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春蔬菜保护地丰产栽培蔬菜早春早熟栽培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光照不足。因此,要早熟,必须增加光照,贮存和利用热能,同时还要有综合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一、增加光照强度,尽可能获得太阳能。通过加大采光角度、覆盖无滴膜、应用反光幕,可实现这个目... 相似文献
2.
3.
我国保护地蔬菜栽培历史考证朱绍新我国古代保护地蔬菜栽培大致有两种热源形式,一种是利用地热资源,另一种是利用火室火炕热源。利用地热资源进行霜期蔬菜栽培,最早要追朔到秦代,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前后就已出现了,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据《汉书·儒林传》... 相似文献
4.
5.
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其浓度的大小对蔬菜产量影响很大。实践表明,蔬菜生长发育的二氧化碳适宜浓度在睛天时约为1000ppm-2000ppm.阴天时约为500ppm—1000ppm.保护地蔬菜是在密闭条件下生长的,与外界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低于大气中的330ppm.不能满足蔬菜光合作用的需要,蔬菜的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在一定限度内增加保护地(温室或温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使作物健康发育,增强抗病能力,提前和延长收获期,大幅度提高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这一技术被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或“温室气… 相似文献
6.
7.
8.
早春茬拱棚胡萝卜即将陆续出苗,出苗后应注意以下管理环节:防治地下害虫蝼蛄、金龟子、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不但会造成死苗断垄现象,而且还能增加胡萝卜畸形根的数量。一旦出现地下害虫为害,可用毒饵进行诱杀,即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水0.5公斤拌炒香麦麸5公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门源县气候冷凉,通过对门源县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优势分析,提出诸多制约因素,并提出今后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一、建造保护地设施保护地设施主要有两种 :1 塑料日光温室通常采用拱圆式屋面加北后墙、东西侧墙的结构 ,坐北朝南 ,东西延伸建造。整个温室要比蔬菜棚略高。一般屋脊高3 0-3 2米 ,前肩高1 2 -1 5米 ,跨度7 -8米 ,东西长50-80米 ,栽培面积0 6 -1亩 ,屋面中段坡度20 -30度。2 塑料日光大棚南北走向 ,棚的跨度10 -12米 ,棚高3米左右 ,肩高1 2-1 5米 ,栽培面积0 5 -1亩。大棚结构仍由骨架、薄膜、保温和通气四部分组成。大棚中间可建24×50厘米的砖垛 ,上盖预制板 ,以便加盖草苫等作业。二、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更多的脑力劳动的特点,高热量食品需求减少,而蔬菜,特别是细菜的消费明显增加,据统计,目前世界蔬菜产量为7亿吨,蔬菜和水果成为仅次于粮食的世界第二重要的农牧业项目。我国作为世界生产蔬菜的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蔬菜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尖锐。“丰收计划”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加速了保护地蔬菜的兴起,大大缓解了这一矛盾,但目前保护地生产却呈现相对迟滞的局面。问题的解决,除了从改善棚架结构、调整轮作体系、更新园艺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外,还应开发保护地蔬菜名特优新品种,以便同国际蔬菜市场接轨,以逐渐适应和引导不断变化调整的中国食物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对保障蔬菜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省近几年蔬菜设施栽培发展很快,效果显著。在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加大我省蔬菜设施栽培发展的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蔬菜设施栽培的发展概况我国的设施栽培起步于50年代中后期,起初从国外引进小拱棚栽培方法用于水稻育秧,后来用于蔬菜的栽培。60年代到70年代,小棚进一步发展,同时塑料大棚开始应用于蔬菜生产,80年代增加了日光温室。1984年全国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只有29万亩,1998年已接近1500万亩。我国蔬菜设施栽培的发展,为蔬菜周年生产,保障供应发挥 相似文献
18.
19.
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很多人由于追求高产心切。在土壤养分含量已很高的情况下仍大量施肥,尤其是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和人粪尿,因此引发蔬菜的氮素过剩症。其症状一般表现为:瓜类植株徒长,易染病害。叶片肥大而浓绿,中下部叶片卷曲,叶柄稍微下垂,叶脉间凹凸不平,有明显斑点.叶缘处斑点结合在一起,稍后,叶片变黄或褐色、萎蔫、果实较小,受害严重时,植株生长阻滞, 相似文献
20.
北疆地区蔬菜不同栽培方式经济效益剖析高述民,周燕,王全德蔬菜属经济效益较高的一类副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区少数民族由于牧民的逐步走向定居、半定居,吃食的蔬菜也逐渐增加,另外由于新疆石油资源的开发,人口增多,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加,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