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1)转变耕地保护思路,丰富粮食安全内涵;(2)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积极性;(3)全面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比较效益;(5)探索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打造绿色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粮食问题研究》2011,(3):34-34
不久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地区,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和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为此,一要落实播种面积。严格耕地保护,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和规模化种植。引导农民扩大粳稻、玉米、杂粮等农作物生产。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是抓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坚持贯彻落实好国家的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粮食良种良法的推广,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标准良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推广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粮食交易信息的公开范围,实施粮食保护价收购,充分保护好农民的种粮利益。对农村土地流转加强指导和规范管理,对种粮大户耕地承包进行帮助和支持,防止出现抛荒现象,确保一些没人种的良田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  相似文献   

4.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对2005年的农业工作部署了七项重点: 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为基础,以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重点,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粮食单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实现粮食稳定增产。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项目和资金要继续向主产区倾斜,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目前下发了《关于2005年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2005年粮食生产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粮食单产方面,科技进步水平因子具有较高载荷,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物质投入因子、环境与气候因子和政策因子。对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影响最大的因子是资源及科技因子,其次是比较效益及政策因子。上述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稳定和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护耕地资源,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能力,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粮食生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日前下发了《关于2005年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2005年粮食生产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日,农业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称,今年要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推动力量向粮食生产汇聚、资源向粮食生产集中、政策向粮食生产倾斜,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方案称,今年的目标任务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力争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5万亿斤以上,全力以赴争取粮食再获丰收。其中,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占全年的70%。农业部方案表示,将稳定播种面积,扩大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力争在过去连续两年大幅增产的基础上稳定秋粮产量。  相似文献   

9.
一、要加强粮食生产的调控力度。①国家要切实加强保护粮食耕地面积。并以立法形式确保粮食耕地面积不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6亿亩以上不再下降,而且要建立粮食生产责任制;②国家要用合理的粮价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如对定购粮实行最低保护价,或继续实行“三挂钩”的优惠政策,对化肥、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等;③国家对商品粮基地建设要逐步扩大,增加投入,提高基地的商品率;④国家要加快粮食产业化的进程,促进粮食企业与农户的联合,发展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增强粮食生产经营抗御市场风险能力;⑤依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对“民以食为天”这一永恒的定律、对我省粮食供需形势、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当前粮食市场行情要有清醒的认识。针对目前粮食生产的新形势,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我省的粮食生产能力,就要保护耕地、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长安  培章  宗军  庆军 《齐鲁粮食》2010,(8):10-12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通过增加各项种粮补贴、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措施,增加了粮农收入,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避免了由谷贱伤农而引发农民撂荒、弃田务工现象的出现。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粮食总产实现连续六年大丰收.不仅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有效拉动农村内需、  相似文献   

12.
陈彬文 《农村经济》2004,(12):28-30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且缺口不断扩大,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在农业发展新阶段,要认真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相似文献   

13.
<正>实行粮食直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一项激励政策,自从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粮农民收入增加,全国粮食大局稳定。但是,补贴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存在问题补贴对象不够明确。按计税面积进行补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补贴方式,但难以细分种粮耕地与非种粮耕地,缺乏粮食补贴的针对性,致使一些地区产生了非种粮耕地也同样得到了种粮补贴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防止“非粮化”政策文本为切入点,梳理了相关政策演变及其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防止“非粮化”的政策文件的数量不断增加、类别不断细化、效力级别不断提升,表明国家对粮食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防止“非粮化”政策针对的对象从土地、耕地到基本农田,层次在逐渐缩小,表明政策针对对象更为明确。基于总结分析,文章提出进一步强化“非粮化”治理的建议:(1)加强规划管制,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保障基本农田用于粮食生产;(2)通过金融信贷、补贴政策等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3)明确分类指导,建立健全耕地“非粮化”动态监管机制。未来防止“非粮化”政策制定将紧紧围绕切实稳定粮食生产这一主线,遏制基本农田“非粮化”将是治理的重要对象,而信息化手段将推进动态监管机制走向健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九连增”主要因素贡献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我国粮食近9年来连续增产(以下简称:粮食“九连增”)现象,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包括对粮食、三大主粮及其它杂粮增产率,粮食总产趋势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两方面因素在粮食“九连增”过程中的贡献率大小.研究发现:粮食“九连增”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大幅增加;单产和播种面积这两方面因素在三大主粮的增产过程中贡献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其它杂粮的增产中单产增产贡献率较大.“九连增”期间,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补贴政策对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作用显著;而农业生产促进性补贴及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作用明显.笔者认为继续加大各类直接或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力度,是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有效措施,同时应做好粮食市场的调控工作,防控市场风险,保障粮农利益.  相似文献   

17.
保障18亿亩耕地面积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而实际上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别,粮食播种面积更能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文章通过分析1995-2014年我国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以及区位指数和相对区位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变,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逐渐趋于72%。(2)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区基本处于中国东北部、中部。(3)新疆、青海、四川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均进入粮食增产衰退区。(4)粮食增长潜力区处于紧邻东南沿海的内陆地区。(5)粮食稳定产区位于中国西南以及中偏北的地区。基于此,文章对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要稳定和提高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其次不以硬性指标作为耕地保护的衡量标准,应因地制宜地采取耕地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河北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粮食生产主要受到社会重大变革、政策调整、农业生产条件、农资投入、科技进步、价格变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单产比播种面积对总产的影响更大。分析了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成本、效益限制。分析粮食增产潜力,文章认为应以农用水资源为主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确定河北省粮食生产品种结构与布局以及粮食产量目标。提出应在基本粮田保护区设立、中低产田、水利建设与节水、优良品种及农业科技等方面着力加强。同时在耕地流转、政府投入、种粮补贴等方面也应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直辖以来,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粮食综合产出水平相对稳定。针对近年来新的需求,重庆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粮食生产,如加强耕地保护,实施科技兴粮,建立高产示范区,培育种粮大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农政策等。未来重庆市要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从当地实际和今后发展要求出发,守住“两条红线”、稳固“一个核心”,继续强化粮食支持和保护政策,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全国及各省40年来的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状况,提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支撑。研究方法:根据粮食生产的S型曲线,分4种类型分别对各省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粮食生产能力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有部分省属于粮食主产区,应引起高度重视;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或较低的省区,粮食生产能力仍在不断增加。研究结论: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但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粮食的减少是刚性的;要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可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进一步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加大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