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的胡同     
三十年代著名作家朱湘,曾写了一篇 很有名的散文《胡同》。而且所记述的,特 指北京的胡同。这位作家原籍安徽太湖, 却对北京的胡同产生了特殊的印象,足见 北京的胡同有一种非同一般的神韵。 外地人敢于说“我到过北京,而且我 了解北京”,如果说得入实入深,大不易 也。在很多时候,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北京 人,真正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 文化蕴涵,标志之一就是熟悉北京胡同。  相似文献   

2.
王燕芬 《中关村》2006,(9):118-121
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又是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城市。长长短短的上千条胡同串联起平民百姓的四合院、大杂院,共同组成了这座完整的古都大邑,也构成了北京历史文明的现实存在。画家孙杰3年前,开始收集有关胡同的各种形象资料,他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所经之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每每穿过一条胡同就会想起一段记忆中的回忆。他着手研究绘画的表现手段,最后采用以钢笔素描的形式,试图用一种黑白迭替、单纯质朴的方式表现在胡同中最普通人的生活和居所:时光岁月形成的沧桑变化,世事变迁遗留的伤痕印记。斑驳的旧墙,残破的门墩,废弃的碾盘,堆积…  相似文献   

3.
勒川 《中关村》2008,(2):102-105
庭院深深。北京冬天的阳光很好,透过胡同斑驳的墙壁洒在身上,感觉到一些温暖。在这古老城市的小巷中,在炮局胡同的小院深处,我见到了他。老远他便朝我挥手致意。身着朴素、笑容和蔼——这是我对这位老者最初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袁秀霞 《中关村》2004,(7):101-103
一条胡同,一条北京的老胡同,从元大都时代,走到现在800多年了。这条胡同承载过无数人的生活、经验、历史、情感,虽然它很老,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舍不得遗弃它,离开它。然而今天城市建设的发展,却要改变这条胡同的面貌。甚至会让它完全消失。胡同里的居民不想失去自己的历史,不想抹去自己的记忆,那么,又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留驻过往的岁月?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越来越容易掌握的DV技  相似文献   

5.
张越 《中关村》2012,(2):96-99
在所谓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脚步践踏下.充满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的老北京似平要离我们远去了。王继民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老胡同里的草根画家.很不甘心地用自己最熟悉的油画笔认真寻找那个身影模糊的老北京。  相似文献   

6.
瞬息京华     
《信息产业报道》2004,(2):92-93
现在的北京,你好像已经无法准确地描述她的样子。她有好多张面孔,既是古都,又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她是紫禁城,也是国际俱乐部,她是南城的胡同,又是使馆区的三里屯,她是后海提着鸟笼遛弯的老北京,也是街头玩Hip—Hop的嘻哈少年。面对瞬息万变的北京,你甚至来不及回忆,来不及纪录。用林语堂先生长篇小说的名字来形容,那就是“瞬息京华”。  相似文献   

7.
城门记忆     
张颐武 《中关村》2012,(1):100-100
北京的城门曾经是北京的象征。我小时候住在宣武门外的教佳胡同,但宣武门并没有在我记忆里留下什么痕迹,我印象深刻的是西直门。当时父母几乎每天都带着我从城里到现在的民族学院上幼儿园,途中要在西直门换32路汽车。那时的西直门外还是有许多苍天大树的郊区,那座宏伟壮观的城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从它下面穿过的体验让我直到今天还难以忘却。  相似文献   

8.
张越 《中关村》2013,(8):26-29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创意呢?假如在古老的胡同中坐落些许"创意工厂",让西装革履的企业家和商人与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这里相遇,岂不独具一番风味?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创意呢?在北京,在这样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城市,你所习惯的却是车水马龙的街市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古老的胡同与四合院在  相似文献   

9.
祁建 《中关村》2016,(4):113
老修理工曾是胡同里的一道风景,而随着城市文化的演变,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磨剪子,呛菜刀——"、"锔锅锔碗——"、"箍筲——箍筲——"……早年间胡同里修理工手艺人的吆喝声,是一曲令人回味绵长的胡同交响曲。可时光倒退到几十年前,他们一边推着小车走街串巷,一边吆喝着,曾是胡同里的一道风景,而随着城市文化的演变,这些修理工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城市巨变使  相似文献   

10.
祁建 《中关村》2022,(1):92-95
<正>东安福胡同和西安福胡同,明代合称安富胡同,清代辟回回营,亦称回子营,邻近西长安街为什么称回回营呢?从这片小区可以清楚看到西长安街上的华灯,西长安街的南面,有一大片的平房住宅区,从双栅栏胡同进去,没走几步就能看见路东一处由两间平房构成的路口,向里看,是一个居民区,再向里走,能看见一个门楼,从砖的样子和建筑的样式推断,年代应该不会太久远。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集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12.
西海是什刹海最西边的一部分,也是最安逸的一片。过了银锭桥,东北边就能看见烤肉季饭庄。北京的清真烤肉一直有“南宛北季”的说法。“南宛”是指宣武门内的烤肉宛,“北季”就是烤肉季。烤肉季后面狭窄的烟袋斜街不长,直通地安门大街、钟鼓楼。两边是2层的古建,现在经过前几年的修复,已经成了众多外来观光客寻找胡同繁华的地方。小酒吧、小店铺、小作坊,因为小,更容易让人留在这里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  相似文献   

13.
林抚生 《中关村》2008,(11):34-37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磁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焦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14.
习牧歌 《中关村》2013,(8):18-25
针对东城区及雍和园区域特殊的历史和人文环境,雍和园因地制宜,突破了传统科技园区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的扩张型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内部循环更新实现发展的新路径。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连接文物古迹、胡同风貌和工业遗存的纽带,激发创新创意活力,促进了城市文化自身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5.
张也 《中关村》2008,(4):91-93
她是一位普通的北京农村妇女,“拧老太太”是人们送给她的绰号。 拧,在北京方言中是刚强不屈、特别执著的意思。靠着这股拧劲,她不但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且还把“拧老太太”的绰号做成了北京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在平谷,“拧老太太”这个名字无人不知,连她的丈夫、儿女及亲友也亲切地这样称呼她。  相似文献   

16.
张春霞 《中关村》2006,(1):28-31
1990年,当北京规划建设的住房面积只有人均7平方米的时候,海口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50平方米,作为万通六兄弟之一的潘石屹预感到危机,决定北上分散风险,于是有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肖娟 《中关村》2008,(11):116-119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奥林匹克中心的主新闻中心(MPC),几位中国艺术家的书法表演,吸引了各国官员、运动员和记者的“聚焦”。其中一位身材魁梧、银发鹤颜的书法家,就是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张书范先生。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09,(6):15-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科技北京”论坛的主题发言中建言:“北京应乘当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东风,将首善之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之都’,使之成为‘科技北京’建设的重要标志,为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做贡献,为中国发展成为软件强国、信息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倪光南院士认为,“天时地利人和”,北京具备发展软件产业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优势。一是“北京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9.
肖娟 《中关村》2009,(1):25-27
2008年北京的气候特别好,入冬有好些日子了,可每天阳光灿烂,照着人心里也温暖无比。位于北京两山脚下四季青桥西杏石口路30号,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坦博北京艺术中心。很大气的招牌,红色行书,刚劲有力。六幅巨大的肖像艺术照片,很是眩目,吸引着过往行人的视线,同时也引起人们无限好奇,这几个人是千什么的?为什么把他们的照片挂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海铭 《中关村》2011,(1):94-95
初冬的北京,在海淀的大小公交站点,等车的人们在公交引导员的指引下,纷纷排起了一字长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