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前言 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是江苏省惠民优先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战略部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当人力资源充分就业时,其他一切非人力资源也同时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处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 二、实现充分就业的举措 第一,政府要牢固树立优先意识,把就业工作作为基本目标.市政府要把就业优先作为基本政策,在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纲要时,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予以优先考虑.尽快制定促进就业方面的具体规范性文件,明确目标原则、相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赵勇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7):155-158
“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都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谁是优先目标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作者认为,在不同特定的发展阶段,优先目标是不同的。就我国目前来讲,“增加就业”应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而“经济增长”应适度调整其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传统西方经济学中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定为: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宏观调控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相当不易。当经济危机扫过社会的微观末端时,“今年将成为本世纪以来就业压力最为沉重的一年”的预言,自然引起唏嘘声一片。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一切社会保障之基。就业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赖以生存的经济保障,促进充分就业,政府责无旁贷。扬州将打造充分就业城市,在“十二五”期间,扬州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确保达到10万个以上,还将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使每个公民能享受到便捷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丁胜 《新西部(上)》2007,(12X):31-31,2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一些学者夸大就业与增长的矛盾,提出就业优先还是经济增长优先的问题,认为就业优先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就业优先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对待失业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并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分析政府在失业问题上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周嵘 《魅力中国》2011,(14):110-110
全国两会后,国家发改委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了38处修改。其中一处细微的改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将草案原文的“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改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本文针对这一变动,分析对比收入分配问题的数据,最后从政府作为方面提出改善收入分配悬殊现象的建议。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相似文献   

7.
解决就业问题需从宏观政策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充分就业被政府作为与经济增长并列的首要经济目标,以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定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经济增长目标逐渐取代充分就业目标成为政府的首选目标,充分就业不再是与经济增长并列的目标,而是从属于经济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要服从于提高效率的需要。尽管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政府对就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都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但谁是优先目标,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优先目标是不同的。就我国目前来讲,"增加就业"应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而"经济增长"应适度调整其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份《论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在此期间,我国共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报告建议,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报告执笔人赵晓认为,中国已进入商品过剩时期,最短缺的是什么呢?是工作岗位,是饭碗。他举例说,先不算需转移出来的富余人员,我国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相当于全部劳动力总数的1/4。再加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真正实现“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基本就业目标,需要在鼓励创业、加强培训、强化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建设,形成促进就业和体面就业的长效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创新法律制度解决就业保障,以创业政策推动全面就业,加强职业培训,给创业人员“加油”,政府要为促进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一些学者夸大就业与增长的矛盾,提出就业优先还是经济增长优先的问题,认为就业优先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就业优先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对待失业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并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分析政府在失业问题上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宣言》中庄严宣告,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承诺:"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2001年,在全球就业论坛大会上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要求,"各国政府要把生产性的就业置于经济和社会政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份《论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在此期间.我国共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报告建议,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要从  相似文献   

14.
以分流安置富余失业职工为重点实现现阶段就业工作的战略转移张树斌我国每年要新增人口一千五百多万,从小到大除了其它方面的社会安排以外,就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中,充分就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四大目标(充分就业、币值稳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充分就业是一国经济政策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增加就业机会尤其重要,对地方政府也是如此。实际上,我国的就业压力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是地方政府解决当地就业问题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会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教育和社会保障水平来影响就业。  相似文献   

16.
王德文 《开放导报》2008,32(2):5-11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峰。随着今后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措施,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经济增长和就业受到的冲击不容忽视。在工资高增长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在就业优先的原则下,一系列经济政策既要保持经济在高位上平稳运行,又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并逐步改善劳动者的保护,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自2006年9月开始,海曙区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建立了“零距离、全覆盖、个性化、全程式”的就业服务新机制,在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王建社 《宁波通讯》2010,(12):21-24
(一) 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他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我们应该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的指导方针,实施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并列为四大宏观政策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力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实现充分就业是南京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的必要条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南京应将扩大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一并作为政府宏观政策的主要内容,积极采取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化解就业矛盾,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樊成玮 《特区经济》2010,(7):231-23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之要,因而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乃是不争的事实。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前提是立法导向当应明确劳资关系的本质是共生共存的关系,相生互利的关系,而非相反。无论是立法还是政府的任务应是扶持、保护用人单位生成壮大、健康发展,培育就业土壤,广开就业门路,把充分就业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先目标,尽可能地为劳动者造就实现其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机会则是真正保护了全体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