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1993,(1):38-38
<正> 日本的企业经营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被称为日本式的企业经营引起世人的瞩目。日本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营各具特色。 一、大企业的经营特色 1.日本大企业实行资本与经营彻底分离。企业经营由专家掌握,股东不参加经营。 2.日本企业经营有三大支柱;一是“终身雇佣制”。所谓终身雇佣制,并不是以契约形式固定的雇  相似文献   

2.
<正>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变革,才是企业长生久视之道二战后,日本企业从战败的废墟中重建,拼命向国外出口工业制成品,其强劲的企业竞争力甚至连美国企业也无法抵挡,而日本的科技水平却并非要比美国的科技水平更为先进。于是,美国人通过对日本企业的研究,逐渐创立了有关于企业文化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正> 重视国际市场开发是日本企业扩张成长的重要因素。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日本企业就积极向国际市场进军,努力将产品销往国外。如今,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日本企业的产品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以松下、索尼、丰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出雄厚的竞争力,在很多行业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一些管理学家针对日本企业对美国经济的挑战,开始反省自身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并研究和总结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逐渐涌现出以通用电气"群策群力"模式为代表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立即被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和"现代管理的成功之  相似文献   

5.
<正>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管理科学化的企业文化理念有机结合,并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这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20世纪70年代末,突然崛起的日本经济,对美国乃至西欧的经济巨头地位构成了挑战,同时也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的思索。尤其是美国企业家们在一夜之间发现日本在某些方面已超越自己,在惊讶之余,他们对日本企业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日本与欧洲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显著的不  相似文献   

6.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刘英贤企业文化兴起于美国,而日本企业则是成功的典范。多少年来,欧美的企业一直面临着日本企业的挑战,其卓越成就震惊了美国。日裔美人威廉·大内经过对比研究,于1979年提出了“I理论”,指出:日本的传统文化、风尚和价值观念,对其...  相似文献   

7.
<正>一、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主要特征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有些什么特征呢?笔者对2008年度进入世界500强的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如下特征:(一)人本主义许多日本企业的经营者都对人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例如,马自达公司认为:"最大的经营  相似文献   

8.
李涵 《企业活力》2003,(8):56-57
<正> 一、企业价值流再建的意义 企业价值流这一概念来源于国外,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广泛的自动化技术被引入各个领域,很多人认为,企业的生产率与自动化程度呈正相关。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美日两国一些汽车工厂做的一份报告却表明;美国的汽车生产率明显低于日本,并不是因为自动化程度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日本,人们依靠“互依式”管理模式,然后利用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高于西方的生产率。通过多种管理方式的结合,日本企业的价值流大都比美国的合理。从此,人们就对价值流给予了关注,很多日本的管理模式也被重新认可,像TQM(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生产制)等等。  相似文献   

9.
王晶  张长安 《企业导报》2011,(21):170-172
企业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体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以日本企业的求职测试题目为着眼点研究日本企业文化,试图通过对日本企业求职题目的研究分析,提炼出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并对中国企业建设和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提出有益的思路。中国企业在学习和借鉴他国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时,需要有选择、有分析的修正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本,企业不仅是员工赖以谋生的场所,更是其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对自已所供职的企业有很强的归属感,象热爱家一样,热爱自己的企业。其原因不仅在于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使员工和企业之间形成了紧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创新研究先驱者ADI公司董事长雷&#183;斯泰塔对美国与日本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之所以失败,而日本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槐银 《企业导报》2012,(4):140-141
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人性化:员工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企业尊重员工,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在相互尊重和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激发;企业不仅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更要回报社会,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抓住融危机之"机",很有必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力争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困难,甚至陷入困境,它们应如何摆脱困境谋求生存呢?我们一起回顾20世纪的日本、美国和我国企业是如何做的。日本企业:将质量做到极致20世纪50年代初,大多数日本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其生产的产品是“低劣”“山寨”的代名词,整个工业界信心全无。由戴明点燃的日本质量革命,引导日本企业全面开启了质量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个从事企业管理教育的学者,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本自然资源匮乏,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两端都高度依赖外部经济;日本的商业管理教育也可以称得上是乏善可陈。但为什么日本企业可在诸如汽车、电子、钢铁、造船等主流制造与装备业的全球化竞争中取得领导者地位?是不是在传统管理学考虑的范畴之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软"力量,如文化的、民族特质等与制度、市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源于日本,生长于美国。促使其研究与发展的最直接动因就是日本经济的迅猛崛起;20世纪50年代以来,"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美国经济的相对缓慢,使得美国的国际、国内市场日益受到日本企业的挑战,进而美  相似文献   

16.
熊英 《现代企业》2008,(3):71-72
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的职能部门在国外许多大公司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集中管理体制,如美国的IBM公司;二是分散管理体制,如日本的东芝公司、德国的拜耳公司;三是行列管理体制,如日本的佳能公司。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中,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一直受到世人关注和赞誉。被誉为企业和谐发展的典范。但是,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严重困难,特别表现在企业对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反应迟缓,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暴露出了原有的企业文化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面。于是,日本社会开始反思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压抑竞争,缺乏创新精神、忽视个性发展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日本企业文化实质上包括象征理念、制度典章和器物、技艺三种不同的层次:器物与技艺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具体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方冬 《企业导报》2001,(4):32-32
<正> 一家日本杂志不久前把大约2600家上市企业分为49个行业,以各行各业销售额在前5位的共计213家企业为对象,按5个评价指标选出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优胜”企业,评选“优胜”企业的5个指标是:本季度利润的增减率;销售额的增减率;资本利用的有效性;财务构成的均衡性和健全性;已发行股票值的总额。通过对“优胜”企业的分析,发现日本企业在困境中普遍采取以下几种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堃 《上海质量》2007,(3):35-36
日本<质量管理>月刊近期以"企业经营与现场力"为题刊登了经营管理专家远藤功关于企业"现场力"的长篇谈话,他以问答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日本企业在加强现场力问题上的理念和所作的努力.文章在阐述了现场力的涵义,以及日本的企业管理与商品生产的特色后,分别介绍了日本企业面临的选择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构建"强势现场"的条件,提高"现场力"的方法步骤,现场力与"可视化管理"以及如何培育强健的"经营体质"等企业经营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70到 80年代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震惊。日本国内经济欣欣向荣 ,更将经济触角伸向了欧美市场。日本企业为何有如此好的经营业绩 ?1 981年理查德·帕斯卡和安东尼·阿索斯出版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分析了日本经济赶上并超过美国的原因。一、日本企业“内和外争”思想的产生人们将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总结为“内和外争” ,笔者认为“内和外争”并非儒家的“和”与西方的“争”的简单叠加 ,而是有了自己的创新。首先是“内和”的思想的渗透。日本企业不仅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和为贵”气氛 ,强调团队精神 ,还在管理系统与外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