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强调,西方崛起或工业化并非斯密所描述的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国家意志、海外贸易和奉行了军事财政体制造成的.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在近代以降并未象英国、欧美那样走上强国的工业化之路,也并非缺乏斯密所说的那种市场经济体制.事实上,出现在一系列历史著述上的核心观点,即"富国之所以富有是因为拥有市场的自由,穷国之所以贫弱,是因为拥有官僚的专制"并没有真实地解释中、西方在历史演化轨迹中所出现的"大分岔".谓予不信,基于英国或其他发达的工业国早期历史上的军国主义的财政策略和中国清代以降所采取的悲天悯人的家长式的农业制度的对比研究将提供详尽答案与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
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显示,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支出经历了一个支出项目由单一到多样、支出规模由小到大、支出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太仆寺唯一正项支出的购买马匹,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至嘉靖末已丧失主体地位,至万历中后期其地位已无足轻重。太仆寺的各项非正项支出,实质上是太仆寺对中央其他部门的财政接济,其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变化与正项支出刚好相反。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表明,太仆寺的财政渐由马政财政转变为朝廷的"应急财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且对明代中后期的国家财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可谓方兴未艾 ,其中明清江南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热点之一 ,已发表的论著中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 ,1 550— 1 850》等是代表作。青年学者张海英的新著《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1月出版 ,3 2万字 ) ,是在她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其将明…  相似文献   

4.
周雪飞 《产权导刊》2014,(11):49-52
正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源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演变过程,且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虽然西方发达市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这个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并未终结。循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从"倒三角"、"正三角"到"有基座支撑的金字塔形"的演进,也正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发展方式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积  相似文献   

5.
中国史学者对明初江南社会权势变迁的讨论大体循着两条迥异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元末豪强富民在明初重典峻令的冲击下走向衰亡;另一条则是从元末豪民转变为明初世袭粮长,再通过商贸和科举成功转型为明代中叶的士绅。这两条线索彼此相对,显示出明初江南豪富命运的明显分岔。问题在于,对江南豪民的研究鲜少从豪民本身的角度出发,关注此间不同人群或个体的具体境遇,因而也较少触及明初禁抑豪民的政策对地方权力结构造成的实质影响。有鉴于此,本文择取了明代杭州湾南岸盐场地区一个具有灶户和军户双重户籍——军灶籍——身份的特殊人群,通过追溯元末明初至明代中期这一人群从滨海豪民之家到军灶人群,再到科第望族的嬗变历程,探寻明初政治高压下促成基层权势演变的内在动力,从而抉发一个有关明代江南社会权势演变中较少为人关注的历史侧面。明代军灶籍的历史表明,江南社会权势具有强韧的适应能力,挫折与转型的命运可以集中于同一人群身上。  相似文献   

6.
明清山西商人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代山西商人的兴起山西人经商历史很久,自春秋以至宋辽金元,史书屡有记载。但是,称雄商界则在明清时代。山西商人大体兴起子明代前期,明中叶以后迅速发展,清中叶时进入鼎盛,直到清末才衰落。明代山西商人的兴起,主要是以下几个条件促成的。其一,明初北方边镇市场的形成,为山西商人的兴起提供了活动舞台。明建国后,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明政府的严重边患。为此,明政府不得不实行重兵把守边镇和卫所军屯以及加修长城等一系列防御措施。据《明会要》卷63载:“明初,设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九边共驻扎有80余万军队,形成了庞大的军事消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注意,但是研究中国近代资本市场却具有难以忽视的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稀缺资源,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可以发现,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相当疏离,其原因何在?中国近代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资金筹集渠道有什么特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又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应该去认真研究中国近代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注意,但是研究中国近代资本市场却具有难以忽视的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稀缺资源,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可以发现,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相当疏离,其原因何在?中国近代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资金筹集渠道有什么特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又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应该去认真研究中国近代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清末民初,两家企业呈现出一成一败的迥异命运。就先天发展条件而言,两家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并不必然决定此后的命运。抛开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不论,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命运各异,应从更宏阔的国家层面考察。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无法持续有效提供钢铁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扶植政策,使汉冶萍不得不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然清末民初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有效需求十分有限,汉冶萍不得不转而依靠日本市场,最终沦为日本钢铁产业的附庸。相比之下,日本政府自始至终大力扶植八幡制铁所,推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加之日本工业化迅猛发展,为八幡制铁所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这为八幡制铁所的经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扶植力度大小和市场环境优劣是导致两家企业一成一败命运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达国家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研究较深,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模式,但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关注相对滞后。毕马威全球风险调查显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其他风险所要求的风险资本占资本总额的比例,现阶段为40%、35%、20%和5%,将来可能演变为30%、25%、40%和5%。在西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经典案例是:1995年2月26日,拥有233年辉煌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  相似文献   

11.
<正>自宋至明时期,中国的货币流通史接连经历了"铜钱时代""纸币时代""白银时代"三大阶段。货币转型背后是时代的变革,尤其是宋至明时期国家立国形态、社会经济结构、财政货币制度等方面俱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深度影响,乃至决定着货币制度、流通的演化路径。明代货币白银化便体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明中叶前后,白银逐步取代宝钞、铜钱成为主币。这种民间货币——白银与国家铸行货币——铜钱兼行,且民间货币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格局,呈现出复杂的独特性。本文试图从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明代货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2009年3月】概要 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太大问题。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之所以比其他国家要小,是因为中国不依赖国外资本支持经济增长,银行业基本上未受国际金融动荡的波及,同时存在采取大规模财政和宏观经济刺激措施的空间。然而,随着全球危机的加剧,中国的出口已受到重创,并正在对社会投资和市场情绪产生影响,对制造业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3.
晚清以降,中国社会经济出现大动荡、大变革,传统的封建经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逐步走向崩溃,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迫使近代中国形成"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局面。中国在进入近代社会的过程中,由被迫对外开放引起的城市化发展,到清末民初出现了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高潮,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三各不同的模式,本文就这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对影响传统中国货币行用的若干理论关系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审视了明代货币体系的"白银化",认为它并不纯粹是钞法、钱法失败的产物,而是由宋代以前传统的铜钱体制向银、钱、钞并行的多元格局转变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明代的财政白银化对民间的白银行用虽然有挤出效应,但也增强了白银的货币属性,存在不可忽视的溢出效应。因此,白银化和货币化是明代经济中两个并不对立乃至可以相互促进的趋势,而由白银化推动的货币化最终为货币多元化在清代的成熟提供了条件,货币深化以及与之相伴的金融发展也揭示了明清经济正逐渐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
叶燕燕 《重庆与世界》2013,(10):71-73,79
韩毓海教授在《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中以"中国中心观"的视角从基层、金融、世界这三方面来解读1500年来的中国与世界历史,认为中国的"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是明清经济崩溃的根源;西方的发展并不是历史的必然,而只是"历史的耦合"。韩毓海在论述时并没有完全跳出欧洲中心论的视角,而是两种视角交织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彭慕兰等"加州学派"学者认为煤铁等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并强调中西方的"大分流"发生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但是,作为工业革命标志的蒸汽机的出现,是以西欧16世纪机床工业技术积累和传承为基础的,相反,明代中国尚不具备类似的机床技术。晚明以后,西欧机床技术随着钟表和火炮的制造一度传入中国,但并未成功嫁接至中国技术传统中。因此,中国不仅缺乏工业革命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而且缺乏发展相关技术的能力。中西间的"大分流"始于16世纪,重工业领域中的技术能力正是西方领先中国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7.
回顾明代白银货币化研究的学术历程,沿着"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的学术理路,在大力发掘、整理利用中外一手资料基础上,从国家、市场、社会之间关系和中国与全球关系出发,以白银货币化过程切入,尝试进行全球化开端关键历史时期贯通中外变革的综合性研究。主要在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市场起源;二是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从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探讨;三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中国和世界的连接;四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一系列赋役改革;五是白银货币化与张居正财政改革。结论是在整体世界形成的前夜,白银货币化源自市场萌发,标志着古代中国从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引发了一系列国家制度变迁与整体社会多元变化,启动了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中国市场扩大发展与世界市场连接,直接推动了日本银矿大开发和间接推动了美洲银矿大开发,中国不是被动纳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而是主动走向了全球近代化的大合流,积极参与了全球化开端时期全球第一个经济体系的建构,为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后期阶段——重工业时期。重工业将主导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少地方政府在增加财税、彰显"政绩"的利益驱动下,超前、超自身能力投入大量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化的热潮初现端倪。笔者认为,"重工业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目前尚不具备重工业大发展的经济、社会与技术条件,盲目、片  相似文献   

19.
张澍 《环球财经》2010,(10):86-87
纵观美国历史上四个最重要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与资本市场相辅相成,正是美国金融和工业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现阶段的资本市场与1900年的美国资本市场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证券市场应在促进工业实体经济发展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彦霖 《魅力中国》2014,(18):277-277
清末民初,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华法系宣告解体,我国从西方“移植”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这就导致了现今中国法学与传统中国文化的不协调,造就了我国法学方法论先天的缺失。并且在中国,法律被视为工具,这与西方将法律作为一种价值和观念载体的思想学术的观念是不同的,而这也就必然导致了我国对法律思维培养的欠缺。本文通过对法律思维的思考,以期对法律思维的树立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