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产业生态化是实现创新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代表着当今世界创新产业的新发展趋势。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产业生态化系统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文章在分析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主体和主体间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应具有的特征,根据其发展特征,为我国创新产业有效实现生态化系统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认为应以产业生态化改造来实现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传统的广告电视的主要弊端出发,运用双边市场框架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横向兼并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2012—2019年276个城市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生态化转型,并且此促进效应在中心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更显著。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我国应融合数字技术和绿色创新技术,充分赋予地方政府决策自主权制定区域性政策。产业生态化转型受到制约的城市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助力城市产业生态化转型,争取实现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实现经济和人类环境持续发展、和谐共生.旅游业在发展中给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旅游产业生态化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旅游业中出现的“非生态化”问题,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城市棕色土地现象已经逐渐引起区域发展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经济生态化强调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是对棕色土地可持续性管理方式。本文试图引入产业生态学观点,在界定经济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过调动政府、企业、居民等参与生态企业、生态园区、生态城市建设积极性的作用机制,提出引入经济生态化思想棕色土地复兴的动力机制的基本思路,结合案例分析探索棕色土地再利用的实现途径。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目前经济生态化遇到障碍,从而引导棕色土地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视为社会系统下的一个子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化理念的引入确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协调各方面资源,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及生态化理念有机结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策略,从而实现全方位、全时空、资源多元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物流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产业创新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创新型产业内涵,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物流产业创新主体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进程。识别创新体系的四大关键主体,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四元关键主体模型,并根据驱动元素的不同,把模型分为政府导向型、企业拉动高校推动型和协调发展型三种主要表现形态,旨在为物流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特色大米产业处于发展阶段,在我国特色大米产业创新系统中,政府、龙头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这些主体承担着不同功能和职能分布,拥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立场。文中先通过对企业与农户、政府与企业的创新博弈利益进行分析,再通过构建产业创新中官产学研动态博弈模型,进一步得出在我国特色大米产业创新系统中,更加优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物流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产业创新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创新型产业内涵,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物流产业创新主体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进程.识别创新体系的四大关键主体,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四元关键主体模型,并根据驱动元素的不同,把模型分为政府导向型、企业拉动高校推动型和协调发展型三种主要表现形态,旨在为物流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智能产业创新系统具有一套实现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包括多元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和协同,共同实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系统内的知识交流、溢出成为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与条件;制度、规则等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基于价值网络分析法,具体剖析以色列贝尔谢巴先进科技园区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以大学为枢纽形成多方参与主体协同创新的系统机制、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对创新创业风险形成有效分担机制、军事资源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催化机制等.以色列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对中国构建和完善智能产业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包括:强化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系统的金融分担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大学在产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军民融合和成果相互转化;加快构建智能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业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SPSS统计软件因子分析方法,首先根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2012年广西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我国各省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表明,作为高新技术创新系统,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子有3个,即企业资源因子、环境因子、市场因子;其次分别计算31个省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综合分数,广西的综合分数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最后提出加快广西中小企业生态化发展的3个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促进数字经济产业与创新生态系统深度耦合、实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分析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演化阶段,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数字经济产业聚集、数字经济产业群落、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之后,按照“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更新期”的演化路径,由低级化向高级化不断演化,维持着系统的稳定。因此,应通过加强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系统主体结构以及构建系统发展政策体系等推动数字经济创新生态系统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日前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指出,要结合信息产业实际,明确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战略主体,选择两大发展方向,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季永青  陈智刚  杨媛坤 《价值工程》2011,30(23):104-105
促进会展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会展经济创新发展的前提。本文从在分析动力主体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会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模型,为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28):97-100
广西发展绿色经济取得重大成效。但广西发展绿色经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绿色经济重点目标和重点战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科技创新;加快"互联网+"和智慧化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推进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市场化;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强化发展绿色经济的主体责任;提高绿色认识,树立绿色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以具有重要地理区位与战略地位的汉江流域为例,基于当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突出矛盾的分析,深入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流域发展问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汉江流域解决当前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资源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汉江流域发展应通过促进流域产业生态化、形成消费生态化模式、实现流域内部协同、推动流域内外共生途径,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法律制度保障和生态安全监控三大支撑体系,从而有效推动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1年西北五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协整检验、因果检验以及广义矩估计,来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来维持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长期均衡发展。从短期来看,城镇化和产业生态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显现;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是产业生态化的原因,城镇化每提升1个百分点,产业生态化水平就会提升1.29个百分点。最后提出了西北地区突破经济增长生态瓶颈约束,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在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能科学、合理地反映我国化工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考虑指标、数据和方法自身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并根据权重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试图用生态学的价值观念和方法,遵循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探讨物流产业生态化整合的路径及其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物流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指出,可以通过构建物流产业生态系统、第四方物流驱动第三方物流集群、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供应链协同运作等途径进行物流产业的生态化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