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然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是企业的个体活动,而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一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企业必须眼睛向内,努力搞好自身的改革;另一方面,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只有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才能顺利进行,走向市  相似文献   

2.
龚一萍 《企业经济》1992,(12):10-12
<正>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大决战。要有效地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首先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模式,探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主要内容,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南与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3.
关于转换国有物资企业经营机制的思考杨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中心环节。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资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理清转换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姜丽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的关键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条件。对外部...  相似文献   

5.
<正>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今年企业改革的中心,也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如何使企业得以顺利地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方面靠企业内部系统的不断深化改革,另一方面,企业的外部环境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制订了  相似文献   

6.
<正> 企业经营机制,指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各个方面的有机制约关系,而不是指企业某个方面的经营活动。要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从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面向市场的  相似文献   

7.
转换经营机制,深化改革,继续加大搞活物资企业的力度的思考王殿福转换经营机制,深化改革,是为全面提高企业营销能力,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机制保证。本文就如何搞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继续加大搞活物资企业的力度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转换经营机...  相似文献   

8.
张文达 《企业活力》1992,(11):15-17
<正> 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转换经营机制工作会议的主题,也是我们大中型企业正积极探索,并为之奋斗的目标。转换机制,走向市场,要做的工作很多。对于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把企业改革的重点放在转换经营机制上。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9.
企业活力不强,经济效益偏低,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十四年的不断探索,总结,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向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旋律的轨道迈进。财政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财政状况的好坏。因此,财政部门理应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问题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工业企业改革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目标是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由于新旧体制的胶着和摩擦,使得这一目标难以顺利实现。本文在剖析传统企业的经营机制的基础上,指出转换经营机制必须克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正> 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可是对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如何转换,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解,甚至是片面的认识。例如,有人就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简单地等同于砸“三铁一大”,即破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和平均主义的制度。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都曾借此概念用来说明和研究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内在功能。把机制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人们对企业性质和  相似文献   

12.
一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之一,是力图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以至亏损严重的问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对内审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点思考杜敢明一、内部审计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内在联系。内部审计与转换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产物。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自身就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国务院制定的《...  相似文献   

14.
内部审计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如何发挥作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审计处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内部审计如何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企业发展中求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内审...  相似文献   

15.
胡耀坤 《企业经济》1992,(12):13-14
<正>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于实现国家与企业责、权、利的制衡企业经营机制指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造就企业内在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一、国有企业实施公司制改组的几个问题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组织形式,它有五种具体形式:有限公司、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新颁布的《公司法》规定我国公司主要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国有企业实施公司制改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转换经营机制的关系。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的目的是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在近几年的股份制和企业集团的试点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规范,出现了一些“翻牌”公司。许多公司只是“换了个名字,戴了顶帽子”,其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把转换机制置于次要位置,结果企业仍然缺乏活力。因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改组的形式,转换经营机制才是改组的真正内容。如果企业经营机制不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无从谈起。因此应重点抓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好基础。2、多种形式发展公司制企业。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的理想模式,并不意味着全部国有企业都公司化,  相似文献   

17.
<正>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必须重构企业的资金营运机制,以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和顺畅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而确立和完善企业的法人制度则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国有企业法人制度,是指从法律上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独立的权利主体资格的确认,以及对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国有企业法人制度的实质,就是  相似文献   

19.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且首要解决的是企业制度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主要是为了达到下述主要目标:一是筹集企业所需资金,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二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使政企分开,解决企业的活力不足问题,三是协调企业外部经济关系,解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雪松  梁雨 《企业活力》1992,(11):44-46
<正> 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向纵深层次发展的新阶段。就当前来说,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及其它各项配套改革滞后,《企业法》赋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权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调整、健全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抓紧搞好配套改革,从而使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