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差距拉大—逐渐缩小—缓慢增大—逐渐缩小—维持不变的过程,逐步趋于收敛,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基础、资本投入、区域要素配置、区域要素使用和制度因素的地区异质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不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开放水平,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完善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要求相适应的宏观区域政策和区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院为了考察“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文章采用TOPSIS 方法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以农业和矿产采掘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而以出口贸易和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则相对较快.最后根据测度结果进一步将八大经济区归类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加深,不同经济水平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已经屡见不鲜。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之间的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经济水平,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变得更加频繁。文章分析了衡阳综合保税区和湘南产业承接区之间的有效融合,为其具体的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晓玲  雷厉  仲云云 《城市问题》2013,(1):56-61,91
以我国29个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为评价对象,从低碳排放和发展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TOPSIS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际间及三大区域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分别表现为相对低碳、中碳和相对高碳的经济发展特征。中西部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降低碳的排放,以提升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京津冀地区一体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协同性水平,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结构性保障.本文选取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通过合成控制法建立模型,研究一系列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河北的经济增长并不理想,一系列京津冀协同政策并未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带动乡镇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不断推进,对乡镇国库进行集中支付改革具有必要性,能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对此,我国有关部门应针对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而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推动乡镇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逐渐推进,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矛盾逐渐凸现,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尖锐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也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造成我国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矛盾逐渐凸现,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尖锐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也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造成我国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水平,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然要求.通过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的分析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全面考察,指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解决西部走出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了京津冀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目前三地172个区县的人均GDP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方面,以1992年为节点呈现前后分异,在此之前,三地水平大致相当,在此之后,三地经济逐渐拉开差距;经济总量的位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河北、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方面,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北京、天津高于河北省;东部地区、西南地区高于北部、西北和东南地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各地的资源条件、要素投入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等,都直接关系到某一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份额.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地的资源条件、要素投入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等,都直接关系到某一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正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物流产业作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21世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和综合性产业.文章探讨了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及其对区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利用Beta收敛法来测算1985—2012年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甘肃14个市(州)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邻接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不高;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基本上为发散趋势,只在个别历史时期有过短暂的收敛,并且收敛的速度比较缓慢;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让全世界瞩目。信息化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把经济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对待。我国各个地区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这种差异不但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短板效应延缓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先决条件。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依托资源优势,通过资源的开采、加工、贸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在“路径依赖”等效应的作用下,使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不断加强,从而形成了长期依赖自然资源推动的发展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对区域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拉大,呈现出典型的梯次发展的态势:东部发展较快,中部重视农业,西部相对落后。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但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滞后,资本外逃和资本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扶持政府的效率发挥。为此,应加快中西部金融发展步伐,增强当地金融资源的动员能力,为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详细阐述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指出金融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不断增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十分落后,与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扩大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整体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的民族关系.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但由于发展起点和机遇的不同,使得民族地区与全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在民族关系的视角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