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货紧缩 ,内需不足是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 ,为改变这种现状 ,我国政府已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者对我国已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过程及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越南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导致2009年12月越南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同期中国也采用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适时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淡出,外汇汇率改革以稳定经济发展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经济启动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树海 《财贸经济》1999,(11):18-21,61
中国经济在历经1992 至1995 年超过两位数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从1996 年开始放慢速度,并逐年下滑。为此,中央政府进行了新一轮的启动经济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的货币政策,放出“双松”筹码。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大内需、缓解国有企业困境、释放就业压力和尽快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考虑从增加支出、增发国债、调整税制结构和选择适度财政赤字入手。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不同,应配之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而非过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不成正比、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等现象,2011年我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更加鼓励积极实行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期使宏观调控更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这一要求的提出也意味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逐渐向“稳健政策”转型,开始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渐恢复常态。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是时代的必然产物,给中国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陈青 《北方经贸》2005,(4):36-37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我国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逐步缩小财政赤字。但面对不断攀升的国债和财政赤字,中共中央决定2 0 0 5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近期关注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近日,国务院决定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部署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同2010年底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舒丹琳 《消费导刊》2012,(12):87-87,90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在探讨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现状与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观点采撷     
《海峡经贸》2003,(5):55-55
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提出,近几年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主要不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主要在资产市场上,因此不表现为物价指数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近期关注     
《国际商务财会》2008,240(12):1-1
<正>●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近日,国务院决定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部署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到2010年底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管理》2010,(23):43-43
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向外界释放出重要信息:我国货币政策将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些结合部,深入研究这些结合部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已经能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运用间接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文章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货币双稳健”宏观调控思想的确立,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或制度配合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4.
Symbiosis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a monetary un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netary policy in a monetary union, and the separate fiscal policies of the member countries. We use a Barro–Gordon-type model extended to many countries and fiscal policies. Each country’s fiscal policies inflict externalities on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common monetary policy has its time-consistency problem. But if the two types of policymakers agree about the ideal levels of output and inflation, then this ideal is attained despite disagreements about the weights of the objectives, despite ex post monetary accommodation to fiscal profligacy, without fiscal coordination, without monetary commitment, and for any order of moves.  相似文献   

15.
现代货币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及观点,深入分析现代货币数量论及其货币政策,从中发现,西方现代货币主义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货币政策既有影响,也有启示。我国应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现有效的货币供给;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给予财政政策支持与配合;厘清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应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部分成果实现了学术突破,但对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即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综合研究还远远不够丰富和深入。我国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交互作用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是否与货币当局的预期相吻合;包含汇率政策在内的扩展的泰勒规则在中国经济的适应性;研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梳理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搭配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为新时期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搭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由于对资产价格做出的货币政策滞后给经济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我国也应该认识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带来资产价格泡沫隐患,尤其是房地产泡沫问题应该受到关注。现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放松调控将导致房地产泡沫卷土重来,过度调控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构成挑战,基层中央银行落实政策难到住等问题。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就要增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透明度,防止心理预期的变化引起房地产价格的震荡,还要加强一般性货币政策与选择性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以及货币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bank lending rate in Ghana using annual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70 to 2013. We found evidence of a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lending rate charged by commercial banks and its 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long run, bank lending rates in Ghana are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nominal exchange rates and Bank of Ghana’s monetary policy rate but negatively with fiscal deficit, real GDP and inflation. We also find positive dependence of the bank lending rate on exchange rates,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rate both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Specifically,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Bank of Ghana’s monetary policy rate and the exchange rate, by far, show strong contemporaneous effects on the average bank lending rate in Ghana.  相似文献   

19.
经过修正的财政主导型制度和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可以分别对1981—1994年和1995—2006年两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史进行解释,其中前者源于对既有经济学文献的综合分析,后者源于以事实为基础的逻辑推理和最新正式经验研究。一个重要的现实政策含义是,要实现价格稳定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中国务必要进行第二次制度变革,其方向是以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搭配为基础的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in the Euro-area. To do so, structural VAR models are estimated. First, the EMU countries are considered as an aggregate entity and the estim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or the US and Japan. Attention is also paid to interac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the effects of shocks in financial markets. As a next step, SVARs are estimated for the individual EMU countries to analyze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t turns out that, compared to the EMU aggregate, individual EU countries react rather differently to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sho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