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家庭服务行业是指以家庭服务为对象,以家庭事物为服务内容的有偿家政服务活动。它由家政服务员、家庭服务消费者、家政公司组成市场化供给需求。随着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推进,家庭服务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和快速增长的一种需求。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行业"在我省发展很快,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家庭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家庭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家庭生活需求为目的,以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为内容的重要服务行业,包括家政服务、社会养老、医院护工、社区服务等。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建立较为完备的家庭服务业体系,使家庭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扩  相似文献   

3.
<正>家政服务业是朝阳产业。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扩大居家养老和育幼等服务供给,是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与家政人才需求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人口老龄化以及新的生育政策实施,家政服务行业的潜在需求量大幅增加,为吸纳就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剖析及行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印发以来,家政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各界对家政服务更加重视,家政服务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社会资本投资意愿增强,借助电商技术融合家政服务提供与信息推介平台的企业不断涌现,家政服务供给数量增加、服务质量提升。与此同时,制约家政服务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其中之一是"研究制订适应家政服务特点的劳动用工政策及劳  相似文献   

5.
丁玉明 《活力》2008,(7):40-4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在我国大中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发展家政服务业,对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新兴产业,由于家政服务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家政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解决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认真总结国内外职业教育家政服务专业的办学经验,结合河南省家政服务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职业教育为家政服务行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规格,探索符合河南省实际的家政服务业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家政服务专业向实用型方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丽华 《中国就业》2014,(10):42-43
正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家庭服务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带动了以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及病患陪护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市场需求迅速扩张的态势,从国务院到省政府、市政府均出台了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扶持政策、规范市场、提高从业者素质和维护从业者权益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和规  相似文献   

8.
家政服务.是指家政服务员为.市民家庭生活提供事务性、管理性的社会服务。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保姆家政”.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由此带来的是家政服务业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根据上海市妇联的估算,上海已拥有约50万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约4300家注册在案的家政公司。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老龄化步伐加快,家庭中养老育小负担加重,社会对优质家政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明显.本文分析了我国家政服务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研了以美国为例的国外家政服务业发展及现状,并提出了国外家政服务业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家庭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家庭服务业主要从业范围是家庭服务,具体有家政服务、家庭清洁、家庭病患护理、家庭医生、家庭餐饮、家庭教育、婚庆礼仪、家庭园艺、搬家物流、家庭旧货收购、家庭养老服务、家庭装饰维修、家庭儿童接送服务和家庭钟点工等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的有偿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多,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蓬勃发展的家庭服务业在促就业、扩内需、  相似文献   

11.
家政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是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一个朝阳产业,家政服务的发展也为缓解就业压力和扩大内需消费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十二五期间老年人口将达2亿人,而且我国老龄化社会渐呈现加速化、高龄化、女性化、空巢化等特征,公民对家政服务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大幅攀升,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残等基础性家庭劳务服务需求转向为家庭指导性服务和家庭投资理财及生产经营、教育顾问等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广泛,福建省家政服务行业也随着这种需求的日益旺盛而迅速发展起来。文章以福建省家政服务行业中30家家政服务经营机构①(以下简称为"家政机构")为研究对象,以140名的家政从业人员②和124名的消费者为补充调查样本,对福建省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家政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我省建立了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协调处理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制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中长期规划和重大产业政策。这充分体现了省政府把促进家庭服务业发  相似文献   

14.
在老龄化的发展背景下,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是非常值得深究的课题。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已经呈现出来,并且向着加剧的方向迈进,家政服务行业在发展方面要想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就要进行积极转型。基于此,文章先就当前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特征以及发展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家政服务行业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措施,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相应参考依据,有助于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政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一种,在服务业中比例不断上升,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它围绕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提供处理家务的服务,被认为是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前景的“朝阳产业”。随着服务项目不断的拓展,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服务的人员素质与能力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家政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关系着千家万户民众福祉,是“一举多得”的朝阳产业。家政服务业也是事关“调结构、稳增长、促就业、优民生”的新兴业态,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养老、托育及生育三胎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家庭服务、照料老人、幼儿托育、家庭保洁等服务项目需求与日俱增。消费者普遍认为家政服务人员难找,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是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需求。开展天津市家政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通过掌握本市家政服务业市场需求情况及服务现状,剖析家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准痛点堵点难点,为进一步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改善供需不平衡,促进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国峰  李昱 《企业导报》2015,(5):160-161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现阶段我国养老家政服务平台创建的路径选择:一是完善相关立法,确保政策落地;二是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养老服务多重需求;三是推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发展,促进行业发展壮大;四是家政服务企业运作注重规模化、品牌化;五是加强家政服务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行业在我国发展很快。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以现在中国的国情及国民素质看来,家政服务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存在许多问题。1月28日,山西省家庭服务业4项地方标准《家庭居室保洁服务规范》《家庭餐制作服务规范》《家庭母婴护理服务规范》《家庭养老服务规范》开始实施。新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我省家政服务企业及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向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19.
家庭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结合的朝阳产业。它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家庭生活需求为目的,以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为内容的重要服务行业。发展家庭服务业对促进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家庭服务业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0.
陈琪 《中国就业》2013,(8):42-43
家庭服务业基本情况衢州市家庭服务业多为私人投资经营,从主体行业分布、从业人员数量和注册资本三项指标看,家庭服务业已初具规模,行业整体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目前,该市家庭服务业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10人以上或年营业收入20万元以上)的单位有116家,其中家政服务公司70家,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1.5万人,年营业收入1.4亿元,实现利润0.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