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敏 《金融会计》2005,(7):39-40
对银行业反洗钱工作实施现场检查,是央行履行反洗钱职能的基本手段。通过现场检查,可以了解银行业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情况,检验反洗钱法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评价银行机构执行反洗钱法规制度的程度,及其对洗钱行为预防机制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全面开展。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犯罪分子利用银行系统进行洗钱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先进和复杂,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不断深入,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而同属于金融领域的保险业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在反洗钱领域的防御基础相对薄弱,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地下保单、团险业务、银行及财产保险等手段实施洗钱犯罪,保险业反洗钱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利用保险业金融机构洗钱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保险业洗钱风险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熙男 《中国金融》2005,(11):49-50
从国际国内洗钱犯罪趋势来看,伴随近年来银行业实施日益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利用银行系统进行洗钱的难度和成本增加,洗钱者转而寻找反洗钱措施相对宽松的其他行业。其中,保险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导致洗钱风险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是在现有银行体系之上新增的一个分支体系。鉴于其在国内发展历程短、重要性突出,因此银行反洗钱体系从一开始就相对独立于传统银行系统。专门的人员、独立的系统、专项的投入使我国银行体系迅速建立起反洗钱防御体系。但是,在近十年的实践中,银行反洗钱成本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属性认定不清、目标和手段不匹配,银行反洗钱活动未能有效发挥遏制洗钱犯罪的功能,反而成为银行应付监管部门形式要求的操作性活动。在国际反洗钱得到空前重视并推行"风险为本"原则下,本文拟在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RM)下研究银行反洗钱活动的属性,内化银行反洗钱活动动因;建立我国银行业洗钱风险评价和反洗钱控制措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银行业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数模型,为反洗钱"风险导向"提供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5.
贾萍 《新疆金融》2005,(12):82-83
2003年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承办、组织、协调反洗钱工作以来,基层人民银行积极组织开展对辖区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基层银行业反洗钱组织机构、协调机制相继建立和完善,在反洗钱监管、监测分析可疑资金交易、协查洗钱案件等方面开始尝试借助非现场监管数据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打击各种洗钱犯罪行为,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随着反洗钱工作的逐步深入,不适应反洗钱工作发展要求的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基层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作用,是当前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连军 《金融会计》2008,(10):35-38
近年来银行业实施日益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利用银行系统进行洗钱的难度和成本增加,洗钱者转而寻找反洗钱措施宽松的其他行业,保险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导致洗钱风险在不断增加,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又一对象。为了有效防范洗钱的风险,打击洗钱活动,发达国家的反洗钱监管部门普遍加强对保险业反洗钱监管,2007年,  相似文献   

7.
随着银行业反洗钱力度的不断加大,利用银行系统洗钱的难度和成本增加,洗钱者转而寻找反洗钱措施相对宽松的其他行业,保险业因其自身特点导致洗钱风险不断增加,面临着愈演愈烈的洗钱威胁与冲击。本文通过对保险业的洗钱方式、洗钱风险的分析,提出了保险业洗钱犯罪的防范与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8.
KYC标准的实施与银行反洗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YC标准对银行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颁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之后,反洗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机制的正式启动.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反洗钱工作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建立对客户充分的勤勉尽责制是银行反洗钱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是洗钱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对客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了,也就控制住了洗钱犯罪的源头.国际银行业对客户勤勉尽责的一个通行做法是建立"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以下简称KYC)标准.KYC政策是与反洗钱紧密相关的.因此,加强银行反洗钱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和执行KYC政策,从而在源头上控制洗钱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谈到洗钱,人们就会联想到银行业,离我们将要讨论的保险业似乎很遥远,其实并非如此,在保险领域尤其是在寿险行业中,存在着许多的洗钱、洗单行为.伴随近年来银行业实施日益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利用银行系统进行洗钱的难度和成本增加,洗钱者转而寻找反洗钱措施宽松的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和国内的事实与数据中可以看到,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已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如何处理好银行现有业务与严格审核疑似洗钱业务的关系、如何把握正常现金流与疑似洗钱业务的界定、如何维系银行系统健康的现金平衡,就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基层银行反映的问题入手,浅谈银行现金、账户管理中对反洗钱工作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1.
反洗钱的外部性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反洗钱的特殊性需要各机构通力合作,尤其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对反洗钱过程中的洗钱方和反洗钱方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对比,揭示了外部性对银行业反洗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反洗钱合规测试及质量保证是反洗钱合规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合规水平、缓释洗钱风险。论文通过内涵溯源、概念辨析、方法阐述,介绍欧美银行反洗钱合规测试及质量保证,并简要分析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洗钱的危害很大,除了影响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外,还会影响经济建设与社会的稳定,银行业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容易被洗钱分子利用,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主要渠道,对此,各个银行都采取了一定的反洗钱措施,确保银行工作的树立开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对于各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作出有效洗钱风险评估,是以风险为本开展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必要条件。依据《吉林省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笔者对吉林省辽源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本文浅析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的意义以及评估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现代金融》2008,(11):29-29
当前,银行仍是洗钱的主要通道,洗钱者利用储蓄、转账、货款、外汇等业务,把非法所得通过这些途径合法化。所以,要取得反洗钱工作的显著成效,必须从银行这一源头抓起,配合反洗钱主管部门,切断洗钱者从银行洗钱这一通道。为此,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存款实名制正式实施后,对于监管越来越严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洗钱犯罪分子直接将黑钱及不正当收入存入银行进行清洗已是难上加难。而房地产行业反洗钱监管的真空和滞后以及房地产价格的恶炒,则为洗钱犯罪大开方便之门。本文论述了房地产行业洗钱的特征,对不法洗钱犯罪分子选择房地产行业进行洗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反洗钱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因而利用保险业洗钱是他们的一个现实选择,因此,做好保险业反洗钱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保险业洗钱的几种主要方式,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波 《福建金融》2004,(12):28-2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分散、隐蔽的洗钱活动在我国不断增加,给国家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的反洗钱机制,加大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已迫在眉睫。本文拟从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入手,阐述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说明国内银行业开展反洗钱工作存在的困难,并就进一步做好银行业的反洗钱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的猖獗,反洗钱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3年3月1日,由中圜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已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前沿的反洗钱的基本构架,银行业反洗钱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004年修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又将组织、领导金融业反洗钱的工作职责赋予了人民银行,使金融系统反洗钱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但是实施情况,进展不尽人意,在反洗钱工作中出现不少新的洗钱动向和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林洁 《现代金融》2012,(9):43-44
近年来,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为银行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洗钱、恐怖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给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使金融机构更好地履行好反洗钱职责,本文从“了解你的客户”角度分析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面对面交易中客户身份识别的难点、成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