主任: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历史上新的增长高峰,充实了国家粮食储备,增强了经济实力,为满足人民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已手中。我国13.9亿人口的饭碗里到底需要多少粮食?饭碗里到底装什么样的粮食?这是新时代新形势背景下必须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每年应生产多少粮食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数量底线。《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  相似文献   

19.
如果让一国农民生产的粮食卖不出去,让农民不能生存,让农民没有收入,他们哪里有钱买企业生产的工业品呢?他们又怎能买种子化肥来种地呢?如果农民都不种地了,这些耕地都荒芜了的话,我们大家吃什么?也许有人说没关系,吃不到中国稻米,我们可以吃泰国香米;吃不到东北大豆,我们可以吃美国大豆。这样可以吗?绝对不可以。道理很简单,如果知道中国粮食歉收的话,国际市场的粮价就会立刻飙升,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必定去那里买粮食。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人口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我们能有这么多的外汇去换粮食吃吗?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目前一些主要粮食的价格,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经济》2006,(6):23-26
今年5月26日,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纪念日。两年来,各地各部门贯彻实施《条例》情况如何?《条例》的贯彻实施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粮食局负责人。记者:粮食部门在贯彻实施《条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负责人《:条例》是在我国全面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背景下出台的,是粮食流通领域的一项基本行政法规,它的出台使粮食流通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对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管粮,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和保障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