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2年的"一二八"抗战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是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其战场都是在淞沪地区。两次淞沪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卫上海而战,两次淞沪战争给日寇相当的打击,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和"速战速决"计划。作为浙商重要组成部分的甬商,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积极投入淞沪抗战,支援前线奋战的抗日将士,为前线将士募集慰劳金和慰劳品,救济灾变难民不辞辛苦。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缅怀甬商的爱国精神和浩然正气,对于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爆发之初,李宗仁和白崇禧极力倡言"焦土抗战"理论,表达了要"与侵略者作殊死之抗战"的政治方针和决心,也概括了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思想.白崇禧系统地论述了游击战的意义及其与正规战和正面战场的关系,推进了国民党军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理论与实践,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场的开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尚古 《新智慧》2007,(11):I0008
已故国民党政要张道藩.在抗战前曾历任交通、内政、教育三部次长(相当于副部长)。1938年秋,国民党在武汉召开战时全国代表大会.有“蒋介石文胆”之称的陈布雷曾戏撰一联赠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历史发展轨迹为线索,梳理了1937年到1949年国民党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最终失败阶段,认为这一时期前期政治工作以抗战建国为主,后期以反共为主,最后总结了国民党政治工作的得失,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5.
中间力量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其政治地位在国共两党斗争中举足轻重。他们在抗战中的表现,壮大了全民族抗战的力量和阵容,孤立和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势力,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全民族抗战的全面胜利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也为大后方的民主实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孔祥熙曾主持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财政金融工作达10余年,其在银行方面的思想、言论颇为丰富,主要有完善中央银行职能、健全金融机构;强化银行监管、统制银行业务;调剂社会资金,促进工商农业等重要思想,这不仅为国民党的统治聚集了资金,也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同时还为现代银行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伴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侵华日军在1944年底、1945年初开始实施“东主西从”的收缩战略。本文通过介绍这一战略态势的变化,揭示这一新的变化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和敌后解放区战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扶贫必扶智,扶智必扶教育,扶教育必依教师。乡村教师的教育扶贫角色价值体现为其对贫困地区教育贫困信息的精准拥有和教育贫困处境的切身体验。推动"扶教师之贫"与"依靠教师扶贫"的价值共生、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贫困信息多元化收集与应用机制、建立家校联系经费投入制度和教师家访的补贴奖励机制,是发挥乡村教师教育扶贫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围绕农村、农民、农业展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内容,其启示作用包括加快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为核心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设立专门机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完善支农扶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沈钧儒是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旗帜、民主政治的斗士。抗战时期,沈钧儒本着团结抗战、民主建国的政治主张,积极发动和参加民主完政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完政思想,为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知识界兴起一股"中国化"思潮,此思潮与"新启蒙运动"一脉相承."中国化"思潮有它自身的特点:其深入的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文化部门,并对当时抗战取得胜利以及理论创新等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实施移民后扶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移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了"让移民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既定目标,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对移民后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移民后扶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科学统筹,加大投入,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发动内战失败退台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期间,台湾的政党体制经历了"党国一体"的一党专政制度到党国体制向支配性一党体制再到两党制政党制度发展的渐进过程。2008年3月22日"大选",国民党籍马英九胜出,国民党再次上台执政,台湾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两党制政党政治格局逐渐成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分析了“扶老人险”和证据对理性公民扶跌倒老人意愿的影响程度.结论是拥有证据能极大提高公民扶老人的可能性,而保险则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弱势群体帮扶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决农村经济弱势群体问题,有赖于建立完善的帮扶机制,即由依赖"帮"扶"脱贫的外生机制,转向具有造血功能、经济自立自强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白银外流,统一币制,规范金融秩序,稳定经济形势,1935年国民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这是币制现代化的标志,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刺激了农工商业和外贸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促进了国民党金融资本的集中等,使中国官僚垄断资本得以最后形成,并为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7.
目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时常发生,农户要想实现收益增加、消费者要想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迫切需要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在此背景下,"农社对接"这一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云南"农社对接"的产生背景、发展模式,分析目前"农社对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农社对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引导农产品进行"农超对接",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产品流通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了国外"农超对接",提出我国"农超对接"的产生背景,分析目前"农超对接"的优势,指出其运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韧于大革命时期的浙江"二五减租",首先因"意志坚决而有锋芒"的国民党地方组织的领导与推动;其次由浙江地方政府的行政维护与法律保障;再次与浙江农民的积极响应不无关系;最后,发生在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无形中为浙江"二五减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正是上述诸多社会势力的良性互动,使浙江"二五减租"形成兴盛之局面.  相似文献   

20.
"排忧解难、救急扶危、守望相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但如果志愿者遇到的是献了也白献的冷漠麻木,可想而知,在几乎等同于"犯傻"的暗示中,志愿事业能有越来越广阔的成长空间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