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7日,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度汽车召回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对货车进行实际研究后,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将对N类(货车)和O类(挂车)车辆依法实施召回管理。质检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召回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按照“质量和安全年”的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3月27日,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度汽车召回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对货车进行实际研究后,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将对N类(货车)和O类(挂车)车辆依法实施召回管理.质检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召回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按照"质量和安全年"的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咨询检测服务活动在京举行。活动主题为"坚持以质取胜保障消费权益"。活动现场发布了权威消费信息,传播质量知识,回应消费咨询,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服务。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参加了活动开幕式,并现场参观检测服务展台。活动现场,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负责人发布了2012年汽车产品质量投诉情况和2013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部署情况。2012年,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共收到9640例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比2011年增长9%。投诉信息涉及146个汽车制造商(含轮胎制造商)、632个车型。质检总局  相似文献   

4.
正3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负责人对上海大众汽车5家4S店的问题DSG变速箱的召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通过现场听取4S店负责人情况汇报、检查产品召回记录、现场随机电话回访车主等,全面了解4S店缺陷产品召回进度。经检查,本次召回活动总体情况良好。对4S店在召回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检查人员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规定(草案)》在全社会范围内征求意见,此后,质检总局有关领导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可能很快就会正式出台。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酝酿,这一备受关注的《规定》目前进行到哪个环节了?具体什么时间能出台?带着一连串的问题,2003年上旬,记者走访了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6.
《大众标准化》2014,(5):65-65
正4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陈熙同通报了2014年一季度质检总局执法打假和产品召回相关情况。据陈熙同介绍,一季度全国质监系统共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9 488起,涉案货值达3.3亿元,查办大案要案24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49起。2014年第一季度,质检总局继续深入推进"质检利剑"行动、"双打"专项行动和重点区域整治,全面加强缺陷产品召回、12365系统建设,不断提升质检部门执法打假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消息称,去年我国已实施汽车召回133次,共涉及531.1万辆车,同比增长超六成,达到65.8%,创历史新高,平均每天都有1.45万辆汽车召回。其中,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召回的汽车数量为19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37%,也突破历史新高。对于去年快速增长的召回数量,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诚信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8.
从9月1日起,我国正式对货车(N类和O类车辆)实施召回管理.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货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动力性、环保性的飞速发展,安全性的提高显得十分迫切,实施货车召回迫在眉睫.他同时指出,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是提高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该制度在5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并走向良性发展,并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涉及人身安全的缺陷产品管理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从9月1日起,我国正式对货车(N类和O类车辆)实施召回管理。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货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动力性、环保性的飞速发展,安全性的提高显得十分迫切,实施货车召回迫在眉睫。他同时指出,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是提高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该制度在5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并走向良性发展,并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涉及人身安全的缺陷产品管理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日来,在轰轰烈烈的“反垄断”之外,“召回”也成为汽车行业的关键词。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显示,从7月20日到8月20日,短短的一个月内,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奔驰、福特等在内的多家汽车厂商共发布了13则召回公告。其中,只有两则显示“本次召回活动是在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下开展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多数召回活动都是汽车厂商“主动”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在改革创新方面频出重拳,吉普牧马人越野车因存在自燃高风险,第一时间被质检总局通报;而对儿童用品、家用电器、进口食用饲用农产品等的消费品,质检总局在2014年也拟建立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韩国农心公司6款方便面在韩国被检出苯并芘事件,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2012年10月30日介绍说,目前农心6款方便面在我国的召回正在进行中,质检总局要求进口商进一步落实召回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召回情况。李元平在当天举行的质检总局例行发布会上说,韩国农心公司6款方便面调料包在韩国被检出苯并芘后,质检总局高度重视,立即与韩国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要求韩方就此问题向中方作出说明,切实保障中国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强化产品召回监管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王贇松表示,在汽车召回领域,坚持深化改革和强化监管一体推进,完善召回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推进新能源汽车事故调查体系建设和安全评估.截至2021年底,累计召回...  相似文献   

14.
政策风标     
质检总局:对问题产品不放过6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发表演讲时,要求全国质检系统查处企业要做到原料来源、产品流向未查清的不放过,问题产品未召回、未处理的不放过。希望通过让社会各界了解监管部门的工作和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消除某些问题的认识偏差和误区,进一步增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质检利剑"重点打击五类产品造假 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咨询检测服务活动在京举行,活动主题为"坚持以质取胜,保障消费权益".总局副局长杨刚、北京市副市长程红等领导参加了活动开幕式. 活动现场,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12年汽车产品质量投诉情况和2013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部署情况.据了解,2012年"质检利剑"行动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17万起,涉案货值金额达68亿元.其中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共收到9 640例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比2011年增长9%.投诉信息涉及146家汽车制造商(含轮胎制造商)、632个车型.  相似文献   

16.
10月29日上午,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新闻办公室主任李静发布了质检总局通报儿童家具等29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质检总局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开展的工作、2014年9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情况、2014年9月特种设备事故情况、缺陷召回以及缺陷信息收集情况、2014年第3季度输非商品检验与打假情况、质检总局人力推进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工作、“质检利剑”打假行动有关情况等8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距离10月1日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正式实施已经不到一个月时间了,为了解决一直以来在各界争论不休的如何确保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及时、顺畅运行,专家委员能独立进行调查和认定工作,以及检测与实验数据公正、权威等问题,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4个实施细则。这4个实施细则分别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  相似文献   

18.
<正>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日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6年2月1日起,召回以下部分汽车,共计16 202辆:(一)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2月27日至2005年6月2日期间生产的国产宝马3系汽车,共计13 597辆;(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3系、5系和X系汽车,生产日期为2002年1月3日至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2015年缺陷产品召回工作基本情况。
  缺陷产品召回数量大幅提升
  汽车召回数量达历年最高。截止到2015年12月18日,我国共有76家企业开展了226次召回活动,涉及缺陷汽车554.85万辆,召回次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9%,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创历史最高。汽车企业受国家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共实施召回活动8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0%,涉及缺陷汽车352.2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8%,占全部召回数量的64%。  相似文献   

20.
5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第三次联席会议”在福州举行。国家质检总局魏传忠副局长、福建省叶双瑜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司局,福建、厦门检验检疫局和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前黄小晶省长会见国家质检总局魏传忠副局长一行,对质检总局给予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