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全面开放已迫在眉睫。为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化解金融风险,启用一种较之剥离不良资产、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等隐性存款保险政策更为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已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迫切愿望。在这种背景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本文将对在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背景及实施设想进行剖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金融系统风险防范机制实现全面的国际接轨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2.
显性化: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未来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存款保险构成了显性存款保险的逻辑起点,而显性存款保险是隐性存款保险的演进方向。非国有经济的扩展使国家提供隐性存款保险的收益大幅度降低,而金融业的开放也使得国有银行偏好真实资本的注入以及与此相伴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当银行机构无力偿还债务时,为保护全部或部分储户的合法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借用保险组织形式制定的保护性安排。存款保险制度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我国长期以来,由政府承担最后贷款人,国家对商业银行承担了无限责任,存在着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种制度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4.
刘会会  刘薇 《商》2014,(47):147-148
宏观审慎监督、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被誉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在显性保险制度确立之前,我国实为实行以央行为担保人的隐性担保制度,央行兼任银行业保险人与最后贷款人,导致核心角色的错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使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而非央行来负责银行业存款保险事宜,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存款保险由传统隐性担保走向显性担保。这是银行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更是央行最后贷款人的核心角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我国2014年底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开始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国外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相当成熟,并且各具特色,值得我国借鉴。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现存的存款保险制度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新实施的显性存款保险运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章强远 《商场现代化》2006,(24):264-265
随着金融体系一体化的发展,存款保险制度被提上日程,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的存款保险结构、金融环境和国家隐性担保,认为我国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持存款人信心,增加银行制度的稳定性,减少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为了维护存款人的利益,摆脱政府的隐性担保,保护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稳定,我国银行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高度注意道德风险、金融监管、基本制度保障等问题,以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苏涵 《现代商业》2012,(3):28+27
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稳定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同时也会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本文着重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发生的机制,并就如何控制道德风险进行了探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要加快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逐步克服目前这种隐性的存款保险带来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存款保险制度在发挥稳定金融市场作用的同时,同时也存在激励道德风险产生的危害。不同的存款保险模式对于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激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保险下银行道德风险产生机制的三个模型,比较分析隐性与显性存款保险模式对银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宇 《致富时代》2011,(1):16-16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了美国金融体系中的种种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在金融创新中内含的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道德风险的基础,道德风险又为危机的产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与道德风险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关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美国强大的金融监管体系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作为我们国家,虽然还不存在法律规范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是由政府作担保的隐性的存款保险已经存在。该文从存款保险的来源和发展出发,依据我国国情讨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6):211-212
存款保险作为三大金融安全之一,在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建立以来,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从政府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变。存款保险的核心是存款保险定价,而合理的定价模型至关重要。本文从存款保险的理论定价模型和各国采用的定价模型入手,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提出适合我国未来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最新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开启了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进程,对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现有存款保险制度所带来的影响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必要性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内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存款保险理论和国外经验介绍、关于我国是否应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争论、我国存款保险定价研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应该如何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
刘思跃  吴琪 《商业研究》2004,(15):136-138,153
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网”之一,从保险的角度分析存款保险,通过将其与其他保险在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存款保险作为保险的共性和个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构了存款保险,也为研究我国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发展产生,人们也更加关注世界金融安全。在这样的大氛围下,我国开始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力度。该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定义、存款保险与其他保险的区别、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性质;第二部分从市场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需要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构建存款保险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展开了对我国未来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置目的,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存款保险机构职能的界定,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赵蕊 《致富时代》2010,(5):58-58
从存款保险的涵义入手,分析我国现阶段存款保险的情况,并针对我国现阶段存款保险的现状探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稳定金融体系、保护存款人利益、降低金融风险等功能。通过对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和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障碍的分析显示,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稳定的三大防护网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均重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我国由于特殊原因,存款保险制度一直处于“隐性”状态之中,而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重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建立我国特色的、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包琼 《现代商业》2013,(17):49-50
存款保险职能是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国际存款保险机构协会(IADI)成员为对象,对其存款保险职能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寻求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中存款保险机构职能安排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存款保险费率的确定。本文在深入分析存款保险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应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存款保险价格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一个具体的实例对这一应用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应用是科学的,可行的。从而可以为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正确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