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嫁妆树     
  相似文献   

2.
时间过得真快,粗略算起来,我从乡间到县城定居竟已有10多个年头了,期间经历了许多事可谓千头万绪,对老家的回忆也有不少呈现出了模糊,唯独屋后的竹林生机一片,在记忆中难以磨去。  相似文献   

3.
游三衢山     
  相似文献   

4.
走进雁荡     
  相似文献   

5.
美丽秀山岛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用“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来形容岱山秀山岛的绝妙意境。起先以为这不过是诗人抒发感情而信口赞美的词句。然而到了秀山岛,才感受到秀山秀美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游龙潭     
良木  寄兰 《浙江林业》2005,(6):38-38
常言道:智者近水。我们虽算不上智者,但喜爱山水亲近自然常常成为我们出行的理由,在国庆的长假里,我们几个好友相约来到了衢州市常山县城附近一个叫龙潭的小山村。  相似文献   

7.
近日下乡调研,下榻一农家旅店。放下行李,推开窗户,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映人眼帘。吃罢晚饭,天已煞黑,窗外忽然传来“咕嘎!咕嘎!”的蛙鸣。农村的夏夜是寂静的,这些起起伏伏的蛙鸣仿佛是天簌之声格外悦耳动听,既驱走了我偶住异乡的孤寂,又拨动了记忆的琴弦。  相似文献   

8.
小雨 《农家之友》2005,(9X):60-61
一年前,经朋友推介,我到一家新开张的自选商场当上了经理。这是一家小型商店,主要经营日用小百货,员工连我在内只有12个人。  相似文献   

9.
亦子 《农家之友》2005,(9X):58-59
与恋人拍拖无疾而终,广东话叫甩拖。一般的甩施对于年轻自信的我们是再正常不过的青春经历,而我碰到的尴尬情况却是与我的顶头上司甩拖了,我好惨!  相似文献   

10.
楠溪江吟     
迤逦三百里的楠溪江从大山里走出后,沿途弯弯曲曲形成许许多多的奇景。只是永嘉地处东南偏陬,千万年来,鲜有人把目光投向这养在深闺的丽姝。直到一位纵情山水的太守在寻觅了治郡南边的名山胜水之后,将脚步伸向这个原生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鱼儿 《中国改革》2004,(8):62-63
雾浓不散 不想,远隔家乡千山万水的地 方,竟有如家乡一般的雾境。南方春 天返潮的时节,南风挟着极其丰沛 的水气让空气变得极其潮湿,这种 天气一到傍晚,白茫茫的一片,一切 都变得影影绰绰;一时间不辨他乡 异乡,心,也跟着恍惚起来。 家乡,有爬不完的坡;  相似文献   

12.
凡夫 《农家之友》2005,(9X):56-57
在找了十来天工作之后,我终于打听到一家颇有名气的公司正好有个适合我的专业和特长的职缺。我揣摩良久,决定去应聘。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     
徐小浩 《农家之友》2009,(24):60-60
将近而立之年,总喜欢在安静得只剩一人的时候,想想身边的人和事。要问自己最最愧欠的,便是自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树     
叶京 《浙江林业》2006,(7):44-45
人生有两极,小孩没有父母的慈爱难以长大,老人没有儿女的孝敬无以终余年。因而我退休后,就在家陪伴老母最后的晚霞。天晴的时候,便把她搀到后院散心,她坐着养神,我在一旁看书,不时爬到无花果树上摘几个果子,剥掉皮给她吃。问她:“好吃不?”她点点头。我也吃一个,啊!味道真好。  相似文献   

15.
爷爷已经24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我们俩之间隔着一抔黄土。  相似文献   

16.
我很小的时候,从不敢离开我们那个河边的小村庄,而且更大的可能是,我连那个小村庄也并未真正地走遍。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之友》2005,(9X):72-72
话说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在一起争论哪国的酒成力大,他们都说自己国家的酒威力大。争了三天三夜也没有结果,最后决定用老鼠来做实验比试。  相似文献   

18.
走进新年     
背着春天的行囊,走过夏天的辉煌,收获秋天的硕果,接受冬天的洗礼。于是,我们走进了新年。  相似文献   

19.
周原 《中国改革》2004,(4):60-60
我从校门口的中行取了生活费出来,推车要走,一个怯怯的声音响起:“能给我5块钱吗?”我不敢肯定这是对我说话,抬头一看,周围并无他人,除了我和一个坐在台阶上的男孩。他见我看他又说:“给我5块钱好吗?’我想他大概有14岁,头发很枯,竖着,衣领拉在腰上一点点,一件绒线背心,洗过多次,看得出很硬,手很黑,很小,双眼空落落。 我停下车问你为什么要5块钱?他说他要回三元桥。知道怎么走吗?不知道,听说坐310到,可是不知道在哪坐。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改革放是从农村始的。在这个农村改革的大潮中,我亲身经历农村改革的两件事,现在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意义深远。、赴西藏农村调查,让春风吹暖雪域1979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就像是座灯塔照亮了中国农村的前途。中国农村的改革,农民实行分田到户承包经营责任制,从安徽的凤阳县始,迅速普及到各地。仅仅经过三四年的时间,中国的多数农村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这时我国内地广大农民,已经尝到了农业实行土地分户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甜头。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走向了城市的经济改革,整个大江南北洋溢着改革放的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