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道路”的发展“奇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有赞誉,有指责;有肯定,也有否定,呈现出多种思考与议论。针对这些热议,需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认识“中国道路”演化的系统性和必然性,进而领会“中国道路”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创新和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将“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放在宏观时空环境中来观察分析,以期深刻揭示选择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同时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光辉与中国哲学智慧。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观察和把握当今时代历史方位与特征的大历史观,这是构成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第二,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的崇高理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三,关于要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的重要论述,为做好外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引。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其深刻的历史规定性和文化规定性,这决定了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和战略。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准确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桃 《理论观察》2011,(1):71-72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社会”的作用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民间外交也已经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渠道。长期以来,民间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民间外交的学术研究.进而服务于中国民间外交的实践.已日益成为各方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荣荣 《中国经贸》2013,(18):9-11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中国的出版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与国外出版企业进行平等对话进而占得有利地位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利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出版业对外发展和“走出去”的历史出发,分析当前中国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问题,在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概念后.更清晰地总结出该如何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向国际化发展,从而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结合中使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更融合,中国文化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坐标资本主义社会,亲历了资本的凶残和暴力后,不懈追求的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波澜壮阔,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以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目标具有高度偏向性,利用“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来满足少数资本家对自由全面发展的欲望,以资本家的自由和发展代表全体人民的解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鄙视西方模式的冷漠无情,开创了具有高度人本精神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价值追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在理论层面、历史层面、现实层面具有高度逻辑共通性。  相似文献   

6.
沈建波 《重庆与世界》2013,(11):11-13,45
从中西方国家人们社会生存压力、社会诚信、社会安全感等方面进行了社会心态层面的论述,认为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发展理念,从深层次上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从而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道路的优越性对于改革开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演变史为理解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改善和国际秩序变革提供了一条法律的途径。中国与亚非国家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在国际法的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战后新兴国家对新型国际关系法律基础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西方特色的国际法知识进行了概要的回顾,进而对当代国际法酝酿的变革机遇进行了分析,最后立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的国际法文化资源以及和平共处国际法理论体系建设提出展望。作者认为,和平共处国际法理论是新中国立足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基础上,顺应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和国际新秩序的大义所向,在与其他国家共同探索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共生的外交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并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共性的国际法知识体系,它与联合国所致力建设的国际和平目标也是一致和相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价值体系和国际社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共同引领世界走向和平发展、和谐共生道路的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是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形势下提出来的,这与我国当前的发展国情是相适应的,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绿色发展道路与传统发展道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体现出党在关键历史阶段的决策智慧,同时也体现出党对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文章就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随着实力的快速提升,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取得了显著成就。纵观历史上的大国外交,其理论基础或仅为职业外交官的行为指南,或服务于殖民扩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弥合大国外交的权力优势与外交规范的价值吁求之间的鸿沟、走出一条大国外交理论的构建之路是构建和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基础的重要任务。然而,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基础的既有研究对解释性理论与构成性理论不加区分,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等问题。作者在梳理与反思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学理基础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指导思想方面,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构成性理论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在解释实践方面,共同体理论作为解释性理论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学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华文明天下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定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近五年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作者选取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习近平在国际场合的重要讲话与演讲等作为基本文献,对照2018年确立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十个坚持”的核心要义,研究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将长期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与此同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主要包括对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判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丰富完善、提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近五年来,除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外,主要有四方面因素推动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内涵的丰富创新:一是国际形势复杂动荡的变化对习近平关于时代内涵新判断的影响,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发展对外交思想的塑造,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促进,四是大国外交理论话语权较量对外交理论的梳理和完善的推动。  相似文献   

11.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有着丰富的时代意义。基于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如何巧妙走出历史上大国零和博弈的“修昔底德陷阱”对于双方乃至世界局势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中美之间是否可能在朝着构建这种大国关系的道路上进一步深化,以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前景与路径选择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所论述的视域也比较广泛,就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角来加以审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有关发展价值取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发展的道路这些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激活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使其变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理论资源,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总结,体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道路系列论述研究”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结合中国道路,助力实现中国梦.本文首先探究了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基本要求,其次阐述每个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的现实体现,然后探讨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实现中国梦,最后简述了五大发展理念、中国道路和中国梦想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建国70年来,中国经济外交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外交在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经济外交反映着一国对国际秩序的认知判断、对自身国家利益的权衡排序,以及对战略意图之实施方案的选择。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经济外交的丰富内涵可以被归纳为一条简明的线索,即如何在特定的国际秩序背景下,以有效可行的方式寻求国家核心利益的实现乃至提升。中国在不同阶段特有的秩序观和利益观构成了关于决策背景和追求目标的理解,进而影响和塑造了关于具体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罗威 《新财经》2005,(10):30-31
放着现有的能源优势不利用,却因石油问题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处处被动就不应该了最近,随着世界石油价格不断高企, 各界对石油问题高度敏感和关注。为了突围石油困局,中国舆论纷纷热炒“煤制油”项目,有报道指出,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煤变油”的“千亿大跃进”。同时,有专家认为,“煤制油”与其发展机遇相比,更像是一个陷阱,因为它投资大、不可预计的风险高,前景并不乐观。“煤制油”项目目前在中国究竟处于什么状况,企业的投资价值如何,又在中国能源战略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相似文献   

16.
70年来,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游离型""回归型""融入型"和"引领型"四个阶段。经济外交中,"经济"与"外交"日益实现双向互动,越来越体现出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的双重特性。影响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中国自身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变化;世界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对于国际格局及世界经济的战略立场;中国对于经济与外交关系的整体认知和态度。由此促使70年来的中国经济外交在行为主体、手段方式、机制建设、风格取向和内外联动上表现出一系列的整体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走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到体现“中国现代化社会运动和客观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大问题。一个国家究竟走什么道路,不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那么,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它的必要前提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严旭明 《特区经济》2007,(5):141-142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现代经济学教育走过的道路,要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学的教育进行展望,中国经济学教育界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需要澄清,这就是什么是“经济学”。作者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去寻找答案,认为所谓的“经济学”实际上是一个由问题、工具、理论等三个不同阶段构成的生动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论”,作者分析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些问题,并据此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学的教育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书架     
作者藉由考察美国不同时期的对华公共外交实践,揭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如何“相时而动”、怎样“因势而变”.也力求为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完备构建提供若干鉴戒。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影响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是其深刻内涵的三个重要层面.“和”作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及价值理想,对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