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互联网为中心的金融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没有方向的发展是不行的。互联网的金融发展要想在中国的市场上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并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金融发展理论,首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得出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其次、中部第三、东北最低的结论;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度量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在1992年-2009年间呈“U”字型走向;最后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外生因素(政策因素)和内生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汪丹丹 《辽宁经济》2003,(10):54-54
一、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理论 1.金融结构的概念。金融结构是著名美国金融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其开创性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根据他的界定:“金融结构即各种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对规模”(戈德史密斯,1994,p3),各种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 2.金融发展的概念。在建立金融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戈德史密斯对金融发展进行了开创性的深入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发展研究必须以金融结构在短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服务业进行了改革,促进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本文从银行服务更具竞争性、更多样化、离岸金融更开放;融资租赁主体和业务更广泛化;保险行业业务扩大化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自贸区将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这一结论,并对中国金融服务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现代金融业发展中的伦理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兰 《特区经济》2011,(3):69-70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金融发展中伦理缺失的具体表现,从加强金融诚信建设、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金融伦理文化等几方面,提出构建我国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渝 《特区经济》2007,226(11):290-291
针对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歧,引出金融发展的度量问题。本文将分歧的产生归因于两点:一是对金融发展的度量常常局限于对金融中介的度量,而忽视金融市场;二是有关金融发展指标没有考虑金融风险因素。进一步从金融生态的角度,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建立了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呈现严重失衡。本文基于经济效率与社会风险的相互制约原理,建立了中央政府进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调控的利益函数,提出了金融差异调控的"陀螺空间"与"效率差异"的命题;根据制度成本与收益机制,提出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调控范式。研究认为,根据当前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态势,必须要充分重视金融的劳动分工促进功能,缩小区域金融功能差异;构建"跨时公平"的区域金融发展环境,缩小金融发展条件差异;推进教育投入体制综合改革,努力缩小区域间教育水平差异;适度提高落后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完善区域创新激励机制;优化区域市场交易环境,缩小商品金融交易条件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晰。本文从金融结构选择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之间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认为,判断金融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标准看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这一点关键取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能否保持稳定和效率之间平衡。本文指出,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所存在的困境都表明,建立一个效率与稳定相平衡的经营与监管体制,这是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基本目标和取向。  相似文献   

9.
由于金融泡沫的重灾地欧美政府至2008年以来一直在推行大规模的货币救市政策,而各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在随之而来的周期下行过程中又凸显出不断萎缩的状态,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一定会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挑战。如果中国不能看清我们抗衡危机所需要的结构调整及周期和政策协调的紧迫性,那么欧美国家所形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为此,本文指出我们应对未来严峻挑战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尽快发展和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仰仗货币政策被动的对冲手段来缓解。本文提出了"企业家金融"、"关系型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政府金融"、"国家金融"和"全球化金融"等不同的改革与发展模式来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各个环节对金融服务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推进过程,也就是加快、加深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过程。加快、加深金融改革是推进金融深化战略的关键,其重点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创新。一、金融机构:制度创新,机构创新,服务创新 1、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根本。上海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根本任务是构筑现代化金融制度体系的微观基础,其核心是现代商业  相似文献   

11.
乐观预计中国大概只需30年即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走向核心国家中国的"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报告描绘了中国成为金融强国的图景,并给出了相应的路径策略。中国的"大金融"战略日渐清晰。人民币需要30年乐观预计中国大概只需要30年即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中国的金融发展在全面支持中国完成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与民间金融——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浙江省为例研究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和民间金融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在金融领域单纯注重量上的增长并不能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相反会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浙江金融发展应从增量性金融发展转向质量性金融发展,在全国金融一盘棋的格局之下,短期内有效提升浙江省金融发展的质量必须注重民间金融的发展,以满足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指标的演进逻辑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融发展指标是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金融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金融发展指标演进的内在逻辑。依据国际通行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作者构造并分析了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这一系列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能够较为全面代表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法与金融研究,虽然成果卓著,但极少有涉及中国的文献。本文分析中国各地区法治水平的差异对金融发展和银行贷款期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法治是影响中国金融发展和银行贷款长期化的重要因素,即法治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大。这些结论为法与金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金融创新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科技金融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着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文章从科技金融的定义入手,剖析了科技金融的市场主体构成,并论述欧美与日韩2大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同时,文章有效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金融发展经验,提出了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金融中介机构的投融资服务能力以及建立科技金融主体的诚信体系建设等3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经济研究》2006,(6):69-72,95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晰。本文从金融结构选择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之间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认为,判断金融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标准看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这一点关键取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能否保持稳定和效率之间平衡。本文指出,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所存在的困境都表明,建立一个效率与稳定相平衡的经营与监管体制,这是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基本目标和取向。  相似文献   

17.
在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近期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阐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即要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面的竞争来制约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因此,需要重新检讨中国既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姚嘉 《特区经济》1995,(3):38-40
<正>深圳目前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金融改革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如何确定深圳未来的金融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中深圳究竟承担什么角色,很值得研究。 一、深圳金融发展战略目标比较与选择 近年来,关于深圳金融的定位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逐步实现金融国际化,把深圳建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另一种观点是随着港澳珠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这一地区的金融活动日趋活跃,未来的港澳珠金融一体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深圳未来的金融定位,应是融入港澳珠金融一体化之中。以上观点,笔者都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与效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耀军  鲁涛 《改革》2004,(5):56-63
最近20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显著发展,但与全国整体金融发展程度相比,农村金融还处于被抑制的状态。目前中国金融发展的二元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相反有着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存贷差等指标表明,中国农村一直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着数目可观的金融剩余。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金融配置效率低下,这主要是因为在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李西江 《改革》2012,(8):25-30
金融发展能够从多个角度影响经济结构优化,一国的金融结构应当与实体经济结构相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为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六个方面着力:规范发展证券市场,调整融资模式;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实现金融机构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保持区域间资金投入的适度平衡;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强化资金聚集效应;建设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三农"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