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界定超阅读的涵义 ,肯定超阅读对教育和教学的正面影响的前提下 ,指出了它的负面影响 :对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督不足 ;难以有效地避免垃圾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忽视了收敛性思维和系统知识的作用 ;弱化了以协作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教育等。认为避免这些负面影响的措施主要有 :加快与网络相关的立法进程 ,加大对网络控制技术研究的投入 ,利用传统媒体提高受众对网上垃圾信息的免疫力 ;在进行导航设计时 ,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 ,注意遵循情感、意志方面的心理规律 ;重视对网下学习和生活的指导 ,开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新渠道 ,弥补网上超阅读监控权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超阅读就是以解构主义的方式进行阅读,它利用网络的链接将各个超文本碎片整合成整体;通过超文本,读者看的不仅仅是各个简单的事例碎片,还包括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思考,从而引发了读者作出自己的再阐释.当读者打破阅读与写作界线,在文本间随心所欲地跳跃,超阅读显示了它真正的价值所在超阅读的游戏带来超阅读的欢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大众化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既有积极促进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现象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这类负面影响给该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以及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古文阅读是一大重点。做好古文阅读,需建立在强烈的语境基础之上。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重词典轻语境"已是古文阅读中的一大通病,即使部分教师、学生已意识到语境对古文阅读的重要性,也无法对语境的涵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将古文文本、时代背景、作者身世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沉淀无法整体把握,致使其古文阅读仅仅是片面、孤立地去把握文旨和释义解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古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把文本置于特定语境中去阐释,从整体的层面理解古文的深层次内涵,杜绝传统简单的局部字词积累、记忆。对古文阅读进行"语境理解",不仅符合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故笔者在文中结合古文阅读"语境理解"的特点,探讨其对古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播在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体验、促进读者阅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直播对读者阅读的重要意义,验证了高校图书馆网络直播与读者阅读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基于促进读者阅读高校图书馆网络直播的优化策略:构建闭环服务流程,打造双重服务内容,探索多方服务模式,加强营销服务宣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资超国民待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愈来愈明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增强国企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势在必行.通过应当加快对内外资管理制度统一的步伐,实现对外资的的国民待遇,使内外资企业在公平竞争,进而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平等,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资一直实行超国民待遇政策,以提高我国吸收外资的竞争能力,吸引大量外资,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但随着我国加入WTO(TRIMs协议),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我国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政策的合法性及合理性,由于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直接对内资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很多人要求立即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但笔者经过一系列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并不宜马上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8.
高职语文鉴赏课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是极其必要的;而在“披文入情”前提下营造出的教学氛围,必定是来自作品又服务于作品的,所以这种教学氛围所起的作用更为持久。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披文入情”始,因文而异,共同营造适合作品教学的良好的阅读氛围、情感氛围或研讨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渐次深入地走进作品、把握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接受作品中人文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了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不仅是主动的客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指出了“主动的客体”与“受动的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对高校“两课”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思想观念和世界观,冲击着高校“两课”教学。高校“两课”教师应顺应潮流,主动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加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提高“两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认知——结构”论,为我们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明确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学内容应包括更多的理性的、科学的内涵。而教学方法,除了理性的要求外,还包括更多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