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的知识资源按可编码的程度可分为两类:显件知识和隐件知识。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思路,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它构建了知识创造的四个模式:①“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即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通过共享经历、交流经验、讨论想法和见解等社会化手段,使隐性知识得以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压力逐步提升.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从性质上看,高职教育的侧重点在于职业性,其办学的指导思想在于以就业为基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社会各方对高职院校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并逐渐成为与学术性相并称的教育类型.但是,随着时代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宁 《企业管理(北京)》2008,(7)
本文提出企业内部创业的观念,并就内部创业的发展及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持续发展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吴敏 《企业经济(合肥)》2004,(1):32-33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企业的成长落后于组织中个人的成长,而领导又没有那么开明,优秀的职业人眼瞅着自己经营的业务大量地为公司创造着利润,而这些利润却大部分和自己无关,不可能不面临着自己创业的诱惑。 相似文献
5.
6.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中小企业创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其中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内部环境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知识共享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虽已被我国许多的企业认可和接受,但真正应用的和应用成功的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现成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活动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师资、课程、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本文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双师型师资培养、组织功能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企业的成长落后于组织中个人的成长,而领导又没有那么开明,优秀的职业人眼瞅着自己经营的业务大量地为公司创造着利润,而这些利润却大部分和自己无关,不可能不面临着自己创业的诱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内部创业体系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企业在不同阶段对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的不同要求,从最初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到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共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将个人知识转换为企业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酒店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带给顾客真正的体验价值,这就决定了其服务知识创新必须从顾客体验的视角来进行,才能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基于这一视角,酒店企业可以在对顾客服务中遵循知识创新的SRO-ECI过程,包括暗默知识的共同化(S)、关联化(R)、吸收化(O)、表出化(E)以及形式知识的连接化(C)和内化(I)过程。因此,以不断提升顾客体验价值为目标,遵循SRO-ECI知识创新过程来进行酒店服务知识创新,最终会促使酒店企业取得较高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2.
显性知识仅仅代表了知识整体的冰山一顶,而隐性知识则占据冰山的大部。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更具体、更大量。研究隐性知识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论文全面、系统的阐释了隐性知识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知识联盟与企业知识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联盟是现代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在组建知识联盟的过程中,可促使企业之间隐含性知识的转移,并且还能学习和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企业隐含性知识能否在知识联盟的过程中实行有效转移,组织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集群已成为企业主要的合作模式,而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隐性知识主体作为隐性知识依附的载体,必然引起产业集群内组织对隐性知识主体的激烈争夺企业应从保持组织竞争力的角度实行一种补偿机制,吸引隐性知识主体留在组织中以实现隐性知识的获得、转移和有效整合,从而促进个人隐性知识向组织层面隐性知识的转移,维持组织的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意会知识的概念,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意会知识在职业技能养成中的重要作用。意会知识能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教学及职业竞赛质量,完善与丰富职业课程内容,促进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因意会知识所占比例不同,职业技能培养方法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工具,在企业中的成功实施绝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功能和企业文化促成的成功。企业积累和管理的知识除了共享,还要创新,即不断通过外部扫描和内部创新方式,推动“知识之轮”螺旋式循环上升。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财务人员,知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财务人员自身价值的提升还直接关系到所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级技工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首先分析了高级技工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对他们知识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在知识经济下,如何有效管理高级技工的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概述了知识管理的特点,分析了施工技术知识管理系统及其构建的必要性,从施工技术知识获取、施工技术知识储存、施工技术知识利用、施工技术知识创新和施工技术知识评估5个方面阐述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集群核心企业的动态竞争优势对周边中小企业及整个集群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集群核心企业及有关动态竞争优势的研究,从知识的角度探寻核心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从集群中获得的共享性资源,并分析这些共享性资源与核心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来源——知识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核心企业如何通过学习机制构建其动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