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鞍山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鞍山市是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存在着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低等问题。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应在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家颁布了很多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但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遭到素质的门槛,同时国企改革,使城市下岗职工和企业内部待岗职工日益增多,加上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职业培训、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若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农村人力资本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数量转移不均衡,就会使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就意味着为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既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要注意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活动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目前,正在全国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必须注意解决好确定培训对象、提高所选定培训对象的学习效果和选择培训模式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和解决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转移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也是城乡间最终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渠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收入差距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农民工流动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我国各历史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的反思,总结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提出逐步取消户籍、身份、地域等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统一的市场规则机制,探索建立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实现城乡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和城乡劳动力自主择业的新型劳动用工机制,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引起农村空心化的直接原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土地制度不完善、农业补贴力度不够、人地矛盾尖锐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驱动力。在分析福建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和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运用推拉模型归纳演绎农村空心化形成的机理,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用性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四川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解决好城乡就业促进四川经济协调发展,是全省上下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建设和谐四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章分析了四川省劳动力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劳动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教育和培训,开展区域劳务合作等统筹四川城乡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宏观缺乏指导,就业渠道不畅和劳动力素质偏低。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再就业置于同等地位,既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又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和外省市劳动力,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平竞争的、高效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主要对策有:出台统一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政策,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流动劳动力的监控力度,完善资金支持体系,扶持骨干乡镇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并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因此,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民工培训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培训与开发,而经费不足、培训与开发市场不健全,政府管理不到位,企业与农民工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民工培训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工培训与开发面临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完善培训与开发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与开发体系,健全培训与开发市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多数进城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各种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应发挥的职能不够,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障碍重重.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转变劳务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的服务职能,制定并落实有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贫困村发展速度缓慢,这将严重影响哈尔滨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针对哈尔滨市贫困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哈尔滨市贫困村小康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增加农业投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快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矛盾现象并存于现实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直接解释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应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伴随的制度障碍、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来系统解释。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本文首先阐述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并重点分析劳动力剩余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教育培训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以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就业后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用财政扶持政策和激励手段,调动农民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息烽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息烽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县,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为严重,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到息烽县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息烽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维权意识弱以及社会歧视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状况将制约其进一步转移.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并为回流劳动力创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在如何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讨论中,会引出一个与上世纪60年代似曾相识的农业劳动力如何转移这个老话题。现在研究的问题与以前研讨的不同点,是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性质,以及我国劳动力转移中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直接影响着中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加制约中职教育质量。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却存在专业属性不高,专业能力不强,专业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道德危机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中职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开展校本研究,教学反思,加强实践,健全培训体系和联合高校等途径来促进中职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以求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职教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一般为:乡村从业人员数、乡村从业人员中二、三产业人员数、实际受培训人数和培训后实现再就业人数。这些影响因素一般不是独立发生作用,而是四者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20.
过高的劳动力/土地比例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中高土地贡献率、低劳动力贡献率并存的均衡状态。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形成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国际农业生产的非参数DEA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处于效率边界之上,因此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方式提高农村人口收入的空间不大,难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