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析城镇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险普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国家关于老年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我国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与建国初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口基数的有效控制加上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导致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在不断提高。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  相似文献   

2.
亚魏  钟瑞 《产权导刊》2014,(6):56-57
正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显示,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人口红利即将进入逐渐收缩时期。全国老龄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后20年我国将年均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迎来老龄化高峰,老年人口预计达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35%。我国在养老资源、养老服务制度等方面的不足已与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及其物质、精神需求严重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老龄化过程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问题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已经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老龄化人口的绝对数庞大,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  相似文献   

4.
张艳 《发展》2009,(5):119-119
一、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的衡量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将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相应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多,而且随着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使得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同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也会导致老年人口在整个人口比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被抚养人口增加,社会负担日益增大,这将严重影响国民收入的分配减少、影响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因此,对四川省人口老龄化进行研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养老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1.4%。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社会化养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是当前中国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对于唐山来说.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由于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广泛的社会变迁.使得唐山老龄人口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底.唐山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11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6%.比1990年增加了6.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杜夏 《山东经济》1998,(5):18-22
有关部门预计,从2000年到2040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段。老年人口将从2.29亿上升到3.74亿;老年人占人口的比重将从15.23%上升到24.28%;老年抚养率将从23.7%增加到41.17%。①加之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实施和滞后效应,劳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及原因 1.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许多发达国家一样,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标志着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杜会。我国自2000年开始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05年、2006年、2007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8%、7.9%和8.1%(《中国统计年鉴》2008),我国人口老龄化既有与其他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自身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崔莉 《特区经济》2002,(1):55-56
据中国老年协会分析,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世界新增加的老龄人口中有23%来自中国,这使我国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统计表明,我国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3%的速度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5%的速度增加,这意味着我国每年净增38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多万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个快速增加的庞大老年群体,预示着在市场消费品需求中用于满足老年人的比重将不断增加,老年人所占市场消费份额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老年产品的消费总量将不断增加,在我国相对来说,老人在城市晨的比重普遍高于农村,而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大多数享有退休金,仅从这一点,有眼光的商家就可敏锐地感受到老年市场的庞大和潜力,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普遍提高,以上海为列,退休金在351-600元的中等收入者占到62.4%,收入在600-900元乃至千元以上者占4.5%,180万的4.5%是多少?加上“老有所为”的再就业收入,老年人的购买实力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我国老年人产品与服务的多种需求构成了一个十分丰富多彩的“银色市场”。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经济》2007,(4):44-46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全球性趋势,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3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1%,已步人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且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7年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以上,城区老年人口17万人,占城区总人口的12.1%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计还会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且以高龄、空巢及农村留守老龄人口增多为特点,这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新西部(上)》2007,(9):52-52
“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这是对如今社会孤寡老人的形象描述,也是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据最新资料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丧偶者接近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比例的306%,而且这一比例正在呈上升趋势。面对这一处境.近年来社会上悄悄流行起一股孤寡老人“走婚”潮。所谓“走婚”,即不婚而居、不婚而伴。  相似文献   

13.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政策背景2010年1月29日,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据悉,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增加725万,比重增加0.5个百分点。伴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现有的政治、经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亿5989万人,占总人口的12%。据联合国相关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者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鬈,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按此计算,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称,到2030年时,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与美国持平,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在国际上,通常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通行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被认为是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在十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78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8.87%。而且,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  相似文献   

16.
<正>一、前言当下,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7.9%,达到2.5亿人,而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1.1%。这意味着,未来我国老年人口将会大幅增加,养老压力也会不断加大。此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表现在生育率的下降上。2019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48,远低于人口替代2.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护理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美霞 《浙江经济》2005,(19):58-59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计划生育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初期,我国人口结构基本呈平顶锥形(Truncated-pyramid),老年人口占比相对较小,而少儿抚养占比极大,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6:1。到2000年,我国的人口结构已南平顶锥形转变为六角形(Hexagon),即“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工作年龄人口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稳定可观的老年人口收入,日益增长的老年消费需求,构成了潜力巨大的老龄市场。按照惯例,60岁以上的消费者就称为老年消费者。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2%。同时老年人口还以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增长,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3亿,到下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的1/4以上。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口数量,为老龄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规模庞大的消费群体。城市老年人收入主要由退休金、养老金、赡养费、再就业收入、各种补贴收入构成,来源较多且比较稳定。他…  相似文献   

19.
如何解决好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供求矛盾,已成为政府和社会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于人口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全国上下都要充分地认识,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当前,我国正处在“未富先老”的时期。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人口年龄已进入老年型。我国在2005年达到7.7%。如果以60岁以上老人计算,我国目前已到10.5%比例,上海则超过20%。面对“老有所养”的社会问题,社会各方面都投入较大的关注,尤其在浦东新区推行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好社会养老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的国际化城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底,唐山市总人口为719.12万,农业户籍人口489.8万,占总人口比例为68.1%,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6.25万,占比为13.52%。按照国际社会的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市有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