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5岁开始看电影,到现在看了18年,我欣赏过的电影应该有上千部了。吴宇森是我早期最喜欢的一个导演,他拍摄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喋血双雄》等,几乎每一部影片都看过,我喜欢那里的兄弟情,那份义气。  相似文献   

2.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3,(24):64-67
一部被搁置四年的电影,改变了一个商业片导演的内心。穿越雷区之后,宁浩开始审视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的安全距离一部电影,拍了四年,诞生一个双料影帝和一个"十亿票房俱乐部"导演,对于宁浩来说,是意料之外,但又是这个荒诞时代的情理之中。在《无人区》的首映上,宁浩露出一种"混不吝"的痞气,"我又不是姜文,不想做个艺术家,就靠这个混口饭吃,"虽然等足了四年才上映,但他也一点没"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挺淡然,倒是对舆论的一片奔走相告表示吃惊,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疯狂的石头》是中国电影商业片的破冰之作,代表中国电影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有人说是小成本电影颠覆了中国电影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4.
电影《疯狂的石头》讲述的是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引起的一系列荒诞故事,但事实可能比电影更离奇:近日缅甸翡翠公盘重启,有媒体报道,翡翠价格足足暴涨18700%,这究竟是恶意炒作还是必然趋势?眼下翡翠市场价格行情涨势惊人,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成了名副其实的"疯狂的石头".一块石头,缘何能够如此"疯狂"?其价值连城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电影导演的谢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担心对“文革”题材的忌讳使新一代对那个时期历史的了解几乎变成了空白 ,以后的导演如想拍反映“文革”的电影只好去像拍历史剧一样去“考古” ,或者不负责任地去“戏说”。他激动地说 ,对我们民族的大灾难不能正视、不去总结和接受教训 ,而是回避 ,这是自欺欺人的悲剧。他认为电影沦落到今天几乎被遗忘的地步 ,条条框框太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这也不让拍 ,那也不让拍 ,怎能不沦落。作为新中国电影艰难历程的见证人 ,谢晋的感慨颇具代表性 ,他拍摄的著名影片《舞台姐妹》、《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代》2006,(9):96-97
“我觉得《疯狂的石头》很容易把中国电影带入一个误区,虽然说我自己也投资了小成本电影,但我和他们是同步的,今后的追随者可能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相似文献   

7.
老梁 《财务与会计》2006,(10):67-67
最近一部名叫《疯狂的石头》的电影着实火了一把,这部投资不到3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制作,票房成绩有望突破5000万元。投资该片的香港明星刘德华可谓捡到宝。但考察这笔投资的背后,投资《石头》不仅仅是机遇青昧,更是一种投资理念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鸿剑 《英才》2008,(1):124-125
关于林正刚长得像鲁迅还是更像电影《疯狂的石头》里的道哥,也许还有争论,但林正刚领导下的思科中国取得的业绩,却没有任何争论。  相似文献   

9.
冷观珠宝热     
电影《疯狂的石头》为一件价值连城的翡翠设计了离奇的命运。现实之中,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展同样跌宕起伏。从年销售额1亿到目前的1400亿,在20多年的“疯狂”增长背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之路早已危机暗伏……  相似文献   

10.
不管你喜不喜欢,观众都可以在电影里看见一个经营着自己理想的周星驰;他爱吃,所以拍《食神》;他喜欢看足球,所以拍《少林足球》;他热爱中国功夫,所以拍《功夫》。他的电影总是在述说小人物力争上游的故事,告诉观众“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就变成咸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