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央经焙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它的任务是: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成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
土地政策被中央确定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来,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引人注目,每一项土地政策的出台,都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中,土地政策成为人们判断市场走势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指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稳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有效达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运行理想状态,土地政策作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大经济形势背景下,也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在2005年的土地政策中,无论是从紧供地、节约用地,还是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主要还是围绕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开展的;二是土地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联系更加密切,大大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对于温家宝总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讲话,市场有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是,中央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对早些时候严厉、坚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比如,或默许一些地方政府的“软托市”政策。对于这样的理解。显然很有论辩的必要。提出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当然与近来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智强 《中国新时代》2013,(10):52-53
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依赖于可靠的数据,但其提出的政策取向,却是基于不同的经济思想,或叫经济学流派。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就业问题在我国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旨在促进就业的政策纷纷出台。从实际效果看.有些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政策则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政策是否符合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为了提高我国促进就业政策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把握就业问题的本质.需要认清国内外就业的形势.需要了解市场经济国家就业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晓晶 《经济界》2001,(1):36-38
当前宏观形势与20年来经济增长的大格局密切相联。高速增长必然会积累这样那样的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危机国家积累的问题在外部冲击下的一个总暴露。中国与之类似。自1993-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来,中国经济一路下滑,这既与有关部门调控时机把握不当有关,更与长期调整增长积累了很多问题有关。可以说,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调整期——一个经历了20年高速增长后的调整期。以上是当前形势判断的大背景。而西部大开发以及加入WTO则是影响当前经济形势的两个新因素。下面就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并结合中国企业家调…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9,(12):13-18
金融危机在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冲击的同时,对就业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中央政府及时出台”七个有关就业的文件,实施了六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鉴于国际金融危机来势猛,在未来经济走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对这些就业新政的执行效果进行初步评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于坚定政策执行的决心,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尤为重要。本报告是第一次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就业政策进行的探索评估,其结论依据当前政策执行和进展得出的,属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而对政策的全面评估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8.
朱雪尘 《英才》2009,(7):110-111
今天的情况更加复杂了。如果中国经济已经复苏,政府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刺激经济?宏观调控什么时候应该变向?政府的下一步应该治理通胀吗?但是如果中国经济还未复苏,我们的手中还有哪些牌能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将直接影响政府的调控政策,错误的判断将会把经济带入更大的深渊。这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日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是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一般来说,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目标,依次是经济增长,高度就业,物价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定。因此,判断宏观经济走势,也应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将社会政策的实施责任集中,同时将经济活动的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更多动力发展经济,也减少它们与"民"争利的动机1994年中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之后,财力迅速向中央政府集中,而此前中央财政高度依赖地方。分税制后,地方依赖于中央。集中表现为两方面,一个情形是原来由地方政府所有的权力,被中央政府回收,即经济集权。另一个情形是中央政府出台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正处于扑朔迷离,受欧洲债务危机阴霾笼罩的阶段,经济"二次探底"的说法日渐升温。中国经济在近两年一系列措施刺激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如何在调整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时保持经济又快又稳的增长是一个较大的难题。本文试从货币供应量的视角,探讨我国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2.
福建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几年楼市的火爆之后,2006年仍未停止它快速发展的步伐。不可置否,房地产市场的高速运行给整个福建的经济贡献了更多的GDP,但同时也在滋生一些问题。当政府和各路专家还在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到底是过冷还是过热争论不休之时,政策调控利剑的寒气已经逼向房地产业。如果说上一轮房产增长是靠需求和体制释放拉动的,那么新一轮中,在诸多政策因素的刺激下,福建的房地产业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为此,我刊特别策划了“调控后的房地产行业未来畅想”系列访谈,以期为更多的关注房地产业的业内人士、买楼人带来一些探讨。 本期,本刊记特别采访了融侨集团副总裁李日强,进行一次近距离的访谈。[编按]  相似文献   

13.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回升向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政策的走势已随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闭幕而定调,“调结构”、“扩内需”毫无悬念地被摆到首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将成为明年政策调整的主要特征,尽管在大的方向上“两会”高调宣扬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但总体上政策动态仍将保持“鸭子划水”式。不过,对形势的争论却不会因“两会”结束而趋于平静,即便中央已有定论,但其影响力仅局限于政策层面,而影响形势的不仅仅是政策,还有国际形势、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日,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  相似文献   

16.
聚焦     
调整好三个关系 《求是》杂志发表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章强调,必须根据形势变化,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面对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粗放型模式的形势,中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为实施这个决策,中央政府可使用的政策工具有制定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但对于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一级政府来说,基本没有上述宏观调控手段。市县政府如何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职权范围内采用合适的手段来推进循环经济,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经济形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是当前整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主旋律。各个国家都为了在新的世纪抢占更加有利的位置、赢得更多的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正在加快改革、加快调整;也都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断地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修正。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处在一个新一轮比较好的发展周期。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曾一度陷入了低速徘徊的局面。但自从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各个国家改革调整取得成效,整个世界经济开始步入了新一轮发展比较景气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已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词汇。这是中央政府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基于经济发展呈现新特征、新趋势所作出的新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月1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5",以"大逻辑:新常态下的2015宏观形势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位领导人5月24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央政府将会弱化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希望借此释放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创造性能量。随后,政府决策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包括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逐步允许由市场力量来决定银行利率,并制定政策“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一些观察家认为,决策层的政策意见包含了最近十多年里听见过、看到过的最倾向于市场经济的内容,表明了减少政府干预的最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