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新形势下党中央作出部署,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解决社会道德问题。本文从制度保障建设、重点领域引领、发挥新媒体作用和结合个人与社会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贾君 《活力》2014,(10):9-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我们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江娴 《数据》2022,(12):145-147
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高层次人才,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目前,社会全球化、新媒体时代带来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冲击影响。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引领大学生自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探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4.
道德自律是靠不住的,培养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制度建设。道德规范法制化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道德宣传法制化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道德回报法制化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制度供应不仅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要求,而且是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进程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5.
道德自律是靠不住的,培养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制度建设。道德规范法制化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道德宣传法制化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道德回报法制化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制度供应不仅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要求,而且是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进程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并存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新儒家思潮等.这些思潮呈现出总体趋势多样化、具体形态多变化、 理论话语系统化和传播方式多媒体化等特点.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学习和研究是回应挑战,是增强中国特色理论自觉的必由之路.因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自信是广大党员群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思想保证.因此,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进行必要的批判分析,牢牢把握理论话语权,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弘扬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首先,弘扬审计核心价值观,是审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而审计核心价值观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宋香君 《企业导报》2014,(11):20-21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把握内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培育途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刘蕾 《中外企业家》2016,(8):169-172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总体态势良好,人们的价值取向在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所有这些为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契机。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大背景下,人们注重物质利益、淡化意识形态,注重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淡化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的现象出现上升的趋势,加上法制不健全、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他大量的问题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主流价值取向必然一定程度上呈现淡化的倾向,这又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处在关键阶段,能否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为此,我们既要有应对挑战的科学认识和坚定信心,更要有积极应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化和发展中的诸多挑战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幸聆听了三门峡市农信办党组书记刘安强主任主持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廉政党课,其学习内容为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发表的讲话,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主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要增强自觉性,结合自身的任务,加深认识,正确理解,在实现路径上多下功夫。本文,笔者从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视角,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浅议。主要包括:明晰研究生的自身任务和社会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思想动力问题;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从内涵上解决认识模糊问题;在坚持真做真行上用真功夫使实劲,从实践上解决价值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精神都直接或间接体现和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的内核,总是主导和支配精神的价值取向,对精神起引导和统领作用.作为时代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峡移民精神时时处处都体现和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内在地主导和支配着三峡移民精神的价值取向,二者在表达范式、理论内核、文化根基、实践基础、基本特征等多方面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指建立在人的思维感官基础之上而作出的一定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对客体以及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基于当代中国的实际状况,在继承先人价值观方面的合理内核,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个人应遵循的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在宏观层面对家风家教进行指导引领,家风家教可在微观层面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将继续长期存在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作为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中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阐发民间信仰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寻找民间信仰与当前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之处,不仅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历史与现实的支撑,也是民间信仰随着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不断创新并时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荥辱观是构建企业文化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体现.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良好的社会主流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反之就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样,如果企业价值观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就会破坏社会风气,影响人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仰和坚持。企业文化虽有其个性,但必须以共性文化为基础才不致偏离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形成法治的思想价值基础;培育规则意识,形成法治的良好社会氛围;弘扬法的精神,建立全民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8.
高权 《价值工程》2014,(20):296-297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维度对实现"中国梦"提出了细化的内在要求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9.
《江苏企业管理》2014,(12):32-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风向标,是民族复兴的软实力。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过程中,南京供电公司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2012年11月,公司开设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国网公司统一价值理念为己任,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传播道德故事,推动道德实践,汇聚道德力量,形成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中,面临整合难度大、社会失范多、社会矛盾集中等社会问题,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先导,社会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体系建立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顺利实现社会转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