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乡镇论坛》2010,(8):26-26
近日,青海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积极促进到农村牧区基层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试行)》,提出了促进到农村牧区基层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8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积极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推出了“0531”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计划。其基本内容是:“0”即力争特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消零”:“5”即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计划、就业见习计划、就业培训计划”等五个计划:“3”即积极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3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基层从事支农、支教、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辽宁高校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基层就业的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并赋予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产生此种就业现状的原因,提出从国家、社会、高校、个人四个层面强化引导植物保护学科毕业生服务三农的意识,转变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积极引导植物保护学科毕业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实现植物保护学科毕业生的平衡就业。  相似文献   

5.
李妲增 《价值工程》2012,31(25):215-217
通过对黑龙江省内5所高校和基层就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形势进行战略分析,最后分别从政府、高校、基层、毕业生四方面提出畅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要闻月览     
《中国就业》2011,(7):12-12
5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一是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二是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三是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四是支持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五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人社部下发通知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和完善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收、金融、社保补贴等政策,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
周舸 《中国就业》2010,(9):61-61
今年以来,保定市满城县各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出台了《关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招聘、对接、缓解、帮扶、培训、吸纳为重点的“六个一批”工作思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坚实的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大力拓展就业新空间,引导大学生赴基层就业,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研究目前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困境的基础上,围绕“3个平台、4支团队、5项计划、6种模式”,搭建以基层就业为中心、高质量就业为关键的“3456”基层就业全程引导工作体系,以天津科技大学“就业筑梦工作室”为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基层就业全程引导长效机制,对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提出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解决对策,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结构性就业困难提供有效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权威发布七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旌。(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有效地解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就成为高校现阶段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就业,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精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除此之外,高校还必须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积极推广有利的就业政策,积极拓展校企就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2.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基层就业现状和大学生基层就业困难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保障》2012,(5):57-5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仍很艰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进一步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完善就业服务措施,面向离校前高校毕业生广泛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深入推进实名制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就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祝俊 《中国就业》2011,(1):19-20
安徽省充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和民生工程来抓,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突出完善机制、加强服务、构建平台、狠抓落实等关键环节,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了高校毕业生这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生力军作用。2010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24.5万人,历年未就业或就业后又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4万人,至2010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就业》2014,(10):14-15
近年来,句容市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健全政策、完善服务、搭建平台,全方位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政策引领,开扁就业之旅 句容市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出台小微企业及高新企!啦吸纳高校毕韭生奖励办法,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落实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大学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0,(6):44-44
为积极配合推进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展现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简称“基层平台”)就业方面的工作成果,深入挖掘基层平台工作者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基层平台典型工作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基层平台建设和重视关心基层平台工作者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期,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就业促进会发出通知,联合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杯全国基层平台(就业篇)的征文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2,(1):60-63
怀化市创业园助飞创业梦想近日,湖南省怀化市大学生创业园开园仪式在怀化城区香洲桥原怀化人才大厦举行。大学生创业园的正式启用,标志着该市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该市努力营造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氛围,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平台,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扶持基金,  相似文献   

18.
出台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出台包括促进就业补助等一系列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该区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扩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压力日趋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将面临着“毕业即失业”问题的困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断勉励青年一代勇于扎根基层,“自找苦吃”,躬身实践,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要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为基层注入青春“活水”,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孙方方 《活力》2022,(19):82-8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呈现逐年攀升趋势,2021年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2022年高校毕业生将突破千万,预计将达到1076万。其中,上百万的毕业生在离校时都无法顺利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再加上近几年国际环境的影响,出国求学的学生人数急速减少,国内就业市场呈现十分激烈的竞争局面,灵活就业随之受到更多求职者的关注。同时,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催生出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非标准化的灵活就业模式与之更加匹配,也促使高校毕业生将就业视角转向灵活就业方面。但是,从当前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探讨了灵活就业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灵活就业者的就业选择提出了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