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尔滨大都市圈支撑体系和圈层化结构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传新  徐效坡 《经济地理》2004,24(5):711-714
通过宏观背景、条件环境、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分析,综合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支撑体系,构建了圈层结构,包括圈层空间范围结构、产业圈层化结构、空间圈层化结构和交通网络圈层化结构,论述了圈层化过程阶段,提出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层化调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都市圈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都市圈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型空间组织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结合哈尔滨都市圈城市化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未来空间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构建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效率和作用是有差异的,单独依靠其中的某种机制,很难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功能.要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必须在完善和健全这三种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融合,即三位一体.当然,三位一体的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要有效地运行,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条件作保证,没有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4.
大都市圈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的发展形式。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动力。文章以大都市圈为背景,从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理念等变化入手,结合浙江县域发展现状和县域经济存在的圈域发展平台缺乏、县域功能定位不准确、各自为政、空间布局散乱和制度变革尚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思考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6.
2009年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赋予珠三角新的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新定位为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创造了重大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信息》2004,(3):34-34
该公司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安装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省建设厅批准具有承担“粮食处理、种子加工、大型仓储、饲料、面粉、精米加工”等建设项目设计的乙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和“工程总承包资格”。公司为哈尔滨高开区“先进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同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8.
陶李雪 《经济师》2022,(7):125-127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地区更是受到了重创。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剖析疫情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路径,对近年来冰雪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哈尔滨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世界》2003,(6):66-66
(本刊讯)哈尔滨火炬创业园是2003年1月由国家科技部、黑龙江省科技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正式合作建设的,是科技部与上海、天津、珠海、深圳共建火炬创业园后,第五个与地方联手创建的火炬创业园。哈尔滨火炬创业园位于哈尔滨开发区集中区内,总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现已建成三个国家级孵化器(高科技创业中心、高科技孵化中心和海外学人创业园),一个二级孵化基地和八个社会化共建孵化基地,总孵化面积达14万平方米。目前在孵企业240家,在孵高科技技术项目400余项。哈尔滨高新区紧紧围绕推进火炬创业园建设,全面实施科技孵化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要做…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城市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城市文化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其在城市形象构建中所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在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城市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进而改善城市形象,为人们营造更为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谢守红 《经济地理》2011,31(11):1811-1816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卫丽  李同昇 《经济地理》2011,31(1):123-128
随着西安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其农业也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利用区位商法,对西安都市圈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西安都市圈各区县的优势产业。根据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态势,对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圈三带西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省直管县改革与大都市区治理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京祥 《经济地理》2009,29(8):1244-1249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县行政关系的反复变化,认为这种变化正是我国区域治理体系尚不成熟的表现,不应频繁使用。针对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正在实施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指出应该区别情况对待,而不宜简单划一。在借鉴西方大都市区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充分利用省直管县、调整地级市职能的机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层制大都市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中原都市圈的设想及整合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是21世纪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文章论述了构建中原都市圈的设想及意义,结合中原地区城市发展现状,通过SWOT分析,提出了中原都市圈整合的总体构想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西方国家都市区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区一体化这一概念对于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界并不陌生,但是从城市管制角度出发将之城市集聚区内,解释、引导区内交互作用的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空间组织、社会构造则是近来的事,首先,分析欧美都市区发展的负面因素、市区城市政治权力上升趋势之后,认为都市区对区域城市化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引导和组织是一种客观必然;然后认识区域性大都市带的发展因当从交通设施的建设、住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都市区发展的长期目标这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宋红  马勇 《经济地理》2002,22(3):376-378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就型产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本文在对观光农业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大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勇  朱磊 《经济地理》2005,25(1):71-74,78
文章首先论证了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此基础上指出长江三角洲区域已经进入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阶段,分析了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大都市区有序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银川城镇群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一鸣 《经济地理》2004,24(1):57-61,66
文章论述了银川城镇群雏型的形成及其现状评价,分析了城镇群进一步发展的自身优劣势和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太原大都市区城市化特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有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本以内陆资源型省区中心城市太原市为案例,通过与发达地区都市区发展的比较来揭示其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大都市区发育尚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人口、经济集聚水平还是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发达地区同类城市都市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滞后的原因在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缓,扩散力弱;城市资本集聚有效发挥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