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免费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免费商业模式较为集中的网络游戏产业作为对象,运用经济学工具研究发现免费商业模式对厂商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为:第一,通过消费者相对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选择成本的降低提高市场需求;第二,通过差异化消费菜单实现市场细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扩大厂商利润空间,因此在理论上这两者使得免费商业模式下的厂商相对于收费商业模式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2.
免费体验是一种比付费体验更为有效的商业模式,实行免费体验的公司往往更能盈利。本文在讨论免费模式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从顾客歉疚感原理、顾客让渡价值、引导消费、市场份额等维度对企业免费体验模式的营销机理进行了剖析,以力图解释免费体验与顾客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龚强 《经济学(季刊)》2009,(4):1383-1406
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消费者谈判能力、谈判成本和对商品的偏好程度等几方面对厂商最优标价决策的影响。当消费者谈判能力较弱时,厂商可能策略性地不对商品标价,以获取更大利润,利润大小与消费者的谈判能力呈倒U形关系;而当消费者谈判能力较强时,厂商会选择对商品进行标价以最大化利润;但若消费者谈判能力很弱,消费者很可能因无利可图而放弃购买,这时厂商就会选择标价销售。通过对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模型的结果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本文同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厂商选择策略性不标价可能不是社会最优的,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强制标价来实现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龚强 《经济学》2009,(3):1383-1406
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消费者谈判能力、谈判成本和对商品的偏好程度等几方面对厂商最优标价决策的影响。当消费者谈判能力较弱时,厂商可能策略性地不对商品标价,以获取更大利润,利润大小与消费者的谈判能力呈倒U形关系;而当消费者谈判能力较强时,厂商会选择对商品进行标价以最大化利润;但若消费者谈判能力很弱,消费者很可能因无利可图而放弃购买,这时厂商就会选择标价销售。通过对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模型的结果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本文同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厂商选择策略性不标价可能不是社会最优的,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强制标价来实现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品牌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比较静态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中缺少全面针对品牌的分析,导致品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混乱.在选择爆炸式增长的经济条件下,品牌对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品牌选择的经济学分析显得更为迫切.品牌的经济学本质是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而消费者选择又决定了厂商的销售量和利润.我们在经济学的框架下,以品牌为研究对象,建立起一个比较静态模型,对品牌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消费者均衡和厂商均衡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同时存在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和拥塞效应的行业,寡头厂商广泛使用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进行歧视定价的商业模式,文章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针对这类行业和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厂商实施歧视定价源于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而且消费者寻求多样化和拥塞效应会导致厂商每一期产生"默契合谋".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会增加消费者福利,降低社会总福利.进一步的定价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寡头厂商都会选择获利较少的歧视性定价策略,陷入"囚徒困境"的境地.对于文章所研究的行业,厂商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使用这种定价策略,而公共政策不应过多地干预.  相似文献   

7.
赵雪  张金凤 《技术经济》2024,43(4):143-158
网络直播带货的售后服务持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成为网红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梗阻。本文在厘清网红主播,直播平台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构建直播生态下的三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主体行为在收益类、损失类和系数类参数变化下的演化博弈过程及规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本文兼顾直播平台、网红主播和消费者的“多元”属性,延伸了消费者在直播消费过程中的情感收益。主要洞见:网红主播在高效售后的状态下,对带货收益敏感度较高,对消费者冲动消费带来的超额收益敏感度较低;消费者对网红主播的情感依赖与消费意愿呈现同向变化趋势,网红主播的售后态度与平台的监管强度同步变化;在网红主播高效售后的情形下,即使消费者的功能收益较低和退换货率较高,其消费意愿并不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服务创新的价值贡献与方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Bilderbeek提出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服务概念创新、服务界面创新、服务流程/组织创新以及技术选择创新对企业盈利成长的价值贡献,并结合服务利润链理论,提出了服务创新的方向选择与关键路径:即以服务价值链为主线.以盈利成长为导向.通过服务利润链中的价值传导机制,在四个维度上进行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零售业竞争激烈的时代,也是零售业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企业如何获取利润,采用何种盈利模式是关键.随着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日益全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理性地选择购买时机、购买价格及购买渠道等,策略性消费行为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策略性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分析了策略性消费和非策略性消费对零售百货业盈利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策略性消费的零售百货业盈利模式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10.
滞留成本、竞争性定价歧视和定价机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效用折扣或者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的商品特性,因此消费者追求消费多样化,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文章采用两期动态博弈框架,研究滞留成本的存在对于企业竞争性歧视定价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此后又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定价机制选择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歧视定价机制下,企业会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忠诚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顾客索取高价;(2)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性定价降低了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3)当企业可以在歧视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时,每个企业选择歧视性定价机制是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偏好不同,以废旧汽车为例,首先,建立以零售商为主导回收模式下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然后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求解消费者没有偏好和存在偏好模式下的均衡解,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会造成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损失,集中决策优于分散决策,更有利于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以集中决策的均衡解为基准,运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收益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契约协调后,不仅使整个供应链利润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水平,而且各主体的利润也高于分散决策时的利润;最后,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不仅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而且发现随着消费者偏好的增加,到达临界点后,进行废旧汽车回收再制造的利润大于只销售新车时的利润,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2.
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其监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浩萍 《财经研究》2005,31(2):76-87
文章通过建立了带有融资资格约束的利益最大化模型,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某种特殊情况除外,控制股东总是存在着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操纵的方向和幅度受到上市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融资资格收益要求、控制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比例、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法律监管环境的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利润操纵的发现和处罚机制以及关联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对这一行为发挥的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开源创新的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很多企业开始围绕开源创新开展商业活动。在分析对比企业参与开源创新的多元激励动机以及不同开源商业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在开展开源商业活动时的定价和授权机制设计问题。研究发现,当潜在用户存在消费的网络外部性时,开源不仅是可以节省大量开发成本的研发策略,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产品差异化策略,即通过不同的授权机制设计和增值性服务来最大化厂商收益。  相似文献   

14.
"免费"商业模式在过往的商业实践中已经有很多尝试,创造了诸多成功的商业案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免费"商业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也体现了其强大推广效果和影响力."免费"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中的应用,对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的进一步思考.本文从"免费"商业模式的分类及特点入手,分析"免费"商业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实践对于"免费"商业模式尤其是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免费"商业模式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碳交易机制下供应链低碳技术采纳与产品零售定价问题构建各方收益模型,就Stackelberg博弈和协同决策下的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总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协同决策情形下供应链总收益显著高于分散决策情形下的总收益,且采纳的低碳技术水平更高。提出基于线性定价契约的协同收益分配策略,在实现供应链总收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企业收益的帕累托改进。研究表明:提升消费者低碳消费意愿对企业采纳低碳技术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供应链协同决策能获得整体利润最优;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线性定价契约,可保障供应商和零售商得到公平的利润分配,并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变化的要求下,能否获取企业所需要的收益是企业在选择组建创新联盟类型时的首要问题。在分析企业的收益需求和创新联盟模式收益特征的基础上,将企业动机、收益特征以及创新联盟模式之间构建了概念性的选择模型及相关假说,并运用路径分析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果验证了企业的动机和创新联盟模式之间确实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厂商能够通过策略性地选择不标价销售,利用其较强的谈判能力获取更多的利益。当厂商谈判能力较弱时,厂商将选择标价以最大化其利润。考虑消费者的谈判成本,厂商选择不标价时,其利润和谈判能力呈倒U型关系。当厂商谈判能力过高时,由于消费者将无利可图而放弃购买,因而厂商将选择标价的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厂商实施策略性不标价不是市场有效的,可以通过强制标价实现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背景,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管理授权入手构建了银行业混合寡占、国有银行混合持股的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分析国有银行为达到既定目标如何选择国有控股比例及适当的管理激励合同。研究表明,国有银行会选择利润收益合同作为占优管理授权,而放弃相对表现激励合同;当国有银行将最大化社会福利作为目标时,国有银行成为市场垄断者,私有银行被挤出市场;仅在利润收益激励合同下,国有银行将最大化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之和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一个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双寡头垄断模型,考察均衡条件下盗版对均衡定价、均衡利润、广告水平、消费者数量、视频内容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由于盗版的存在使得平台中的消费者数量与视频内容数量之间产生了矛盾,使得在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时内容提供商获得的收益模糊不确定,为了在平衡这一矛盾的同时平台能获得最大利润,得到不同的产权保护力度下,平台企业、内容提供商和广告商不同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