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董事会的独立性对信息披露质量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独立董事(以下简称为独董)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特征。关于独董的实际运作效果一直缺乏统一认识。本文选择了2003年至2005年92家发生财务信息失真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组,并考虑行业、资产等因素选择了配对样本公司作为控制组,分析财务信息失真前后样本组与控制组中独董比例小于1/3的公司所占比重的变化差异和独董比例的变化幅度,发现失真事件发生会促使相关公司提高独董比例;在政策强制影响作用下,样本组和控制组公司的独董比例都会显著提高,但样本组公司独立董事比例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控制组公司。这一研究成果也为“独立董事比例提高将有助于防范财务信息失真”这一论点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并且异地独董众多,交通便利性可能是影响独董治理作用发挥的重要外部因素。本文研究独董交通便利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将独董居住地与上市公司办公地两地之间的动车运行时间小于1小时定义为交通便利,异地会计专业独董的交通便利性对企业盈余质量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异地会计专业独董,本地会计专业独董更能抑制盈余管理,但是交通便利的异地会计专业独董与本地会计专业独董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将独董居住地与上市公司办公地两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小于200km或100km定义为交通便利,该结论依然成立。这表明,交通便利性有助于异地独董发挥治理作用,提高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3.
郭施亮 《理财》2022,(1):32-33
独董制度在A股市场已经诞生多年,但多年来,独董制度却更像是一个摆设的花瓶.但是,随着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件处理结果的出炉,独董躺着赚钱的日子成了历史. 在康美药业独董承担巨额赔付责任的同时,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发生了独董辞职潮的现象.独立董事到底可不可以做好尽职尽责的工作,并时刻保持独立的判断能力,将会影响到独董制度的存在意...  相似文献   

4.
正据2013年年报和2014年第一季度季报披露,A股共901名"官员独董"任职(含兼任)816家上市公司独董一共1101人次,其中最高曾任职中央级单位的"官员独董"共412人次,最高曾任职于省级单位的,多达427人次,这两部分加起来占"官员独董"总数的近八成。上市公司青睐官员,特别是高官,官员乐于出任独董,形成了官员独董扎堆的生态,这与独董制度目标是  相似文献   

5.
我国独董制度长期以上市公司为背景展开规范,2023年12月29日公司法的修订将独董制度延伸至非上市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将面临独董规范的立法空白。独董的职能应包括公司内部治理优化和对外投资者保护两个方面,并分别构成独董承担公司法和证券法义务的基础,但在立法与实践中往往将两者混淆。董事信义义务规则可以参照适用于独立董事,但应当正视独董在信息获取渠道上的局限性,较执行董事承担更为宽松的责任标准,以商业判断规则的精神评价独董是否勤勉尽责,且不宜盲目扩大义务范围。在决定独董是否承担自付责任时,应当确立可预期、有合理救济范围的责任减免机制,包括章程豁免条款、董责险和赔偿责任上限规则。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随着有关政策的出台,在各行业内纷纷刮起了独董辞职潮。我国存在最多的独董就是"官员独董"。那么这些"官员独董"主要来自党政军哪些领域呢?中国的官员独董主要分为以下五类:长期在党政系统任职的"典型官员"董化礼——上海能源独董,曾任职于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政治部,随后在安徽和江苏政界任职四十余年,2008年退休。2009年起任润和软件独董,于2013年3月辞去该职务。同时,他从2009年起担任上海能源独董,至今仍在职。长期在行业协会、基金会任职的"协会官员"  相似文献   

7.
<正>独董制度在中国已然走过14年的发展历程,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据数据统计,跻身薪酬排行前100名的独董中,约有近7成独董来自金融和能源行业。将各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与该行业的独董数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独董扎堆最高的是金融业(仅包括货币金融服务业和资本市场服务业),每1家该类公司就有2.68人次的独董。此外,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航空运输业紧随其后,分别达到1比1.25、1比1.00,这意味着这些行业每家公司都至少有一位独董。相比之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独董并  相似文献   

8.
学者型独董普遍存在于中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来考察学者型独董与公司盈余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学者型独董对公司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学者型独董对民营企业盈余质量的正向影响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学者型独董的声誉水平对公司盈余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的启示是学者型独董能够有效发挥治理作用,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会影响股票市场反应,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CFO权力和会计盈余质量。笔者依托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判决后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公告的相关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实证检验证实: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引起了股票市场显著的负向反应;较大的CFO权力或较高的盈余质量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的负向市场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CFO权力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FO权力大且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抑制独董非规定性辞职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更强。本研究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边界,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结论能够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朱凯  林旭  洪奕昕  陈信元 《金融研究》2016,438(12):128-142
本文以中组部2013年18号文件颁布为契机,分析了不同控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具有政府官员背景的独立董事(以下简称官员独董)及其辞职对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本文以312家涉及独董辞职的公司为样本,发现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聘请官员独董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1)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更高;(2)官员独董辞职后股票价值下降的幅度更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通过聘用官员独董获得政治资源,而官员独董同时也会要求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间接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独董怎么办?现在已经是一个问题。3月18日,"独董风波"又传染至创业板。在苏州恒久因被曝核心专利遗失而无法如期上市之时,一个熟悉的名字又跳跃到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2.
宗菊 《新理财》2010,(4):56-57
毋庸质疑,CFO是独董最合适的人选,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CFO开始出现群体性崛起,使CFO成为独董有了现实的基础。但理论的逻辑与现实的路径毕竟还存在实操上的差距,CFO如何真正通向独董之路,我们翻译了一篇关于英国的独董方面的文章,希望对CFO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郗永春 《中国金融》2005,(13):66-66
随时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造也已经或正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比之一般企业“独董”,银行“独董”的“任务”除为中小投资者代言外,还肩负“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双重目标,其如何能够“不辱使命”也渐渐成为银行公司治理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独立董事的投行经历在上市公司并购中能否发挥咨询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中有投行独董并不会带来收购可能性的增加,投行独董对公司的收购决策不能产生实质影响;然而,在收购实施阶段,投行独董却有助于提升收购方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收购宣告时独立董事正在投行任职或收购方CEO缺乏投行经历时,投行独董的正向财富效应更加显著,在这两种情况下,投行独董更能体现咨询价值。最后,又从收购溢价和咨询费用两个方面探究了收购方价值增加的可能原因,初步确定了投行独董增加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独立董事制度(以下简称“独董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独董制度建立以来,有力推动了上市公司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独董制度仍存在独董职责定位不够清、履职方式不够多、履职保障不够好等问题。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独董办法》”),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4,(10):14-23
独立董事在中国的出现已有14个年头,有人认为独董已成为上市公司的花瓶,也有人坚持认为独董只是需要更加“独立”。独董应该如何规范管理和监督?《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对此给出了答案。该文件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义务和职权等进行了界定,这是中国自2001年推行这项制度以来首个针对独立董事履职的制度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独立董事在中国的出现已有14个年头,有人认为独董已成为上市公司的花瓶,也有人坚持认为独董只是需要更加"独立"。独董应该如何规范管理和监督?《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对此给出了答案。该文件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义务和职权等进行了界定,这是中国自2001年推行这项制度以来首个针对独立董事履职的制度性文件。中国独董制度之路如何走?本刊将引领读者走进非议中  相似文献   

18.
窦超  杨雪  刘巍  孙睿 《会计研究》2022,(7):58-74
在宏观形势日益对企业经营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债务违约事件为研究样本,关注具备宏观视野的独董能否利用其咨询角色帮助企业防微杜渐,减少债务违约现象的发生。实证发现:发债公司的宏观背景独董数量越多、比例越高,公司债务违约现象出现的几率越小;并且当企业面临较高经济不确定性与较高系统风险时,宏观背景独董能更显著地发挥边际效用,对企业债务违约现象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还表明,宏观背景独董能帮助企业提高投资效率,进而减少债务违约现象的发生。上述研究结果既为独董的咨询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也对债务违约的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独立董事的“二元职能观”,以行业成长差异为观察路径,研究了行业专家独董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专家独董在低成长行业中抑制了企业过度投资,在高成长行业中弥补了企业投资不足;在行业专家独董资历比董事长更深、多元化程度较低和行业同质性较高的企业中,行业专家独董的履职效果更好,更能发挥对企业资本配置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行业专家独董在行业协会任职以及从业时间越长时,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大。本文的结论揭示了独立董事影响企业资本配置的细化图景,为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安排,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郑志刚  李俊强  黄继承  胡波 《金融研究》2016,438(12):159-174
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对董事会议案出具否定性意见是独立董事履行监督职能最具代表性的行为,而换届未连任是我国制度背景和文化特质下更为真实的独董离职方式。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议案发表意见的独特数据,本文从否定意见的具体类型、董事会议案事项、是否集体行动等三个方面实证考察了对董事会议案说“不”与独董未来是否在第一任期结束后实现连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出具否定意见的方式(委婉或直接、集体或单独)有时比否定意见本身更加重要;即使同样是否定性意见,但如果针对的董事会议案事项不同,独董未来连任的可能性也不同。一般而言,明确出具反对意见的,针对内部人的反对事项以及集体说不的独董未来连任的可能性更低,因而独董所预期的公司治理角色由于上述“逆淘汰”机制和“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的存在而大打折扣。本文的研究提示,应该为独董出具否定性意见的相关法律风险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避免政策模糊地带,将有利于独董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