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对原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等日常业务的核算均采用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同时将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末将材料成本差异在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原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核算。计划成本法是指平时对原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核算,同时将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末将材料成本差异在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计划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原材料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大中型企业。在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本文以账户设置和原材料入库时短缺与损耗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原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核算。计划成本法是指平时对原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核算,同时将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末将材料成本差异在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发出材料和期末结  相似文献   

4.
计划成本法下计划价修订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划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多、收发频繁的企业(但如果这类企业使用了仓储核算软件,则可以改按实际成本法核算,将烦琐的计算工作交由计算  相似文献   

5.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相似文献   

6.
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都按企业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单独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期末将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本文就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低值易耗品时,对"五五摊销法"的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进行比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问题一:材料发出环节中,为什么结转材料成本差异都在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为什么不能超支记贷方,节约记借方呢?首先,企业在会计期末要计算、分配当期领用材料的成本差异,即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还原为实际成本。由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等借方账户都是固定的,贷  相似文献   

8.
谌勇 《会计之友》2004,(3):77-78
材料成本差异,是在计划成本核算下,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其计划成本的差额,即: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相似文献   

9.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中不应包括估价入帐材料的计划成本徐海彬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现在大多数企业各月对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都是采用当月成本差异率来计算并结转给发出的材料负担,剩F的余额即为月末库存材料余额的成本差异。当月成本差异卒的计算公...  相似文献   

10.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为了克服实际成本法的缺陷,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法。但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的《初级会计实务》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的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为了克服实际成本法的缺陷,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法。但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的《初级会计实务》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核算的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所谓材料成本差异,是企业对材料的采购、收发,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核算时所形成的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在有的行业会计制度中,也将此称为“材料价差”。一定时期内(如一个月)全部材料成本差异额与形成该额的全部材料计划成本额之比,称为材料成本差异率。  相似文献   

13.
012.企业周转包装物应如何进行日常核算?将不能继续使用的包装物(纸箱)作为废品出售,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然保持其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通过“周转材料”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就是材料成本差异.文章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核算办法》采用的加权平均法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传统常用的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通过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分析运用哪一种计算方法能使发出和结存材料更接近实际成本.  相似文献   

15.
存货发出计价核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领用或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按照计划成本核算的,应按期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相似文献   

16.
《财会月刊》2008,(6):28-29
040.我公司2007年将一批材料暂估入账,该批材料已领用,收到发票时已冲回入账,但由于一部分材料成本单价存在差异,2007年未冲减多计成本或少计成本,那些多计或少计的部分在2008年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答:如果差异金额比较小,可将差额直接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和相关的存货科目;如果差异金额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在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采购”科目的应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及发出材料分摊差异的账务处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笔者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涉及外购商誉确认的具体账务处理为:按购买时接收的全部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有关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或承担债务(如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以上借方发生额小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借记“商誉”科目。如果以上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则不确认商誉,而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19.
笔者发现在会计实务中对银行利息收入存在几种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一种方法是将利息收入记入"财务费用——利息"科目的贷方,另一种方法是将利息收入记入"财务费用——利息"科目的借方做负数处理。在讨论这两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核算时,月末企业需要将发出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计算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为了计算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需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对于企业在计算和应用材料成本差异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