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末中国能否脱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贫困标准635元1.贫困的概念。世界各国研究贫困问题,有多种测量贫困的方法和众多的贫困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贫困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从不同的范围和角度看,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等。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即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所  相似文献   

2.
我国部分地区农民贫困问题,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贫困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过去,我们认为一般是指生活困难、贫穷。其实贫困是对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总和而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意识等诸方面。江西省9个地(市)、58个县(市)、660个乡的贫困情况表明,贫困的内容包含:一是农民生活不得温饱,用于食品消费支出与年人均纯收入之比(即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也就是说,实际年人均纯收入为200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百年来的贫困概念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目的在于总结解释贫困主要思想的发展线索和理论成果,为中国的贫困研究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各种不同解释贫困的定义和理论,分析各自的使用方法和历史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4.
陈辉 《特区经济》2015,(1):65-68
贫困测度是研究贫困问题的基础,贫困测度的结果决定了反贫困对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而影响到贫困问题的解决。自森提出多维贫困概念以来,贫困测度的研究也从一维向多维扩展,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贫困测度方法。论文对一维到多维多种贫困测度方法进行分析述评,利用粤北山区农村家庭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一维收入贫困线、FGT指数及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的优缺点,结论是:收入贫困线及FGT指数适合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贫困状况的比较;而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不但适合某一地方的贫困测度,还能通过维度分解找出致贫原因,利于制定科学的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5.
林涵 《老区建设》2020,(22):83-89
近年来,精神贫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从精神贫困的内涵界定、表现、成因和治理路径四个方面,对精神贫困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对精神贫困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究,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研究方法和视角比较单一,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后续的研究应更注重探析深度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关注产业扶贫中的精神贫困问题,同时应关注地方精神贫困治理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提到贫困,人们不免立刻想到贫困就是缺吃少穿.然而,西方经济学家鲁西曼(Runciman,1966)和汤森德(Townsend,1971)提出了相对贫困理论,对贫困的概念作了具体的划分,认为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以收入作为决定性因素,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基本生活必须就是贫困的.相对贫困则是由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不同而形成的.为了使贫困的概念更加具体,国际经济与发展组织制定了国际贫困线标准: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等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按照我国统计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中国农村贫困标准,改革开放之初的贫困线为100元,90年代初为300元,2003年为637元.近年来,随着中国GDP的增长,中央最近宣布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似乎更接近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思想在世界反贫困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反贫困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其加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贫困思想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两方面展开探析,全面阐述马克思对贫困概念的理解、马克思对贫困人群的界定以及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多个视角来描述贫困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深入阐述有关贫困这一主题的相关话题,从而寻求消灭贫困的可行性方案。因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学家对贫困的定义各有不同,本文分析了不同的贫困理论,探讨了不同贫困理论中所关注的贫困的不同特点,并研究了贫困分析理论所用到的不同方法。在分析贫困理论研究议题中,探讨了衡量贫困的标准,并为如何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贫困概念的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云虹  张建华 《改革》2006,(6):109-115
自对贫困有确切的定义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贫困概念从关注单一的收入因素到关注剥夺、排斥和脆弱性,经历了不断的演化过程。如何定义贫困不仅影响到使用怎样的方法来测度贫困,更重要的是决定着相应的减贫政策。对这一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贫困,并由此推动减贫实践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探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贫困,作为著名的“三P”问题之一,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各国人民一直在为摆脱贫困做不懈的努力,许多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也曾制定一些雄心勃勃的反贫困计划、学者们也不断提出种种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一些国家缓解贫困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并未使人类彻底摆脱贫困。据世界银行报告,世界上仍有1/5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因此,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探讨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贫困的基本问题如概念、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贫困研究往往将贫困解读成劳动力市场排斥的结果.然而,工作贫困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就业与贫困二元对立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国外学者从工作贫困的概念、成因、群体特征、就业现状和救助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四点启示.从研究范围上看,将工作贫困纳入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研究视野之内,需要更新研究定位.从研究内容上看,既要对工作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进行宏观分析,也要结合不同区域和行业特点进行微观分析.从研究技术上看,要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为导向.从研究目的上看,要将学术研究与政策破解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贫困研究综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本世纪末的贫困研究为对象,就贫困的认定和反贫困制度两个领域的研究与操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综合评论,认为本世纪末,关于贫困的认定,争议主要集中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界定,贫困的测量和贫困的发生机理三个方面。反贫困制度研究的焦点是反贫困的目标确立和对策研究。本文从进一步地分析发现,就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看,本世纪末的贫困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与现实的贫困问题紧密相关;二是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明显不足。因此,建议未来的贫困研究应在方法论上有所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杨晶 《改革与战略》2008,24(4):160-162
目前关于经济全球化对贫困影响的文献相当多,但研究的结果却大不相同: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有益于缓解贫困,有学者则认为全球化将不利于贫困人口。即使有学者利用经验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而细观这些文献,我们会发现导致争论的原因主要来源三个方面:贫困概念定义的模糊,度量方法的不同以及理论模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治贫"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中国家贫困及贫富差距的现状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的匮乏,而且包括缺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抗风险能力弱,社会和政治地位低下等多个方面,即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国际上通常采用收入贫困的概念来测量贫困,它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用社会最低生活费  相似文献   

15.
周鸿 《广西经济》2001,(6):30-30,33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自然、生态、社会基础等多因素恶化的综合产物。但贫困更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概念,它归根到底是人或人的社会群体的贫困。在对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原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贫困与落后表现为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经济运行机制不通畅等一系列经济的、体制的指标与范畴,但内中都必然包含着人的因素,人的素质状况尤其是价值观念品位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贫困规模的测度体系以及反贫困效果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贫困识别、贫困加总、贫困分解三个模块。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政府扶贫政策达到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扶贫的手段的不同,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政府必须制定出亲贫困增长战略。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和社会学:判定贫困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红 《开发研究》1992,(3):22-26
<正> 一、不同的观察角度从人类睁开眼睛观察自己的群体形态开始,就发现了人类内部的差异性。从人类产生了资产所有权概念的时候起,贫困就产生了。人类发现贫困,是在学会比较之后,特别是近代以来,商品、货币和炮火迅速打开了不同国家的门户,使得全人类都卷入了经济战争。战后殖民地国家出现了广泛的经济发展竞争。当收入水平以压倒一切的优势成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相互较量的第一指标时,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序列中,农业人口排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贫困的概念至今尚没有统一的表述,因而也出现了许多贫困线测定方法.例如:预算标准法、食物比例法、相对贫困线、混合贫困线、主观贫困线.还有利用剥夺指数来分析贫困的方法等。本文将对既有贫困线测定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贫困文化研究目前主要在农村,学者们关注传统文化、贫困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而对城市贫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政策设计与依法行政等方面。2003年底至2004年初,笔者在北京市城南某街道办事处对30户低保家庭展开调查,通过问卷和访谈,试图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城市贫困,透视低保家庭在面对贫困时,传统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其生活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朋 《特区经济》1998,(9):18-20
<正> 征服贫困:难以轻松的话题 从扶贫战略研究的角度看,所有的贫困可归结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资源或条件制约型贫困,即由资金、土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原因所致的贫困,它通常表现为区域性贫困;另一种是能力约束型贫困,即由贫困人口或贫困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缺乏正常的体力、智力和必要的专业技能所引起的贫困,它又表现为个体贫困。实际上,资源型贫困和能力型贫困经常交错分布形成一定的组合,从而对扶贫战略的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