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不妨开展“百县万乡无假帐”活动邵述尧,姚学仕时下,一些地区和部门层层级级搞承包、压指标、签订责任状,以增长幅度论英雄。由此引发了浮夸风蔓延,比大跃进年代还“大跃进”,频频出现造“假帐”现象。“长儿们”为了保荣誉、争报酬、求奖金,热衷于玩数字游戏。月底...  相似文献   

2.
“假帐现象”的存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笔以为:谈“假帐现象”不能离开对会计现实地位的思考和研究,一定意义上说,两之间有着许多必然联系’。甚至还可以说:会计现实地位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假帐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去伪存真重塑银行“三铁”形象○中国人民银行达川地区分行任红梅多年来,银行以其“三铁”(铁帐、铁款、铁算盘)的形象在公众中赢得良好信誉。但在目前由于财经纪律松弛,有些行“三铁”信誉逐渐淡化,银行铁帐不铁,取而代之的是假帐、帐外帐,主要表现在:1.“假帐...  相似文献   

4.
“假帐真做”与“真帐假做”评析避港风递延资产是企业潜亏的杨元庆财务管理杨淑琴近年来,很多单位财务人员反映:“这报表是假的,利润是按领导意图调出来的,成本是以利润倒挤出来的,”“经理厂长的利润,会计的成本……”。这种因人为造成的“假帐真做”与“真帐假做...  相似文献   

5.
“假帐现象”就是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的规定,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反映经济活动的一种行为现象。具体体现在制作假凭证、编制假报表、出据假报告、提供假会计信息。“假帐现象”已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项怀诚部长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把依法强化会计工作,严厉打击作假帐行为作为今年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6月25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揭露了又一个惊天丑闻:电信巨头世界通信公司涉嫌虚报巨额利润,在五个季度中,先后共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 这个丑闻似乎证实了一个现象,华尔街正在上演着一个危险的假帐丑闻的多米诺。半年前震动美国经济的安然公司假帐案尚未平息,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又创造了美国财务假帐的历史记录,在安然公司假帐案中名声扫地的财务公司安达信又一次不幸地与这个假帐丑闻牵扯在一起。世界通信承认作假帐的几天后,老牌复印机企业施乐公司也被查出虚报收入14亿美元以上,另一家世界驰名的财务公司毕马威涉嫌与施乐假帐案有关。 假帐丑闻爆出后,西方股市随之大幅下挫。与此相比,中国股市的“造假”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像银广夏、亿安科技等事件都曾给股市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很不一样,两国公司在“造假”上也还有一些层次上的区别,但他们都牵涉商业道德问题。一时间,“虚假财务报告”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如何对待和解决“造假”问题,业内人士纷纷就此类问题进行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梁君 《现代企业》2007,(7):61-61,67
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帐真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帐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即“假帐假算”。  相似文献   

8.
近日,几位同仁侃大山,言及时下部分企业做假帐成患,且有蔓延之势。他们大声疾呼,应把假帐划入“打假”之列。此言听似刺耳,细想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9.
人无信而不立,企业无信则衰,国家无信则败。时下,普遍存在的信用危机贻害无穷,失信行为像无孔不入的瘟疫一样侵蚀着经济肌体,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率。“毒米、毒菜、毒食糖让人不知该吃什么,假帐、假票、假文凭让人不知该信什么!”参加“两会”的众多代表委员指出:“现在有时会出现讲信用的受到损害,而不讲信用的人却从中得到好处。我们要通过信用评估让那些不讲信用的人成为过街老鼠,要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现象之一:统计竟成玩数字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朱高峰痛斥当前社会上存在…  相似文献   

10.
“假帐现象”的存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谈“假帐现象”不能离开对会计现实地位的思考和研究,一定意义上说,两者之间有着许多必然联系。甚至还可以说:会计现实地位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假帐现象”的发生。 首先是经济地位不稳固 生存是人最基本的追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以货币为主要支付形式的经济供给,会计人员当然也不例外。从现阶段会计取得经济供给的实现形式上看,不论是以会计技巧为主要从业手段和执业资格的企业单位的会计及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还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的会计,一方面,其经济供给掌握在本单位领导的手中,单位领导有权决定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的多少,这就为单位领导操纵会计作假帐提供了经济保证。另一方面,其收入多少完  相似文献   

11.
大实话     
大实话莫断农技站的“奶”卢白雪采访中和几个乡农技站的同志交谈,他们诉说了苦衷。这个说:“农技站归乡里领导以后,国家规定的经费也不给了,说是'断奶'、农技站没法办。“那个说:“乡里规定,农技站也搞承包,这上交任务叫人作难。“还有人说;“乡里搞改革,实行...  相似文献   

12.
提起假币、假药、假酒、假烟,人们无不深恶痛绝,义愤填膺,杀之而后快。然而对“假”氏家族另一重要成员:假帐,人们却未有足够的认识,使之得以“蔓延”,成了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害。  相似文献   

13.
关于假帐现象的会计伦理学思考○西南财经大学张德坤假帐现象成为会计界久医不愈的痼疾,其成因多种多样,本文旨在从会计伦理学的角度探索导致假帐现象的社会根源。会计伦理是社会伦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会计行为者的道德规范系统,赋予会计行为者在动机上或行为上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在审计实务中,发现为数不少的企业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转移收入、隐瞒利润或虚增、虚减亏损的假帐和帐外帐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假帐种类繁多,手法越来越隐蔽,加上会计行业的独特技术性,被发现的假帐只是少数。 假帐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为此,早在七十年代,联合国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国  相似文献   

15.
在世纪交替前后,中外一连串的公司丑闻,骇人听闻。在中国证券市场,琼民源、东方电子、麦科特、蓝田股份、银广厦,郑百文等等上市公司,因为制作假帐,欺骗上市,受到查处。一向号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典范的美国,公司丑闻更是登峰造极,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假帐数额达上百亿美元,欺骗投资者、欺骗社会。昔日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风云人物,大公司大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CEO们因为造假帐,纷纷落马,或名誉扫地,或身陷囹圄——司法机关一查,拔出萝卜带出泥,公司造假的帮凶会计师事务所等资信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难辞其职,他们是…  相似文献   

16.
企业改制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地方、个别企业却违背了企业改制的初衷,把改制的行为转向了“逃债”、“废债”和“甩包袱”上。有的甚至公开讲:“企业改制就是甩银行的债务,反正钱是国家的,不甩白不甩。”他们采用的招数,一是搞“假破产”,真逃债。有些企业利用破产这一合法形式,潇洒“死”一回,先“死”后活,通过破产,低估资产,操纵拍卖,压低偿债比例等,甩掉银行的债务;二是搞“母体裂变”,悬空银行贷款。这些企业借着划小核算单位的名义,将原…  相似文献   

17.
假帐之我见     
一、什么是假帐 (一)什么是假帐 什么是假帐,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表现,它时时刻刻隐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使那些想通过不法手段谋取财富的人们中饱私囊.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以来,虚假会计信息在我国经济领域泛滥,成为社会公害。有的企事业单位违反当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变造、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调剂收入、利润,偷漏国家税款;搞“体外循环”“小金库”;有的国家税收机关搞虚假税收会计数字,瞒报应征税款;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国家税款等。同时,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违规违法及经济犯罪案件也时有发生。虚假会计信息不但干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是经济违规违法行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必须堵住假帐掩护下国有资产损失的暗流□邹秉鸿□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虚盈实亏、假帐真做的情况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其中之一,是企业亏损却借口上级要兑现利润指标,以此为幌子,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1日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房屋业主和开发商按照购房款比例共同交纳“专项维修资金”,“专项”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整治、更新、改造。但是,近几年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跳开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直接投入“专项资金”,以“为民办实事”的名义搞改造、搞整治,搞大修等等,沿袭了原先传统直管公房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