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中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三级供应链模型,并通过VENSIM对此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来证明“牛鞭效应”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VENSIM软件构建了啤酒游戏的供应链模型。通过增加供应链模型节点个数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证明随着供应链长度的增加,牛鞭效应也愈加明显;对VMI库存管理模式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及运营绩效进行了比较,说明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地弱化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Witness的供应链系统的仿真设计与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以及Witness的基本应用,讨论了在供应链系统中利用Witness软件进行仿真的方法.采用了由钢铁公司、钢材服务中心、部件生产商和汽车厂所组成的供应链结构进行仿真,整个供应链和供应链上各节点的订货提前期和运输时间是所介绍的模型中的主要供应链绩效指标。通过模型的运行结果分析出供应链系统中的“瓶颈”和导致“牛鞭效应”出现的原因.从而提出缓解牛鞭效应的对策,并通过设置模型中的参数对供应链系统进行改善,以缓解“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4.
高帅 《物流技术》2011,(11):180-182
基于牛鞭效应模型对供应链共享价值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传统供应链(非信息共享)与现代物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牛鞭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信息共享条件下牛鞭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牛鞭效应的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牛鞭效应模型对供应链共享价值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传统供应链(非信息共享)与现代物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牛鞭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信息共享条件下牛鞭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郑磊  张伟 《物流技术》2011,(11):174-176
通过构建TPL与精柔协同供应链集成运作的模型,对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进行全面弱化。首先,给出Lee(1997)提出的牛鞭效应的五个成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做出的主要研究;然后,构建模型,并对模型的运作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深入分析了Lee提出的牛鞭效应的五点成因,并论证了模型可以通过减弱这五点成因,从而全面有效地弱化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TPL与精柔协同供应链集成运作的模型,对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进行全面弱化.首先,给出Lee(1997)提出的牛鞭效应的五个成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做卅的主要研究;然后,构建模型,并对模型的运作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深入分析了Lee提出的牛鞭效应的五点成因,并论证了模型可以通过减弱这五点成因,从而全面有效地弱化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3):10-11
以本地生鲜农品供应链牛鞭效应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第三方物流(TPL)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跨链间库存补充合作运作模式,利用VENSIM软件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式相比传统生鲜农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牛鞭效应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AGENT的装备供应链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志勇  高军  荣丽卿 《物流科技》2008,31(12):32-34
通过计算机对装备供应链系统进行仿真,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的数据,减少相应的风险,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战时装备供应保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文章构建了基于Agent的装备供应链仿真模型,利用Swarm仿真平台描述了Agent仿真模型,并运用Java语言,实现了Swarm平台下的Agent的交互。  相似文献   

10.
郭鹏  徐瑞华 《物流技术》2006,(10):51-54
介绍了联合库存供应链管理与一般库存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差别,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建立了基于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的供应链动态仿真模型,对供应链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瓶颈环节和牛鞭效应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多Agent造船供应链协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裴春 《价值工程》2010,29(13):23-25
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通过协商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本文在分析船舶制造企业与供应商协商机制的基础上,将多Agent技术运用到合作企业的协商过程中,利用Nash不对称协商模型,为造船供应链企业的利益分配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席元凯  吴旻 《物流科技》2009,32(3):107-109
通过引入供应链风险的概念,探索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企业和学术界的研究情况,同时在基于Agent相关理论基础上,将Agent的智能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风险管理中,从而建立了基于多Agent系统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MABSCRM)。识别风险来源,衡量风险特征并实施控制,进而协调供应链内部各成员的关系,以期达到减少干扰。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这个模型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者在进行下一次的供应链运作将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晓艳 《物流科技》2004,27(11):19-21
供应链并不是简单地将若干个企业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而是通过信息化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集成,Agent技术有助于这个过程的实现,本文论述了Agent以及多Agent系统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来描述在供应链中应用多Agent系统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曹杰 《物流技术》2005,(10):209-212
在分析了敏捷供应链和分布式多Agent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MAS的敏捷化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中Agent之间的通信、协作以及Agent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该模型综合了DMAS、CORBA/DCOM等技术,把供应链管理中的各种活动和关系用Agent来描述,从而使得供应链的动态组建以及信息沟通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5.
耿庆峰 《价值工程》2006,25(7):67-69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联合库存S.D模型。首先,在联合库存系统边界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两阶段联合库存因果关系图;其次,构造出S.D模型的流图,确切描述出反馈系统的动态性能,界定了流图的主要变量,构造合理的模拟方程和函数,阐述流图中各子模块内部运行机理;最后,结合具体公司的库存管理现状,在模型通过检验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型行为预测分析及联合库存模式与传统库存模式之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一些较有实际意义的模拟分析结果,为优化库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邹英  王亮 《物流科技》2010,33(5):100-102
从两条供应链合作的框架下,对集群式供应链的牛鞭效应进行研究探讨。运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且构造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两条平行供应链在跨链库存互相合作下的系统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总结了多Agent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智能集成的框架,并在信息集成、知识管理与业务决策层面上讨论了供应链智能集成的方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practices have gained an increasingly strategic character. The focus has shifted from an operational perspective to a strategic one, and SCM is repeatedly cited in the literature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tool with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survival of the organizations. SCM domain is well-supported to be closely linked with a number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views and theor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ain strategic management views and theories relevant to SCM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t reveals how they complementarily expl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customer-driven, process-oriented, global, strategically coupled, complex, dynamic, adaptive, multi-agent, IT-intensive, value creating, collaborative and networked.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taxonomy, a mapping of the main supply chain characteristics to these management views and theories is provided. A conceptual clustering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is developed,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动媒体、数据库及利害关系管理的互动式整合营销传播(Interactive IMC)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创造价值、获得资源的重要战略手段。在阐述互动式营销传播的基础上,引入了供应链的价值模式,最后详细分析了互动式整合营销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港口供应链的风险预警与实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供应链风险预警和港口供应链问题,并以SCOR模型为基础结合统计实证构建了港口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基于Hallikas的供应链风险双因素框架建立了双因素评估模型,最后就青岛港前港公司矿石供应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其供应链风险等级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