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通过概念界定,在对矿产资源开发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将功能体系划分为资源重点开发区、资源限制开发区(生态)、资源限制开发区(基础条件)、资源优化开发区和资源一般开发区5种类型,并采用矩阵判别分析法构建了功能区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尺度,选择了14种主要固体矿产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主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方案,初步揭示了我国主要固体矿产资源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并提出了针对各功能区的差别化管理政策,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格局优化和分区管治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非洲矿产资源分布、投资环境及优势矿产资源对我国的可供性,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走入非洲勘查开发的形势和取得的成效及找矿成功模式。我国实施非洲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的对策建议:(1)建立以重点支持的矿种为基础的非洲矿产供应长效机制和以重点支持区域为保障的非洲资源配置体系;(2)要从总体思路、区域选择、勘查开发、企业运作四方面做战略部署;(3)以大型矿业企业为核心建立整体产业链(群),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开展中长期规划,加强技术创新;(4)加强政府引导,制定非洲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构建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开展非洲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研究,建立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秦巴山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龙门山与大巴山地带,目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种46种,但规模均以中小型为主,缺乏大型、超大型矿床。根据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分析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区块划分需要考虑的7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了2个鼓励开发区、5个限制开发区和2个禁止开发区的划分,分析了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耦合关系原理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原理探讨新形势下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思路,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广西柳城县为例,通过对基本区划单元的耦合关系评价,得到土地开发利用指数和土地保护指数在空间上的组合,并据此确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使各区划单元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得到较好的匹配。研究结论:分区方案及结果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引导土地利用、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矿产资源规划技术方法之一,SWOT分析在决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选择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运用SWOT分析,找出影响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四类关键因素:内部优势(S)、内部劣势(W)、外部机遇(O)及外部威胁(T).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交叉组合分析和矩阵模型等方法,可以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战略给予确定并加以完善.最后,指出了SWOT分析应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推进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是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内容.四大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具特点,在遵循资源禀赋、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因地制宜与发挥优势的原则下,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优势资源转化、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优化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深化东部地区矿业发展的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7.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RMRD&UP)已成为各级政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点从市场经济和区域矿业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出发 ,论述优势转化理论及其对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客观地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并且使开发区之间的集约度水平可比,以广东省珠海市的3个开发区为例,提出基于熵值法和统一理想值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既避免了在确定权重系数时的人为因素干扰,同时通过对同一区域各开发区制定统一的评价指标理想值,使得各开发区之间的评价结果可比,从而更好地指导开发区向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7年,国家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国国土划分为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0.
<正>开发区作为地区产业集中地和土地利用重点区域,不仅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更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提炼总结、推广应用各地开发区已取得的先进节地技术、模式,对于推动开发区深入贯彻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开发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区节地内涵的四维空间及特性节约集约用地是一项涉及多个维度、多个空间的复杂系统。基于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解析及节地概念内涵,开发区节地主要涉及空间、功能、  相似文献   

11.
巴塘县是甘孜州和四川省重要的矿产资源地,拥有丰富的铅锌铜银资源.同时特殊的地质、地理和人文环境又造就了巴塘"高原江南"的美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必加速巴塘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两种资源存在分布区域的重叠性,编制时间的异步性,由此制约了规划的实施.为了协调两种资源合理有序开发,避免两者在法律和操作中的矛盾,采用动态调整区域轮廓的方法实现该县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和谐开发,同时就多种资源开发空间格局和时间序列协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A complex of raw materials available in a given commune shapes its functional − spatial structure and affect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se of the resource base of mineral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pace and respecting the zoning restrictions connected with protec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The urgent need to protect them is due to their non-renewable nature 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Preserving access to deposits is essential to ensure future mineral supply necessary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of implementation of rules of protec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in spatial planning at the level of territorial units in Poland.The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in twenty-three communes of the Lesser Poland voivodeship, for thirty-one unexploited mineral deposits designated for protection in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Lesser Poland (Małopolskie) Voivodeship of 2003. In the study of conflict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selected mineral deposits with the environment, factors related to land use, forms of nature protectio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planned land development have been evaluated. The assessment ha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factors of conflict by giving them weights by means of pairwise comparison method. Five classes of conflict of the deposit management have been proposed: non-conflicting deposit, small conflict, medium conflict, major conflict and very big conflict. Almost equal numbers of deposits (9) belong to the class characterized by a of medium, small and large conflicts. Road and technical projects as well as expected significant impact of exploit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restrain exploitation. The impact is related to the necessity of use of explosives during the exploitation and by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the mining activity already existing nearby. Analysis of the planning documents of the communes has shown both inadequate prote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cluding designation of areas of deposits for single-family housing, and a few examples of properly maintained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field of protec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environmental survey has been supplemented by 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aspect. In nine communes it has been determined that the areas of mineral deposits are not subject to spatial conflicts but in seven communes there is opposite situ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benefits from the mineral exploitation which has been indicated in the studied documents included: jobs, access to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e.Present work allowed to define the areas and the scale of conflicts induced by development of mineral deposits and to propose measures for rational manage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Recognition of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conflicts can help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concerning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and minimising impacts of exploitation of the mineral deposits.  相似文献   

13.
根据西藏矿产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矿业开发蓬勃发展的现状,针对矿产资源在西藏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西藏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对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等问题,从推进西藏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规划矿业开发布局,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加大找矿力度,进一步摸清西藏矿产资源家底;坚持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建设绿色矿山;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矿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严重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是:勘查速度落后于开发利用和消耗速度;新老矿山资源的接替;非法开采引起资源破坏与浪费和无序盲目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水平低,有限资源进一步浪费,开发利用国外资源落后且方式单一;缺乏规范的矿业市场环境与秩序。因此,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接轨的勘查工作新机制;应用高新技术,调整战略布局,寻找后备矿产地,并不断提高现有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从体制改革入手,加快矿业市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健全法制,标本兼治,创造新秩序;积极参与全球矿业市场竞争。同时,厉行资源节约,共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采区周边环境的污染;对土地的毁损;因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且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文章尝试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从法律法规体系、企业生产模式、企业管理制度、技术开发应用、资金投入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构建一个能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铜矿资源后备基地建设就是要有计划地加强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工作,促进查明资源储量级别升级,尽快使资源接替区转化为资源后备基地;加大对已开发利用储量的开发力度,减少对资源进口的依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矿产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扩大矿业的开放程度,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应该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文章针对矿业特点,从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三个层次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莱芜是一个矿业城市.存在矿业“三废”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岩溶塌陷、矿山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通过对莱芜市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的实际调查和环境监测,提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的四种经济关系,即由矿业权出让行为产生了矿产资源所有者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主体之间的权利过渡经济关系和国家作为前期投资者与矿业权受让方的投资利益过渡经济关系,由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行为产生了社会管理者与矿山生态环境破坏者之间的经济补偿关系和矿产资源所有者与矿产资源开采主体之间的因开采行为导致矿产资源耗竭的经济补偿关系。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所调解的利益关系不清,有缺项;体系不完整,内部既有重叠又有欠缺;费率过低,相关参数设置不合理,缺乏弹性;利益分配不合理,欠缺向资源原产地倾斜的收益分配机制。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税费体系应是"一费一款一税一金":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环境税、权利金。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是优化矿山开采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资源浪费严重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多种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模式.三年多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成就也说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要举措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