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劳务派遣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已久,但对其进行法律规制要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开始,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专节规定,这对于劳务派遣的实际运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现有法律规制的分析,提出了笔者本人对劳务派遣法律规制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望在学术上对这一制度的法律规制建言献策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对职工权益的侵害媒体多有报道,社会各界也都了解。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在《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规范3年多来,劳务派遣反呈泛滥之势?  相似文献   

3.
余明勤 《经济界》2011,(1):10-13
法律对劳务派遣单位作为一个用人单位进行了确立,开展劳务派遣关健是签仃好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并不能规避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王丽芳 《中国就业》2007,(11):51-52,32
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在亿万劳动者的期盼中终于面世了。这部法律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出现了对劳务派遣的规定.使在我国迅猛发展的劳务派遣终于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5.
阎付克 《人力资源》2007,(10X):69-75
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动力派遣机构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依据与接受派遣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接受派遣的单位工作。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务派遣在我国已经非常普遍地存在,而且发展极为迅猛,它对于满足用人单位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劳务用工需求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但是,《劳动法》没能很好解决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致使一些企业钻了法律空子,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那么,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新近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作了哪些明确规定,企业应该怎样应对呢? 本期我们邀请了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阎付克律师给大家就如何明确劳务派遣三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处理三方关系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供电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现代电力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分析了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法律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电力企业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制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可以达到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珠三角地区劳务派遣市场的深入调查,指出了劳务派遣市场存在行业经营混乱,劳务派遣工就业质量低、流动性大,行政部门监管难、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刘涛 《价值工程》2013,(36):157-159
劳务派遣用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用工形式,与传统用工模式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具有用人与管理相分离的特征。文章试从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发展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劳务派遣用工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应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以应对当前的立法变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后,输送或派遣劳动者到具体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确立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在理解和分析现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这一制度在中国的长期健全和完善过程,本着有利于保护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和谐发展的目标,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弹性用工方式,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这是对劳务派遣进行法律规制的认识论基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具体的用工形式,不应该被特殊化、边缘化。基于劳务派遣的现实正义,对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应该坚持弹性安全理念,兼顾劳动用工的弹性需求和劳动者的权益安全。因此,针对劳务派遣法律规制中存在的偏差,我们应该逐渐弱化直接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优化过程管制,改革相关制度,使得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了劳务派遣的概念与背景,劳务派遣的三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当前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经过分析中总结出了劳务派遣的优缺点,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性的法律规定,明确劳务派遗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范围,同工同酬以及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韩晓丽 《企业导报》2014,(10):126-127
本文从劳务派遣的异常发展对社会整体利益损害和对派遣工劳动权益损害两个方面分析,得出需进一步加强从严规制劳务派遣。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劳务派遣在我国一些领域已经成为主要的用工形式.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劳务派遣工将占到就业人口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正案》"),已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13年6月20日,人社部下发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专门对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作出规定,《实施办法》也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13年8月7日,人社部再次发布了《关于〈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一系列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无疑会对用工单位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积极应对新规,避免用工误区成为各类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1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用工形式,对其中包含的劳动关系,也理应当合同化。 劳务派遣法律框架中存在两种劳动关系,尽管有区别。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胡敏  沈国栋 《中国就业》2006,(4):45-46,39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劳务派遣在我国悄然升温。这种异于传统劳动关系模式的牵涉“三方两地”的用工形式,在满足灵活就业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劳动关系的不安定、向劳动者转嫁用工成本等负面影响。实践中,因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不明产生的争议与日俱增,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和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往往因法律规定不明而意见不一。为了对劳动派遣行为进行有效法律规制,有必要探讨一下派遣机构、要派机构及劳动者三方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劳务派遣用工情况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章对劳务派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些规范劳务派遣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近日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报告》提出的审议意见提出,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新的规定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5月28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全球经济远未出现复苏迹象.各企业在政府财政及政策的支持下,经历了实施大量裁员、降薪等自救措施后,很多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仍未见明显好转,相反,由自救措施引发的劳动争议却频繁发生,不断加大着企业的人力、法律成本支出.劳务派遣,作为大家熟悉公认的规避劳动法律风险、降低人力成本的法定用工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各企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