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尔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神话: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发展成为2000年全球营业总额406亿元,创汇达2.8亿美元,品牌价值达300亿元的国际化企业。海尔创造了年平均增长80%的惊人业绩,成为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2000年5月19日,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财富》杂志集团等评选“全球最佳营  相似文献   

2.
《商周刊》2012,(6):48-48
海尔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业的代名词。凭借高品质的差异化产品,海尔已经成为真正最具竞争优势的中国家电品牌。瑞士产业观察家Libby女士甚至表示,在欧洲消费者心目中,"海尔就是中国家电业的代名词。"此前,法国国家电视台经济频道BFMbusiness发表的一篇《海尔:家电产业无可争议的王者》报道,再一次将海尔推到了世界家电业的风口浪尖上,这个刚刚荣获全球第一“三连冠”的中国家电品牌,正在掀起新一轮的“中国创造”热潮。  相似文献   

3.
发现戴明     
《新经济》2003,(10):106-107
对成功的渴求,推动全球企业家孜孜不倦地研究成功者的创新秘诀,如诺基亚的“以人为本”、通用电器“渗透至第一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思科公司始终不渝的“客户至上”、中国海尔“永远追求更高”的品质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4.
严肃地从企业管理基础理论角度分析海尔企业源头论、“索酬”论、“索赔”论、“负债经营”论、“跳闸”论、“斜坡球体”论等六大观念创新理论,深感这些理论渗透着海尔不断创新的精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创新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和“最有意义的革命力量”。正是由于海尔人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引领海尔集团冲出了好多企业“火三年,活五年”的生命周期怪圈,具备了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海尔保持旺盛活力的源泉,观念创新是推动海尔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不甘示弱,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 WTO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分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就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要做到与狼共舞,必须首先变成狼。”让我们看看海尔等中国本土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吴佳 《商周刊》2011,(21):52-53
“在海尔保险看来,保险的本质是什么?”当记者如此询问海尔保险青岛分公司总经理俞卫时,他低下头,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清晰而缓慢地说了两个字:“保障”。  相似文献   

7.
海尔文化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健  王稳 《经济论坛》1999,(8):30-32
一、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海尔文化的核心是人,是管理人、是培养人,是为人服务。海尔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价值和企业精神。海尔集团的经营宗旨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也是它的价值观,是其经营管理的灵魂。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近日柳传志以联想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的身份向众人表示:“我向关心联想的人说一声再见。”柳传志的正式卸任,似乎是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接班人计划的缩影。作为创业型企业,海尔、海信、华为、中兴、TCL等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接班人”计划早已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人才,对一个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集团,是至今唯一被搬上哈佛大学讲坛加以探讨、诞生于中国的“东方神话”。海尔令世人瞩目的业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用人典范。那就是不但要拥有人才,要学会使用人才。敢于用人,善于用人,是海尔走向成功的一大法宝。海尔集团建立的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值得中小企业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建世界一流的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宏观经济研究》2006,(1):44-46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1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2005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702亿元。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2005年4月18日揭晓,海尔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2005年8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海尔荣居榜首。不久前,《金融时报》公布了2005年度50位“全球最受尊敬商业领袖”排名结果,张瑞敏荣居第26位,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再造"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导,世界上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企业再造”运动,20世纪中期,美国已有75-80%的大公司进行了再造.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全球“企业再造”的浪潮,也影响着中国的企业,海尔等先行者也选择了“再造”之路,进行了探索。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企业再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探讨,是一件非常迫切而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2.
海尔售后服务“一、二、三、四模式”青岛海尔集团在以“用户永远是对的”为宗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售后服务“一、二、三、四模式”。这就是在售后服务中做到:一个结果:服务圆满。两条理念:带走用户的烦恼─—烦恼到零,留下海尔的真诚─—真诚到永远。三个控制:服务...  相似文献   

13.
姜波 《经济》2004,(9):82-83
果然,文章一出,有人欢乐有人愁。青岛啤酒和海信的老总一边看一边笑,而海尔却发难了。他们找到报社青岛记者站站长胡考绪,大发了一阵雷霆。胡站长问:“有什么失实的地方吗?”“失实嘛,倒是没有。可为什么那么写?什么‘如芒刺背’,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呀?” 我听了十分不快:“如果海尔有什么意见,请他们直接找我,我随时恭候。”不过,倒一直没有什么人来找我。几个月后,报社一位领导带了几个人去海尔商谈以广告换笔记本电脑事宜,海尔一位副总愤愤地说:“姜波一定是拿了人家的钱才那么写的。”我们领导严肃地告诉说:“姜波的人格在报社是…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商周刊》2013,(14):57-57
日前,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影响力组织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家电市场调查研究指数。研究显示:植根中国的国际品牌,海尔空调凭借在全球空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人选"世界名牌"行列。  相似文献   

15.
亚橙 《经济时刊》2003,(12):48-51
日前,国内多家媒体收到一份题为“国产洗衣机知名品牌缘何相继沦陷”的新闻统发稿。该稿末尾处注明:请署记者名或姜XX,据说源出自某上市公司的一次策划。该文章认为,小天鹅、荣事达、小鸭被卖,海棠电器集团破产,其原因是价格战“促使小天鹅们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归路”。唯独“海尔”瞄准国内高端市场,避开价格战,因而成了“国产洗衣机行业知名品牌中唯一的幸存者”。文章预言,折翅的天鹅们很难再飞,中国洗衣机市场将出现“海尔与国外诸多洗衣机品牌对决的格局”。然而,更多的学者和商界人士认为,不论在高端还是在低端市场内,价格竞争都是市场竞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推动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事实上,市场实践的结果是:“小天鹅”们未必就此一蹶不振;在久经价格战洗礼的中国市场上,国外著名洗衣机品牌未必就能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尔成功的经验风靡全国。笔者通过亲自考察和听取专家、企业领导的经验介绍,反复分析研究,将其概括、归纳为“海尔成功的七要素”,即:客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然而,关于“中国方案”能否助力各国获得更好发展,破解全球发展赤字,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利用各国信息化发展数据和双重差分法,本文实证评估了“中国方案”对全球信息化发展赤字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方案”能够更好促进各国信息化发展,即“中国方案”有助于破解全球信息化发展赤字;“中国方案”通过提高中国对各国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增强各国的设备价格可承受性,破解全球信息化发展赤字;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方案”的发展赤字破解效应,对设立了境外经贸合作区、邻近中国的国家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中国方案”可以应对“世界怎么了”提供了经验证据,对进一步依托“中国方案”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说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英雄人物,比如国内体育界有世界级明星刘翔,娱乐圈有天王级明星刘德华。中国还有一句俗话说,“男人最怕人错行。”这句话说明要是一个男儿人错了行,他失去了成为“状元”的机会,他就很难实现自己的最佳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何博传 《开放时代》2009,(5):150-158
奥朗奇的书,明明用大号字写着“中国通商图”,主要画面却是在中国江河上到处横冲直撞、销烟弥漫,炮火连天的西方三桅战船。英国人对居然“拒绝贸易带来好处”的中国人感到莫明其妙:以“天朝不宝远物”自乐的中国人却对自以为先进的西方东西没有“丝毫羡慕的表示”。冲突便无可避免地产生了。  相似文献   

20.
章锐 《经济世界》2002,(4):24-25
伴随着中国入世的尘埃落定,在中国市场大门之外等候多时的外资保险纷纷涌向中国保监会,以抢到一张令他们欣喜若狂的营业执照。占世界人口1/5,但投保市场还不到5%的中国保险市场即将演绎出轰轰烈烈的战国拼图,外资保险抛出的市场攻略令人关注。攻略一,场外借道 就在入世没几天,刚拿到执照的美国纽约人寿就牵手海尔,组建起一家合资寿险公司——“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公司”。海尔和纽约人寿各占50%股份,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 对于美国纽约人寿来说;海尔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者。在中国,老百姓谁人不知海尔这个品牌,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