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劳动保障》2012,(12):16-16
公务员考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只有严格执行考录政策规定,才能保证考录工作顺利开展。2012年以来,各地区根据中央要求,坚持公务员考录“三公”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改革创新、深化管理、扎实推进,顺利完成今年的公考目标任务。以下是来自三个地区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中纪委、中组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陆续下发各类通知、规定、意见、条例达十几个,有媒体汇总梳理后,将其归为九大类共99条.这些“禁令”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做出精细化规定,随之有三万多公职人员因各种问题被处理.对此,不少公务员感叹:“公务员越来越不好当了!”更有专家指出,中央政令是最好的“退烧药”,或许会令“高烧”不退的中国“公考热”逐渐恢复常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热不断升温。笔者认为,虽然这对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政务水平有利,但“热过了头”必将造成人才资源配置的扭曲,降低人才利用效率。因而,我们应当理性思考造成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挖掘其深层的根源,才能找出相应的对策,给这种考试热适当降温,引导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更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相对稳定性和保障性使得公务员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公务员报考持续“高烧”,2006年共有50余万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资格审查,报考与录取的比例达到48.6:1,而2005年的这一比例约为37:1。如今公务员招考已超过高考、考研,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大学生在就业难、竞争大的压力下,也挤入发烧友队伍,大学校园中的公务员热由“局部发热”转向“整体升温”。公务员考试的火暴,应当说是一种好现象,  相似文献   

5.
捕风捉影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竞争激烈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统计,2009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报考通过审查人数超过了105万人,突破了2008年的80万大关。同时,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一职,供需比达到4723:1,较之2008年最高供需比3592:1“更上一层楼”。今年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今年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将成为历年来竞争最为“惨烈”的一次。  相似文献   

6.
寇斌 《人力资源》2005,(12):30-31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公务员录取考试的话题始终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无论从社会的关注程度,还是从考试的竞争程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远远超过了高考和考研。难怪有的考生感言:“没想到我竟会和几百人竞争同一职位!”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截至3月26日,已发布招录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对此,多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招报双降"一定程度反映出公务员的"光环"有所减弱,但并不能据此认为"公考降温",毕竟现在考录竞争仍然激烈。(3月27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公务员考试热潮逐年攀升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批判,阐述公务员考试热潮给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利益分配、价值观、政府角色、公务员制度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深层反思,剖析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根源,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对其进行“降温”,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9.
1994年,国家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从此,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招考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的区别 我国每年都会举行几十次大大小小的公务员考试,纵向划分可分为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两种;横向划分可分为各个系统的公务员考试,如公安系统公务员考试、司法系统公务员考试、海关系统公务员考试等,但一般系统单独招考的情况比较少,都是由人事部门统一招考各系统的公务员,所以,公务员考试主要是由中央和各省人事部门组织进行统一招考。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考录制度在我阐已运行了近30年,一直是我国选拔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然两,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增,竞争比例逐年提高,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大,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第一考”。愈演愈烈的公务员考试热已上升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平公正是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生命线。十六大以来,我国公务员考录工作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始终坚持“凡进必考”制度,不断推进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进程,以公开操作为切入点,以阳光操作为着力点,以公正操作为支撑点,全力营造公务员考录公开平等的良好氛围,为国家党政机关聚集优秀人才提供了制度保证,也为各级机关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据权威统计,2003年至2011年,全国共考试录用140万名公务员。公务员考录公信力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对于期刊的品牌意识,则认识较晚。目前,我国期刊业的发展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探索”期和90年代的“市场探索”期进入到21世纪的“品牌探索”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和突破,表明期刊的品牌营销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4.
看点     
管理大师朱兰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教父”克劳士比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未来的质量,将不只是最好,而将是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热”的台前幕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传新 《人力资源》2007,(5S):62-63
自1994年第一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起,至2000年,总共报名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不过4万多人。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报考人数逐年增多,形成了所谓的“公务员热”。从2001年到2005年。当年报考总人数由32904人猛增到541552人,五年时间增长了16.5倍。2006年公务员招考12000多个职位,111万余人次提交了报名申请,74万余人通过资格审查,最终确认为53万余人,报考与录取比例约为42:1。平均招录比例远远高于高考和考研,被誉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也不为过(见表1)。面对如此火爆的报考公务员现象,需要我们理性地面对。本文尝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已面向应届大学生为主的招录考试连年攀高,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是新闻的倒是今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如期举行,共有140万考生参考,据说这是自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记录。是2001年报考总数的三倍。有报道说,报考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数,出现5年来最大井喷,超过了1997年全国考研学生总数。公考与  相似文献   

17.
《财会通讯》2006,(2):I0021-I0024
2005年,公务员考试牢牢占据了“中国第一考”之位。在中国,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已不言而喻。《公务员法》正式颁布实施,新法的实施将消除传统公务员机制的一些弊端,让更多人受益。那么,公务员这个职业的幸福感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的中国营销落入了“失语”的尴尬境地:成为中国营销界显学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定位”以及被称为定位理论最新进展的“品类”:营销集大成者菲利普·科特勒推出的《营销革命3.0》,竟然是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的三段论。另一方面,从这些营销理论中无法找到兴奋点的中国企业,开始在执行力、国学和宗教意识里寻找企业增...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的补报工作已经截止,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去年的60:1,大幅度增长。今年“国考”比去年报考人数增加20余万人,2009“国考”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实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以来,我省党政机关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录用了一大批年轻、学历层次较高的公务员,为公务员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总体上看这些公务员文化基础好、观念新、适应能力强。但是也有一些公务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素质不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缺少心理素质方面的测试、缺乏对应试者心理状况的了解有一定关系。因此,有必要在今后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测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