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转移支付体制的分析,结合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提出我国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应措施建议,说明了建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缓解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的矛盾,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3.
转移支付对甘肃省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力小于本省财力对其的影响力,这说明转移支付制度有不合理之处。为了更好地体现财政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有必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4.
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地理自然环境恶劣、公共服务供给成本高等原因,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无法提供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均衡的公共服务。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民族地区都有财政倾斜政策,虽然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核算体系,民族地区内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转移支付结构也缺乏合理性。今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应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为改革方向,同时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监督。  相似文献   

5.
基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当务之急,而转移支付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财政政策.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只有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才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品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6.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力求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研究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规模确定、方式选择和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简化转移支付方式以及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的建议,以调节横向失衡和纵向失衡,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财政转移支付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测度发现,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合理、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从而制约了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应"两步走"渐进式取消税收返还制度,取消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配套要求,优化转移支付资金的配置标准,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的无缝监管机制,从而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8.
9.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实施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于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10.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会影响到各地区财政能力均等化水平,进而影响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上看,转移支付起到一定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但各地区财力差异仍然很大;从分项转移支付效果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最强,专项转移支付次之,税收返还效果最差。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和建立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来提升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水平,以促进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实现城乡人均公共支出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普遍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初级阶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最低公平。我国目前处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级阶段。为此,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是建立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预算体制,建立以实现最低公平为条件的农村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建立以平衡政府间公共财力为原则的转移支付体制,建立主体合理、机制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2.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差序式领导作为本土企业的领导风格,对团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团队认知理论和本土领导理论,提出研发团队差序式领导、交互记忆系统和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差序式领导中照顾沟通、提拔奖励、容忍犯错分别对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消极作用;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知识转移绩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交互记忆系统在其间存在中介作用,并会减弱差序式领导对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负面影响;未发现知识转移渠道对差序式领导与交互记忆系统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但是,差序式领导通过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间接影响受到知识转移渠道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位提升和角色转变,东道国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的逆向知识转移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而现有文献未能从制度落差视角展开分析,也缺乏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考察。鉴于此,在将制度落差分为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的基础上,依据合法性和效率两种逻辑,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影响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模型及系统流图。由此,依据方程设计,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检验,并调整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数值进行灵敏度检验。结果表明,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对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分别遵循合法性和效率逻辑;制度顺差不利于合法性导向型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逆向知识转移;制度逆差有利于效率导向型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逆向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15.
闫文娟  郭树龙  熊艳 《经济前沿》2012,3(3):102-110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省际间环境公平的驱动因素。结论表明,政府规制在全国样本以及三大区域样本下都和环境公平显著正相关,公众参与在全国样本下和环境公平显著正相关,但在分区域的静态面板中则不显著,这洗明中国目前公众参与还很薄弱,政府的正式规制起主要作用。同时,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对环境公平的拉动作用最大,应加强对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  相似文献   

16.
余官胜 《经济评论》2012,(1):116-121,160
劳动力市场刚性的存在是决定国际贸易能否促进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实证研究却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刚性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国外文献的度量方法构建劳动力市场刚性和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度量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当劳动力市场刚性存在差异时贸易增长对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当劳动力市场刚性程度低于门槛值时,贸易增长能加速产业间劳动力转移;而当劳动力市场刚性程度高于门槛值时,贸易增长则会阻碍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由此得出结论,欲使中国的贸易增长起到促进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效果,必须先在劳动力市场领域进行改革,消除劳动力市场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采用中国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实施的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分配机制,财政支出显著地扩大了城乡间收入差距;而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互异,其中农林水务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间相对收入差距,而公共安全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的受益范围主要局限于城市,显著不利于城乡间收入状况的改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必须转变财政支出市民导向的既定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文教以及农林水务支出,扩大公共安全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在农村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Chaney、Jeter和Shivakumar(2004)的研究方法,以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自选择问题对我国审计收费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性探索。研究发现:(1)自选择问题对审计费用存在显著影响,考虑自选择因素后,大所会调低对自己客户的审计收费,小所则反之;(2)不同规模的事务所对审计服务的定价方式存在差异;(3)选择大所的公司如果聘请小所,审计收费将会下降,说明这类客户偏好大所的高质量审计服务,并为此支付了更高的费用;选择小所的公司如果聘请大所,审计收费会显著上升,这部分公司可能出于降低成本才聘请了小所。  相似文献   

19.
陈健  高波 《经济评论》2012,(1):57-66
本文采取非线性的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对我国保障房供给影响财富效应的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的供给会使得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发生V型逆转,即当保障房供给处于低水平阶段时,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为负向,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增加;当保障房供给处于高水平阶段时,房地产价格具有正向的财富效应,房价上涨促进消费增加。这说明存在一个保障房供给的最低门槛,只有跨越这个门槛,才能有利于发挥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进而促进消费。从对全国各省份的数据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已经跨越了保障房供给的最低门槛,而东部地区较多的省份,连续几年都低于这个门槛值。因此,应积极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融资机制,合理协调好保障房与商品房用地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河北省136个县(市)2003~2007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文章建立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在显著提高县域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县域服务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而且除人口规模外,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关系并不会受到县域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