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动不仅与金融危机相关联,而且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的难度.本文运用国际资本流动条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结合1990-2005年有关数据构建回归模型.该回归结果表明,资本流动和法定准备金率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显著,而利率和冲销政策对货币供给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核心变量,当前金融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越来越复杂。文章运用货币供给理论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机理,进一步借助VAR模型运用2000年1月至201 5年3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货币乘数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乘数自身具有内生性,而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乘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冲击具有长期性。因此,应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相机抉择调控货币供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增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挑战。该文在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货币供给过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先考察了1994年至2005年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然后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供给过程两个环节即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结论是: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基础货币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进行冲销,起到了重要的缓解作用;货币乘数仍然具有稳定性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本流动通常对对货币政策通常具有一定的抵消功能.利用修正的抵消系数模型和中国1983 ~ 2010年间的年度数据检验了不同形式国际资本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结果表明,长期内,通过资本与金融账户流动的国际资本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极其有限,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仅仅抵消了中国央行净国内资产变动的0.7%,各种不同形式的国际资本的抵消效应也都在0.1%~0.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形式国际资本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债券资本对货币供给产生的不是抵消效应,而是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BGT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利用OLS方法和2SLS方法及中国2000-2011年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央银行净国内资产变动的抵消系数高达-0.743,但中央银行反向的冲销操作同样十分有效,冲销系数高达-1.022。这不仅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影响极其有限,甚至引起了货币乘数和物价水平的反向变化。事实上,净国外资产变动一个单位只能使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分别增加0.018个单位和0.098个单位,却会使货币乘数和通货膨胀分别下降4.095和1.098个单位。这说明近年来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货币效应都十分微弱,货币政策效应却很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80-2005年间15个亚洲国家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两组Pallel Logait模型,对资本流动控制能否抑制货币危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期的资本流动控制不能有效地抑制货币危机的发生,但前一期的资本流动控制却可以显著减小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当期他国的货币危机有显著的传染效应.经济基本面对减缓一国货币危机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货币危机的根本方法仍是保持经济基本面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描述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特征,进而分析美元调整和资本流动、货币危机的关系.面对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可能的新一轮美元调整,我国应完善资本流动管理,防范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回归持续升值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中美利差、广义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数、人民币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因素,并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动因为货币政策冲击、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货币供给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双向作用机制,资产价格和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单项作用机制。因此,要增强货币政策稳健性,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改变单向升值为双向浮动,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冲击。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以来,我国为了控制持续高涨的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调整到稳健,然而回归常态化的货币政策效果低于预期。在此背景下,定性定量地分析国际资本的流动对我国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利用改进的蒙代尔-弗莱明理论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资本流入的多少和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进一步借助VAR模型分析影响程度,表明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内,而且外汇占款增量对货币供应增量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基于此,我国可以考虑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空间,并加强资本流动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徐强 《财经研究》2001,27(8):3-10
本文对货币供给、实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数量关系在19993年前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表现,进行了相关实证性描述,指出1993年持货币供给存量代替增量支持实质资本形成、准货币M21代替狭义货币M1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因而在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上,应以持续推进资本形成与转换的票据及证券化为要领推进资本市场建立,并逐步转向以市场性利率为关键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椎进,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波动性显著增加,对我国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全球主要大国的货币国际化条件变量与其短期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反映在汇率稳定性、金融市场完善程度、金融市场开放度、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以及国内经济的稳定性等条件的提高等方面,这既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又促进了短期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价格变量,如利率、CPI变化等领域,对实体经济变量,如GDP和进出口等的波动性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体系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更加庞大,速度更快。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货币体系带来了冲击。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流动在我国是受到限制的。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来自于海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货币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供应量和币值稳定的调控,以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威胁。本文就如何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给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甚理想、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调控货币量为主的前提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系具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找出了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特性的因素,认为中国货币供给具内生性,在货币供给内生性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增加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力度、适时选择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结构变化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使得货币、财政和汇率等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文章重点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美联储QE对采用不同货币政策框架、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管理制度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影响。“货币政策钉住货币供应量+宽松钉住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国家其货币政策应兼顾本国物价水平稳定,同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对资产价格的逆周期调节,避免出现实体经济紧缩而金融繁荣的现象。“货币政策钉住通货膨胀+浮动汇率+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国家应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对资产价格的调节以应对金融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在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和考虑企业的货币错配的条件下,资本流动对企业外源融资成本的影响.一方面,资本流动通过影响汇率而影响企业的净值,进而影响企业的外源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资本流动通过影响货币供求而影响利率,进而影响企业的外源融资成本.外源融资成本变动的方向和幅度取决于两方面力量的时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其未来的发展和盈利前景被世界各国一致看好,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正常和非正常的渠道流入我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造成极大的挑战。论述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判断标准及我国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状况,然后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认为应该加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类市场价格信号在引导、调节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新型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程度很低,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小,参与较少,同业拆借市场风险较大。这些问题使得货币市场总体上流动性不强、活跃程度不高,交易价格-利率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严重制约了金融市场功能的高效率发挥,进而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对开放形成了障碍。中国加入WTO后,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规模扩大的资本流动既有利于我国参与世界金融资源的配置,也是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和金融安全的一个严峻考验。本从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贷币政策的新视角分析加入WTO后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侯晓霞 《经济问题》2012,(10):97-100
基于1994~2009年68个国家的年度数据构建Panel Data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对资本流向和流动方式的进一步细分,来考察资本流动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境外国际资本流入对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效应不显著;国际资本流出仅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济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