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高速公路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通运输作为公益性的社会基础服务系统,其外在的社会效益要远大于交通运输部门自身的经济效益,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普通道路相比,无论在效益的产生方式、相关性、显著程度等方面更具有特殊性。在对我国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社会效益及其影响评价应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高速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后评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高速公路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效益、产出效益、诱导效益、连锁效应以及无形效果等方方面面,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尚属于探索阶段。我们建立的高速公路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在《湖北宜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凤大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发展影响、经济发展影响、资源开发影响、交通环境影响以及对外联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建立了凤大高速公路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构建后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对凤大高速公路社会环境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柱彬  李明顺 《价值工程》2010,29(10):124-125
文章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并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从高速公路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发展等3个方面构建了高速公路社会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耒宜高速公路为例,验证了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具有通行能力大、快捷舒适、服务水平高等优点,同时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是十分可观。实践证明,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公路交通建设发展及其所形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以及高效快捷、高质量、大容量的运输服务系统,在这一时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并且成为推动我国快速交通体系形成以及交通运输迈向现代化的“发动机”。因此,设计出一套科学的绩效审计指标,以保证财政资金能建打出一条利国利民的优良高速公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会对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大小将决定着项目的风险和成败。为了更好评价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地区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就需要根据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科学的确定评价内容,合理构建指标体系,正确选择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方法。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中,避免一些常规评价方法中的随机性和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运营财务效益评价是高速公路运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决定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收入的交通量,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区域公路网规划等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分析了影响运营效益的主要因素,并确定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分布函数,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莹 《价值工程》2014,(8):136-137
本文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面对既有小型结构物需拆除、又有原址新建桥梁的情况下,如何既保证高速公路主干道的正常运行又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对下穿地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提出了几种施工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效益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交通部发布信息,2014全国收费公路继续亏损。本文对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认为高速公路等基建项目的投资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部分高速公路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出现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从一种理念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通过对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价,旨在通过对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进行定量研究来更好地促进滨海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水上保持的影响较大。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建成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文中以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旨在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速公路物流网络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伟 《价值工程》2012,31(6):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立在高速公路基础上的第三方物流的兴起,现代物流已将高速公路纳入到物流业服务系统中。构建高速公路物流网络对于物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建立高速公路物流网络的原则以及建立网络所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希望对高速公路物流网络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从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可以促进我军装备采购改革,分析装备采购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各种因素对装备采购效益的影响,帮助装备采购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军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意义。提出了从政治效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军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吉雪锋 《价值工程》2012,31(35):48-49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数量也不断增多,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公路通行能力,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在公路施工过程经常会出现地基沉陷、路面破损及桥头跳车等质量问题,针对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采取一定应对策略进行预防,可有效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本文就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应对策略给予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城市规划重点内容仍以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为主,方法模式化,具有模糊定性,技术和方法体系不完善,生态理念薄弱,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基于此,针对城市生态网络理论和城市景观生态模式理论中生态支撑、生态安全、生态健康3个核心内容,分别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面,对城市生态规划规划进行了关键技术与方法集成,以响应时代发展观,完善法定城市规划体系,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水文水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遵循全面科学性、动态可变性、等级层次性原则,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构建雨洪资源利用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针对雨水和洪水、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情况下的雨洪资源利用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确定的差异,提出探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物流平台和物流园区建设热潮涌起,“公路港”因其特殊的模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各地也在如火如茶的建设中,文中将结合现有文献与资料,通过对现有三大使用“公路港”的载体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提出“公路港”的两大基本内涵特征。  相似文献   

17.
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雨洪资源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白城市为例,识别和构建其雨洪资源利用经济社会效益体系;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其进行效益评估,分析比较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年前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今后雨洪利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浅谈路桥施工中过渡段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洪伟 《价值工程》2010,29(24):79-79
在路桥过渡段,由于桥台和路堤之间存在强度渐变段产生不均匀沉降易出现桥台跳车现象,这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必须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的科学管理,减少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轻桥头跳车现象,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OpenStreetMap公路路网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从规模效益、距离效益、空间联系效益3个方面对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城市紧凑度高,平均可达性最好,内部联系强度大,空间凝聚力强;长株潭城市群在人口及经济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中等联系层面网络趋于完善,一体化程度高,但空间可达性差;环鄱阳湖城市群综合竞争能力弱,空间联系松散且较弱,但空间可达性较好。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可以从重构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加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梯度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和促进产业生态绿色发展等方面寻找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公路项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政治问题和公路部门素质等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项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物元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通过实证项目中的模糊运用,对公路项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