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国内发展乡村旅游的形势和基本情况,指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经营理念陈旧、营销渠道单一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我国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业大繁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乡村地区、农民及其旅游者的互动的一种旅游方式,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快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三农"的问题。该文对乡村旅游和农业的两者关系进行一系列分析,提出了将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萌发于20世纪90年代的我国乡村旅游,随着我国一些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开始、2004年国家旅游局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颁布以及2006年以"2006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深入开展,乡村旅游项目在我国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并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是发展乡村旅游;分析了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曾令明 《价值工程》2020,39(7):88-89
近年来乡村旅游正在日益兴起,2012年琼中县启动"奔格内"乡村旅游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旅游开发经验,本文以该县示范点什寒村为研究案例,总结琼中县的乡村旅游开发的经验,并结合理论提出积极的建议,探索海南乡村旅游开发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通讯员/赵童李安楠)重庆巫山花季美景不仅开满了千家万户,更让群众"挖出"旅游金矿。今年,巫山县以"花季巫山"为主题,先后举办了"首届江南菜花节",推介江南菜花、江北梨花、李花等,推出了10余条观赏线路,直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曲尺乡柑园村、官渡平南村、杨坝村,骡坪镇大垭村等成为乡村旅游亮点,让老百姓真正吃上了乡村旅游饭。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增强了精品景区带动力,促进了当地农户增收。"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合二为一的新兴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也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巫山县旅游局局长税华表示,近年来,随着三峡大交通格局的变化,巫山在突出重点景区提档升级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旅游综合开发,使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陈晓瞬 《价值工程》2013,(32):317-319
简述乡村旅游的主要特点及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阻碍,探讨以城乡统筹为发展支撑的乡村旅游在交通体系、功能结构、空间形态和文化景观等四个方面的要求,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洪阳镇观光型旅游产品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黄陂是农业大区,旅游业也是以乡村旅游为主要特色。黄陂素有"武汉后花园"之称,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资源得天独厚。近些年来,黄陂区积极与武汉市"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和大旅游发展规划相对接,立足山、湖、川、农、林、花等乡村特色资源,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促进了以休闲度假、山水观光、农家体验、民俗节庆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黄陂区先后被省市表彰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区)"、"湖北旅游强县(区)"和"全市‘三农'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 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 国内信息技术不断地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和3S技术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演化,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 DMS) 这一旅游信息化平台越来越受到政府、 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从2002年国家旅游局推出 "金旅工程" 开始, DMS的研究和应用开始逐步得到发展, 为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但逐渐发现DMS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被大部分管理部门理解为一种技术工具,只是作为简单地信息服务系统运作, 最重要的营销职能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 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确立为 "智慧旅游年", 智慧旅游和旅游信息化在各级目的地管理部门得到了高度重视. 如果说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那么智慧旅游就是构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设计方法, 智慧旅游改变了旅游信息服务的群体化供给方式,指导信息化如何服务当下的旅游业. 2015年进入了 "互联网+" 时代,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以智慧旅游为代表的 "互联网+旅游" 阶段,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的旅游业务流程以及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了优化重组甚至颠覆,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所依赖的旅游行业业态、 网络环境、 传播渠道、 信息技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区拥有良好的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把旅游业做大,因为在旅游业进入了营销主导时期后,旅游营销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对弱势旅游地进行差异化营销的旅游开发是当前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热门话题。文章以广西桂林市典型的旅游弱势地——全州县为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活跃了旅游市场,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分析承德市乡村旅游资源状况和市场现状,针对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深度开发、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品牌意识缺乏、产业链价值较低等问题,探讨承德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农业和旅游业进行了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背景 跨入新世纪,旅游业正逐步由资源时代进入一个新时代.传统旅游时代对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新经济时代的旅游业,营销、知识、智力、管理、创新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市场竞争的结果.因而旅游业也被形象地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有效推广和旅游产业高效率的运营都离不开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在未来的旅游事业发展进程当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旅游业是一个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网络信息技术正好为旅游营销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打破了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彻底实现了规模化,网络化经营。但如今还存在不少的传统旅游企业,随着网络旅游营销的到来,这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旅游信息与旅游营销进行分析,希望给那些传统旅游企业作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龙明慧 《企业导报》2013,(2):150-151
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而且还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虽取得一定成绩,但配套建设滞后、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还很普遍。本文就江夏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将体验营销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基于体验营销引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以体验营销的战略模块为依据,将感觉营销、情感营销、思维营销、行动营销、关联营销应用到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构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乡村旅游的特点,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旅游业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旅游营销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波  孙扬 《企业经济》2008,(5):131-133
本文探讨了天津市旅游营销战略的相关问题。文章在介绍天津旅游业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市旅游进行营销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分析了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提出4项营销策略:一是旅游产品策略;二是旅游形象策略;三是推广策略;四是网络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参加上饶市旅游产业系列评选活动捷报频传:"中国最美的乡村"荣获2012年上饶市旅游宣传口号一等奖,《梦里老家》、《好地方》等四首歌曲获全市十佳旅游歌曲,江湾、理坑景区获全市十佳旅游景区,婺源青年旅游社获全市十佳旅游社,婺源宾馆获全市十佳星级旅游饭店,朱子龙尾砚等获优秀商品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婺源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模式"旅游发展之路,"中国最美的乡村"绽放出新的生机。高起点规划建设,提高品位。该县建立了"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副中心集镇、一百个文化生态景观村"的三级框架。围绕框架布局,全力打造县城外环线、火车站片区等"一环四区",到2015年城区中心面积将达13.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3.5万人。大力支持江湾省级示范镇和清华、赋春两个市级示范镇建设,全面开展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着力打造生产集约、生态优美、生活舒适的特色小集镇。同时,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总结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首先借助问卷调查,多方面地对天津旅游目的地营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其次通过对旅游业和城市形象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归纳天津旅游业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分析了旅游业和城市形象的互动发展关系,为其他城市旅游的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