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这里主要指东亚,保持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被人们称作‘冻亚奇迹”,它在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争议。在这种争议中,尤其突出的就是克鲁格曼(Krugman,1994)“东亚奇迹”是虚幻的和世界经济中心不会向亚洲转移的观点了。克鲁格曼的观点是否正确?“东业奇迹”会不会持续?下个世纪是“亚洲世纪”?如果是的话靠的又是什么?本文拟就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克鲁格曼对“东亚奇迹”虚幻和世界经济中心不会向亚洲转移的判断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认为东亚经济增长只是靠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21世纪初的发展前景如何,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M?一、中国保持20车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1979-1998年,GDP实际增长54倍,年均增长97%是世界同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Z。按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衡量中国完全有把握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从而为下世纪初展开第三步战略部署打下坚实的基础。1995年中国已提前[年实现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又提前3年实现了原定2000年…  相似文献   

3.
亚洲作为近年来全球经济成长性最好的地区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今年又受到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的双重冲击,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最近,一些德国专家学者纷纷就“非典”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非典”作为重大突发性因素,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影响程度不亚于伊拉克战争,原来被看好的亚洲经济前景正变得暗淡起来。一、“非典”制约经济增长专家普遍认为,“非典”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一是直接冲击旅游、运输及餐饮服务业,影响GDP的增加;二是间接抑制私人消费…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前20年的经济形势会怎样?这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心的话题。专家预测,21世纪前20年中,中国经济可能保持7%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但经济增长总体上将呈现增速变缓的趋势。由于存在可能的经济周期,2006-2010年间,GDP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而这一时期也正好是中国入贸后全面开放市场后的第一阶段;国内企业如能抓住这一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全面融入世界市场的竞争之中,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将全面提高。在中国告别“短缺经济”后,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已越来越大;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亚洲主要国家城市化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城市化重要的发展时期。二次大战后 ,全世界特别是亚洲获得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发展时期 ,亚洲各国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特别是在东亚地区 ,日本、韩国、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 ,城市化迅速推进。这些国家人口众多 ,城镇数量与规模也大 ,对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进入 2 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逐渐明朗 ,在新的世纪中 ,亚洲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深层次发展的现象  历史经验证明 ,…  相似文献   

6.
严睿  木公 《英才》2007,(1):84-85
过去的2006年里,资本、人才、技术这些生产力要素在中国的土地上变得空前活跃,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热血澎湃。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中国经济?是宏观调控的持续,还是新兴市场涌动的金融投资浪潮?是对外资并购的重新审视,还是更多“中国造”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7.4%是快是慢?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后,很难看到纠结于快与慢的分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直言:“因为和我们的预期都基本一致,所以它没有什么更多的值得分析的.重要的还是对于它内在的结构和变化做一个分析解读,比如一季度7.4%,二季度7.5%,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经济处于稳中有进的趋势,把握这个状态很重要.”实现“五稳”,中国经济仍是全球亮点毫无疑问,上半年的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最近在对欧美经济复苏情况表示失望的同时,却对中国经济表示了乐观:“看看崛起中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我们感到放心,因为它没有出现大幅下滑,而是稍微放缓增长.中国经济今年可取得7%至7.5%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未来两年欧美经济将面临许多困难,中国将“再次走出来拯救世界经济”。 “21世纪应该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的力最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会在未来这一世纪持续下去。”2012年11月20日上午,在广州花园酒店干人宴会厅的“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上,大名鼎鼎的国际投资人、与沃伦·巴菲特齐名的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的言论,引爆了整个会场。  相似文献   

9.
杨志安 《审计文汇》2004,(12):34-36
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由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转而进入新兴的工业国家的行列,1996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为所谓“富人俱乐部”的成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强劲势头。按不变价格计算,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十多倍,创造了所谓的“汉江奇迹”。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2日,万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召开。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学者和商界人士聚首海南博鳌,就“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的主题展开了讨论。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和世界的作用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在管理中的弊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文化对企业的创新起什么作用?儒家文化会影响决策吗?儒家文化会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兴衰?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问题都与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儒家文化关系密切,儒家文化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的一面,它不仅是当前促进中国企  相似文献   

12.
泽华 《企业文化》2016,(1):9-11
2015年以来,有关“智能制造”不断见诸媒体,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讨论、规划着智能制造,有些企业早已捷足先登开始了实践。那么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哪些意义?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人们观察着思考着。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税收是源与流的关系。从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来看,它既可以妨碍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税收收入年均递增1000亿元,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经济与税收“双增长”的背后,二者相关性怎样?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如何?如何促进税收收入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我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1.税收收入弹性分析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趋缓,而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现象,税收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长期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宏观税负率的目标区间应该在20%-30…  相似文献   

14.
沈艳兵 《经济界》2000,(5):63-66
加入WTO给中国许多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相对落后、缺乏竞争的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其中汽车工业格外引人关注。在新的世纪,中国“入世”后,汽车工业会有什么变化?车价会降下来吗?对轿车工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在资产重组,观念转变等方面存在很多让人担心的问题。中国一旦加入WTO,整个汽车行业都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就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及入世对汽车业的冲击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一、中国汽车业的现状1、起步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落后世界约15年,…  相似文献   

15.
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使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之中,大萧条对于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是怎样影响的,影响的程度有多深?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图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大萧条的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通过研究,作者认为,由于中国是当时唯一采用银本位体制的大国,大萧条正是通过影响白银价格,促使白银流入流出中国,影响到中国银元汇率和货币供给,从而造成了中国实体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去年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四届亚洲太平洋高级雇主会议”,以“企业在决定亚洲未来中的作用”为主题,广泛讨论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二十一世纪亚洲企业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中国企协副理事长潘承烈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文就是作者归来之后撰写的一篇体会。亚洲企业:近年来,亚太地区一直是全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虽然这~地区内的各国在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方面有所差别,但无疑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市场经济体制与富有创造性的企业家精神曾是,而且将继续是本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当今全球…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来说,2008年是重要的历史节点。 这一年里中国至少将有四件大事: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迎来改革开放50周年;国务院、人大、政协换届;10年来首次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面对美国经济衰相渐露、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同时中国经济却持续高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08年的中国经济,将有哪些发展新趋势?奥运之后,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能否延续? 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又将如何影响不同行业以及各行业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之下,各类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将面临哪些或同或异的新挑战?面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面对企业快速成长,并走向成人、走向管理文明的挑战,企业家们该如何管理企业、发展企业,又该如何管理自我、拥有自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将局面打开。到1990年出口创汇企业已达到56000家,共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2000多家,出口交货值达485亿元,比1985年增长10倍,占全国出口产品收购总额的四分之一。“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对国际市场的需求更适应对路,质量、包装不断改善,精深加工产品增多,档次不断提高,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到1995,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12万家,出口交货值增加到5395亿元,比1990年增长10.7倍,平均每年增长43.5%。进入“九五”以后,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9.
应美国亚洲问题研究会邀请,笔者于1994年3月20日至4月5日赴美参加美国亚洲问题年会。访美期间,除参加年会的活动外,还利用各种机会同美国汉学家进行接触,访问美国鲁司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哈佛大学中国研究所以及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世界银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单位。据美国有关方面人士介绍,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现象”),目前在美国社会科学界引起了“中国热”,尤其在经济学界讨论乃至争论得最为热烈。世界银行今年4月召开的年会,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讨论仍集中于所谓“中国现象”。  相似文献   

20.
“管理是什么?”这样一个管理学的基础问题一直与管理科学的发展同在。仅自20世纪以来,管理思想及理论就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众说纷纭,甚至任何人都可以评说几句,但对之理解和应用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