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到广州,被同学宰割 我叫李洁,1988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家乡兰州的一家国有服装公司.在那里,我一干就是十年.1998年4月17日是女儿的7岁生日,就在那一天,我被宣布下岗分流.那时我丈夫已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去世.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走出公司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与茫然.回到家,我强作欢颜,当女儿用小手把蛋糕捧到我面前时,我一口都吃不下.为了生活,为了女儿,我必须寻找一条新出路……  相似文献   

2.
一身幸福债     
弹指一挥间,离开家乡到城里工作,已有二十五年.因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我很少回老家.倒是堂哥经常到城里进货,时不时会顺便过来看望一下和我生活在一起的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杨端明 《金融博览》2021,(17):67-6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杨端明,来自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说到扶贫,我自豪地告诉大家,我在扶贫战线工作8年多了,也许有人问,你对扶贫工作上瘾了吗?是的,我有瘾.我先是在吉林省通榆县扶贫了两年,2015年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我第一时间报名去了贵州.  相似文献   

4.
1989年,刚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北京一家知名国企工作,从基层员工起步到晋升公司管理层,一干就是11年.那时的我,工作顺利,家庭美满,未来前景可期,但已到中年的我渴望更大的成功,只是缺少实现的契机和平台.  相似文献   

5.
我叫林浩,今年36岁.1989年我从建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青海西宁一家机械厂做技术员.在机械厂我一连干了6年,做到了车间主任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1978年7月13号,这个日子我永远难忘.那是我到财政部正式报到的第一天,也是我人生历程的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旋律的呼吸     
土家民族文化一定是找上我了,沿着我的脚步一路追赶,紧紧地咬住不放.在我近半百的人生路上,我先后搬过数次家.可是无论我搬到哪里,她总是会追赶到哪里.我想,大概是她想把她的一切都分毫不差地摁进我的骨子里去吧.  相似文献   

8.
发薪日     
又到发薪日,每到这一天我就会收到两样东西:一条工资单和一个牡丹卡对账单.这样,就开始了我一个月的生活安排.一切都那么简洁、那么顺理成章.然而,近来我每当收到牡丹卡对账单时,眼前就浮现出20年前所经历的一幕幕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9.
一、国内银行十年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银行生涯 1945年8月至1954年期间,是我从部队到地方,在国内银行工作的十年.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当时我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党中央决定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的大多数学员开赴东北创建根据地.我先到沈阳接收造币厂,担任该厂政委.  相似文献   

10.
朱俊 《上海保险》1997,(3):41-41
我曾问过几位朋友:“你们怎样看待保险代理人?”他们告诉我:“人们最为担心的是,代理人的服务能否始终保持推销时的那份热情.”我想,我们每一个代理人都会和我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作出响亮的回答.去年八月的一天,我到成都路一位客户家收续保费.到了那儿,我一下愣住了.上个月还刚与他通过电话,而眼前这里的房子已全部拆光.我连忙赶到派出所:因为户口没迁,他们也不知其去向.此刻,我想,怎么办?茫茫人海到哪儿去找呢?算了吧!反正只有区区几十元的保费,或许他会打电话给我的.过了几天,寻呼机里始终没有出现这位客户的信息.不能再等了,不然这张保单将要失效,为了客户的利益,我必须马上找到他!后来从居委会得知他可能在五角场一家出租车队开车.于是,我骑车冒着38度的高温赶到那里,然而这家车队下面还有十几个分队,有人告诉我,他或许在徐家汇.整整一个下午,我顶着烈日几乎横穿了大半个上海,终于找到了他.  相似文献   

11.
小学时代一共有十二个寒暑假期,每个假期我都要到《沈阳日报》资料室读书.“读书”二字太过严肃,我不是用功之人,当年学童的作业也不多,聊胜于无.我主要是挑有趣的书看着玩.记得有一本书叫《我看见了什么》,是前苏联作家和美术家合作的图文并茂之作,写一个外地儿童到莫斯科旅行的经历.每一页都有插图,文字都很浅显.遇到生字也不要紧,上下文一捋,再顺着插图一猜,大体意思就了然于胸,克艰攻难的自豪感随之而来.这是我以一年级的学历读过的第一本书,足有一寸多厚.识字渐多,看书的口味也不断变化.从童话故事到民间传说,从探险历程到战争小说,从漫画杂志到科幻读物,一本又一本,一年又一年,不断收获惊喜和乐趣.  相似文献   

12.
宽容的美丽     
科里的同事,每日一起相处七八个小时,难免有闹矛盾的时候.每当我被人"冒犯"了,总是想到一个黑黑瘦瘦的男孩…… 那是我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到开饭,食堂就排着长长的队伍.生性好玩的我与同伴嘻嘻哈哈打闹,突然"啪"的一声,一个饭盒连同米饭、菜一同被我撞掉到地上.我惊得张大了嘴,只见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也惊奇地看着我.瞬间,他捡起饭盒,一声不吭地走到水龙头下洗了洗,又排队打饭去了.自始至终,他都没吭一声.  相似文献   

13.
决定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心情就像注了铅一样,沉到谷底.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16岁开始我就是当家人了,家里的钱都归我管,而这是不得已的事.  相似文献   

14.
卜来 《理财》2009,(12)
我年轻时,曾经接任过一个小部门的主管,那也是我第一次有人可管.那个部门只有我和两个同事.在我们的努力下,我的部门不断争取到新的合作,在我当主管的半年后,业务量是原来的3倍.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我毕业了,表叔的一个朋友接纳了我.他是一家集团公司的经理,安排我在总部当收发员. 从此,我就在公司总部的大楼里上班了.在我进来之前,办公楼里已有一位收发员,跟我一样年轻.此时我才认识到,我们受照顾的程度,确实不一般.我工作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喝茶聊天,实在太无聊了,一年还没有到,我就产生了换岗的念头.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前,我是一个典型的"啃老族".上学期间.父母虽然不是有求必应,但一般情况下.只要他们认为我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基本上都可以满足.恰恰是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让我对理财一无所知.这样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我结婚前.  相似文献   

17.
人妖遐想     
高续增 《银行家》2003,(11):146-147
从泰国旅游归来,给我最大的享受是欣赏到了印度洋上的旖旎落日,给我最深刻的震撼是一种另类文化--人妖文化的撞击.说它另类,是因为它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哲学相去甚远,说它是一种震撼,是因为它能把我对道德准则的思考一下子推落到我从未到过的深层.  相似文献   

18.
初试身手,伤心满怀 1998年,我大学毕业,经人介绍来到银城啤酒公司当促销员. 半个月培训后,我被安排到一家名叫"颐园"的酒楼实习.3天实习期结束后,公司便安排我去了位于厦门市第一码头的一家促销点,这是一个有RTV、KTV的夜总会,上班的时间总是从晚上18:00到22:30.  相似文献   

19.
前一段时间我陪老婆到美国东部游玩,同学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来看我们,那个小不点让我喜欢得不行.我想如果我也能再有个这么大的宝贝该多好呀.我自认为是一个好老公,但是上帝只能让我娶一个老婆.我相信我是个好老爸,但是党的政策只让我给一个人当爹.现在我的儿子上大学了,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无所事事了.  相似文献   

20.
任茂谷 《金融博览》2021,(11):80-81
那一天,横渡博斯腾湖,从白鹭洲到金沙滩,几十公里之外,看不见的湖岸线,是我挑战极限的生命线.早晨,视线凌驾秋风,扫遍阻挡日出的阴霾.仰望博湖,心成大海,托举我微小的身躯飞入水中,开始漫长的游泳.自从离开母亲的身体,从无知到有知,心从简单地跳动到丈量未知和远方,积攒几十年行走的力量,再次回到水中呼吸.跟着一天的时光,去到自己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