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合作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以农村信用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在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支持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偏离合作金融等种种问题,本文通过考察合作金融在德、美、日三国的发展经验,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和研究农村合作金融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使农村合作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长足发展,维护农民的利益,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刘宾 《东方企业文化》2013,(23):216-217
科技力与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成为提高河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农村科技力和金融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多领域技术推广应用广泛,金融创新呈现出专业化、深入化、广泛化的特点,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健全金融体系,积极开展"四资"运作进而推动保定市农村区域科技力与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合作金融在国外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验证,逐渐成为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经过80多年的历史,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大规模从农村撤并基层支行,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性更显突出。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相当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形式共同组成。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其他金融形式机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机构、民间金融形式等。  相似文献   

6.
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需要金融监管。强化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稽核监督,可以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安全稳健运行。一、强化农村合作金融监督.防范和化解风险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金融业务领域的拓展,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客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深化改革以来,在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操作流程再造、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从不久前北京、上海等地农商行发生的重大案件来看,由于历史积淀以及现实的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仍然薄弱,合规管理正日益受到各级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加大支农服务力度以及全面实现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将进入崭新阶段,金融业将逐步实现 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整体融合。这种新形势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此完善农村合作金融内审监管体制,是迎接挑战、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对于强化内控机制,促进合法、合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镇企业》2011,(11):63-64
近年来,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积极发挥支持县域经济的传统优势,拓宽思路、深耕市场、加强创新、优化服务,完善机制、强化力度,为浙江省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0年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7773.7亿元,各项贷款54702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707.23亿...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广大农村的互联网覆盖范围为已超过30%,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互联网金融服务将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在金融支持"三农"、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中发挥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霓 《企业文化》2009,(1):40-41
两度采访山东寿光农村合作银行.印象最深的是这个“金融发动机”在支持蔬菜之乡农业产业化时的不遗余力。在董事长崔建强的管理理念中,农村金融服务万变不离“农”字,农业生产、农村基础建设、农村消费信贷,每一次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都是围绕农村的金融需求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会抑制创新持续性;创新资源侵占、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短期收益是企业金融化影响创新持续性的中介变量,创新资源侵占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短期收益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13.
韩彤 《中国审计》2002,(11):30-31
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需要金融监管.强化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稽核监督,可以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安全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分析和研究农村合作金融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使农村合作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长足发展,维护农民的利益,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裘豪  傅大悦 《企业世界》2007,(10):20-21
农村合作金融扎根农村,坚持为“三农”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经营宗旨,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银行”、“特色银行”的提出,正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与其它金融机构合理分工和错位经营的需要。建设“特色银行”,就是要更加突出差异化服务,全面适应和满足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客户的独特金融要求,最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影子银行源于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得中国金融组织发育不足,受管制而偏低的市场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导致中国金融发展出现替代化,即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主要包括银信合作、企业转贷、民间借贷和贷款融资创新四种类型“影子银行”的存在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响市场取向的经济特型、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社会多角信用风险等问题.中国的“影子银行对个别地区、个别领域金融安全形成一定压力,但目前来看还不构成现安威胁,风险冲击迁在可控范围内.解决影子银行问题既要着眼于规范管理,更要着眼于调整金融控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合作金融本应在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是目前以正规金融思维对其看待、管理,在一定程度导致合规运作的发展缓慢或停滞、非合规运作易引发各类问题,甚至出现假借农村合作金融之名非法集资、诈骗等严重问题。要在新常态下做到既要满足农村市场需要,又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应当以非正规金融思维来对待农村合作金融,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彰显自我管理,辅以第三方外部引导等方式,逐步构建可自由转换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金融化对企业总体技术创新、突破式创新以及渐进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且对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较大。在此基础上,将经济不确定性纳入研究框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不仅会扩大金融化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且这一抑制作用因企业所有权和所属产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于低创新强度的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会扩大金融化对其渐进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创新强度的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则会扩大金融化对其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长期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而短期金融化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周琴 《活力》2023,(11):53-55
随着实体企业金融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金融化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趋势。实体企业金融化一方面推动了实体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及金融风险上升等问题。尽管实体企业金融化在短期内能够带来可观的金融投资回报,但从长远来看,其可能会对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资金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占,从而使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研究如何借助企业金融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企业金融化现状对企业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企业金融化策略,以促进实体企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