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5,(4):18-32
基于非理性或有限理性假设,以2007-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2)当市场情绪较高时,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股价信息含量的负相关关系会显著降低。研究结论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股价信息含量减少,且高管过度自信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际资本市场数据的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和股票未来的回报率负相关,而且风险差异不能解释这个现象,文章使用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发现了相同的结论。在1998年1月到2003年12月期间内,基于过去一个月内股价波动率的对冲组合在未来六个月内能够取得0.32%的月风险调整超额回报率。M iller(1977)认为股价波动性代表了投资者对股票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因为卖空限制的存在,波动性高的股票的价格更多地反映了乐观投资者的看法,因而出现高估价值的错误定价。文章分析认为M iller的错误定价理论能够解释股价波动率与未来回报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再斌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20(4):78-83
文章首先运用ARMA模型对市场收益率序列和波动率序列去掉序列的线性相关,然后运用BDS检验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序列和波动率序列是否具有非线性结构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发现:我国证券市场股价运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拒绝了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4.
主要股票市场指数与我国股票市场指数间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沪、深股市指数和主要股票市场(美国、英国、香港和日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发现指数之间收益率序列具有相异的短期波动,而对沪、深股市指数和主要股票市场指数进行协整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存在协整关系,即没有长期共同趋势,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分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的理性、偏好、生存性与股票市场的均衡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8):77-84
投资者的理性、非理性和非理性程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生存性,一直是行为金融学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既定的理性与非理性定义的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和一般效用偏好函数,分析了完全竞争市场中理性投资者理性与非理性投资者相互影响下的几种生存情况,并导证出此两类投资者的均衡红利(消费)分布、单独生存和共同生存的条件。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票市场的均衡价格。 相似文献
6.
7.
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波动是相互影响的,但不同的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能力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海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表明,有少数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有很强的影响能力,而大多数股票的这种影响能力很小。此外,单个股票价格波动时引起其他股票价格涨、跌的能力一般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A bstract .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calls into question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compensating wage differentials , which posits that workers are compensated for job-related ris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gmentation theory , one would expect secondary workers to experience greater risk on the job with less likelihood of compensation.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worker samples, using discriminant analysis to constru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ubsamples, reveals that the wages of primary workers vary directly with the probability of job related death, injury and disease. No such relationship holds for secondary workers , who are also shown to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job related risk and disamenity than their primary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9.
沪市新股价格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冬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3):106-109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和经济计量学实证分析方法,对上海股市1997年发行并上市的65个样本股票进行线性模型的构建,并通过了经济、数理、计量检验,应用模型可对样本和新上市的股票进行价格预测,也有助于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象,研究了会计盈余信息的市场冲击作用.文章分别从上市公司个股和市场整体两个角度考察了上市公司股价对会计信息的反应模式,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首先,会计盈余对股价不一定具有正向冲击;其次,历史盈余信息不一定能代表未来收益;再次,市场对财务信息的反应模式和宏观经济环境有关,而这种关系则通过会计盈余和折现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传递. 相似文献
11.
破净指股票价格跌破每股净资产,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关系的一种极端表现。本文以1 05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Ohlson模型,分组对股价破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业绩为正的非ST企业而言,公司规模大、上市时间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国有企业容易破净;ST企业的股票价格虽下跌,但其重组捷径和壳资源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使ST企业不破净或较少破净。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公司地理分散度对其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地理分散度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地理分散度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在职消费越高,审计质量越低,内外部治理水平的下降给管理层隐瞒坏消息提供了空间,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 相似文献
14.
15.
股票价格变化可以分成两部分,内在价值决定的长期增长趋势及供求等因素影响的短期波动。本文认为,股票价格的长期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即股票收益率与股市扩容速度的乘积等于经济增长率,但在短期内,股价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供求及信息的作用,认识到股价波动是由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分析得出了投资者的预期,供求与信息影响股价变化的传导机制,同时利用股价波动所反映的价格信号来设计管理者的经营激励机制,以求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减小股市波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在金融经济时代,金融已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核心,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也认识到影响金融市场行为的主要原因应当从市场本身的结构、市场交易机制和市场参与者行为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等微观层面去寻找原因.市场微观结构正是通过对市场质量的影响,从而影响市场在投资者间中介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18.
19.
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莫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10):49-56
本文比较分析了纽约、伦敦、东京以及上海四个证券交易所市场的波动情况。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了广义误差分布假定的ARMA-EGARCH-M模型,以捕捉收益率分布的高峰厚尾和波动集群特征。上海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相比波动性较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新信息冲击更加集中而强烈;二是上海股市对信息冲击的吸收能力较差。本文讨论了造成以上原因的若干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将中国大陆1394家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7年期间5576份年报,分为熊市悲观样本组与牛市乐观样本组,用Givoly&Hayn(2000)的应计项目模型和Ball&Shiva-kumar(2005)的应计项/现金流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熊市悲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低,会计盈余下降周期与熊市悲观周期吻合;牛市乐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高,会计盈余上升周期与牛市乐观周期一致。上市公司经营者(代理人)操纵应计项目以及刻意安排应计项目在牛市与熊市之间回转,使得熊市悲观周期会计盈余被低估而牛市乐观周期会计盈余被高估,以迎合投资者(委托人)牛市过度乐观而熊市过度悲观的情绪和盈余预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