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H值对污泥好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研究了调节pH值对污泥好氧消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好氧消化效率与污泥性质和使用的药剂种类密切有关。延时曝气污泥采用Ca(OH)_2调节pH至7~8后,TVSS去除率可从20%提高到36%;而传统高负荷法污泥,不论采用 Ca(OH)_2还是采用 NaHCO_3,对其影响都不明显。从药剂种类来看,以采用 Ca(OH)_2为宜。  相似文献   

2.
污泥好氧消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生物化学反应的角度,对污泥好氧消化中的污泥浓度,溶解氧和 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好氧消化可作为我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技术措 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三氯化铁混凝污泥的厌氧消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FeCl3混凝污泥的厌氧消化情况 ,结果表明FeCl3混凝污泥 (14 88mgFe3 /L)厌氧处理的效果优于原污泥及PAC(75 4mgAl3 /L)混凝污泥 ,其甲烷回收率可达 4 8 4 % ,出水中Fe2 浓度为 99mg/L。在厌氧消化过程中 ,Fe3 被还原为Fe2 ,Fe2 溶出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泥厌氧消化的产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在中温(35℃)条件下,进行污泥产气速率和产气量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的日平均产气量分别为218.8 mL/(d·L泥)、339.2 mL/(d·L泥)和419.4 mL/(d·L泥),总产气量分别为3.5 m3/m3泥、5.43 m3/m3泥和6.71 m3/m3泥,分别达到理论产气量的44.02%、72.79%和78.39%;剩余污泥、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产气中CH4和CO2等主要组分含量的差异并不显著;从污泥的产气速率、产气量和消化性能分析,不同污泥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混合污泥>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初沉污泥(或混合污泥)比单独的剩余污泥更适宜于采用厌氧消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前,针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相关研究大都采用人工模拟废水,文章对基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际乳品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运行周期和原水COD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其工程应用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宋晓雅 《给水排水》2020,46(8):52-56,62
热水解作为高级厌氧消化的预处理工序,其排放的废气——工艺气,一般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处理。通过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项目运行实例,分析通入热水解工艺气的消化池与未通入热水解工艺气的消化池在有机物分解率、沼气成分、污泥理化指标、沼气产率等方面的差异,总结热水解工艺气对于厌氧消化运行的影响。针对生产运行实际,提出对于工艺气处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污泥膨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试验采用低强度超声波对膨胀污泥的好氧消化过程进行强化,选取超声强度、超声时间、超声间隔三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强化膨胀污泥好氧消化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强度0.2W/cm~2、超声时间5min、超声间隔8h。试验中经超声辐照的膨胀污泥,其好氧消化达标最短仅需6.73d,比未加超声的对照试验提前了5.34d。试验还研究了膨胀污泥达标前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总化学需氧量(TCOD)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达标时污泥的SCOD变化不大,而TCOD较对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大达到76.1%,污泥的稳定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好氧硝化污泥为培养污泥,采用经稀释的猪场废水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过125 d的培养,根据ASBR反应器出水水样监测结果显示:ASBR反应器稳定运行后NH4+-N、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7%、92.0%,说明采用ASBR反应器,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可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验证了利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类似养殖废水的高氨氮废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热水解厌氧消化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污泥处理新的发展应用方向。选取小红门污泥处理中心项目的运行数据,比较热水解厌氧消化与常规厌氧消化的运行操作、进泥泥质、消化效果、产气量、沼气成分、附属系统等的差异,分析项目运行中存在的负荷、余热利用问题,总结热水解厌氧消化的运行特点,提出建议及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多级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凯军  王晓惠  吴冰 《给水排水》2001,27(10):34-38
传统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复杂、费用较高 ,而延时曝气的低负荷工艺投资高、能耗高。介绍了多级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开发过程 ,该工艺由水解酸化、固液分离及UASB三段构成 ,经过试验研究和工程验证 ,表明该工艺可使污泥在较短的总停留时间 (t=7d)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1.
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设计中不同形式的优劣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晓慧 《给水排水》2000,26(12):32-34
针对近年来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 ,阐述了不同结构形式和附属系统的优缺点。其中蛋型消化池具有基建费用低、能量消耗少、混合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好氧消化效率,在消化过程中对剩余污泥进行超声辐射,声强为0.53 W/cm2,频率28 kHz,分别选用0.045 W/mL、0.09 W/mL两个功率密度,每次超声辐射时间20 min或10 min,辐射频次选用4次或2次,组成4个组合.研究表明,未经超声处理的污泥在消化第17天达到稳定,而经超声作用的污泥消化稳定时间较前者提前3~7 d.在相同好氧消化时间内,经超声波处理后污泥能获得更高的有机物降解率.同时对超声波促进污泥好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工程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3.
污泥膨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试验采用低强度超声波对膨胀污泥的好氧消化过程进行强化,选取超声强度、超声时间、超声间隔三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强化膨胀污泥好氧消化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强度0.2 W/cm2、超声时间5 min、超声间隔8 h.试验中经超声辐照的膨胀污泥,其好氧消化达标最短仅需6.73 d,比未加超声的对照试验提前了5.34 d.试验还研究了膨胀污泥达标前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总化学需氧量(TCOD)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达标时污泥的SCOD变化不大,而TCOD较对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大达到76.1%,污泥的稳定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评估了不同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配比条件下的协同厌氧消化性能,如产水解、产酸、甲烷情况、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以及消化沼液的脱水性能。确定了协同厌氧消化系统中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最佳混合比例。研究结果表明,从产甲烷量的角度,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最佳物料配比为1∶0.5,其中单位沼气产量为991.7 mL/gVS,甲烷产量为527.6 mL/gVS;从协同效益的角度,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最佳物料配比为1∶1,其协同效益高达315.3%。协同厌氧消化组消化过程中的VFA浓度都在正常范围内。污泥和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后的毛细吸水时间与污泥单独消化组相比变化不大,表明餐厨垃圾添加不会对共消化组消化沼液的脱水性能造成显著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气升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SBAR)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筛分得到粒径分布为0.5~1.0mm,1.0~1.5mm和1.5mm以上三组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不同粒径分布的好氧颗粒污泥的性状和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COD_(Cr)、NH_3-N分别为1000mg/L和100mg/L时,三种不同粒径的好氧颗粒污泥对COD_(Cr)、NH_3-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但对总氮的去除率差异明显,粒径在1.0~1.5mm的颗粒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通过硝化反硝化速率试验也能证明,粒径范围在0.5~1.0mm和1.5mm以上的两组颗粒污泥,对反硝化反应存在抑制作用,并不是颗粒越大越好。絮体和颗粒的混合系统处理效果要优于纯颗粒系统,且纯颗粒系统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为絮体和颗粒混合的稳定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某初沉池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5年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厌氧消化系统的效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初沉池污泥中挥发性固体含量占总固体含量的比例(VS/TS)在40%~80%,且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污泥中可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率为98.9%~99.0%,消化气产量与进泥量正相关,消化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为68.6%~69.2%和23.9%~24.6%。随着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延长,消化池容积产气率下降,污泥产气率和VS去除率升高;进泥含固率和VS/TS的增高使消化池容积产气率、污泥产气率和VS去除率呈现增大趋势。因此,为保持厌氧消化池高效产气,进泥含固率宜控制在5%左右,SRT宜控制在30d左右。  相似文献   

17.
搅拌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在消化池池型和搅拌方式方面,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试验主要针对沼气射流搅拌进行研究,选择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搅拌工况.本论文的试验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对搅拌频率进行研究,第二阶段对搅拌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个较佳的搅拌运行工况.试验中与沼气射流搅拌并行泵循环搅拌的试验,同时对不同搅拌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沼气射流搅拌比污泥循环搅拌的效果要好,在这种搅拌方式中,每4h进行一次适量的搅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市政污泥好氧发酵技术特点,对其原理、影响因素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发酵前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比选.通过与离心机、板框压滤机比较可知,作为一种深度脱水技术,高压带式压滤机较为适用于待发酵污泥的前处理,其优点包括:可与原脱水系统无缝连接、系统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能耗和运行费用低、脱水效果好、出泥稳定性高以及可自动操作等.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后再堆肥,减少了堆肥过程中辅料和返混料添加量,节约了项目的运行成本,可缩小项目占地并降低项目投资,对已有项目改造还可增加项目处理量.此外,由于满足园林绿化用泥质标准,该污泥处理厂发酵产物作为园林绿化有机肥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新疆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浓度高、处理难度大、易污染地表水等特点,研究降解该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室温下接种絮体污泥于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R1和R2中,以人工配制番茄酱废水为进水基质,采用阶梯式进水COD浓度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探究进水COD浓度变化对AGS形态、污泥理化特性及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进水COD浓度固定为350 mg/L,R1和R2中污泥完全颗粒化后,颗粒粒径分别为780μm和1 060μm;R1、R2对番茄酱废水中COD、NH3-N、T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96.03%、85%、92.07%和93%、89.54%、78%、89%。进水COD浓度为346~750、750~900、900~1 200 mg/L时,颗粒形态由丝状菌骨架、孔洞结构和块状聚集体构成。氨氧化菌(AOB)和硝化菌(NOB)主要存在于小粒径AGS的外层和次外层,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主要存在于反应器底部的大颗粒污泥中。在梯度进水COD浓度不变下,高浓度的进...  相似文献   

20.
厌氧接触-好氧MBR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接触—好氧MBR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工程实践表明,进水CODCr为3500~4500mg/L,BOD5为2000~2400mg/L,NH3—N为30~40mg/L时,出水CODCr为30~45mg/L,BOD5为10~15mg/L,NH3—N为2~3mg/L,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