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确保种粮农民粮食直补资金落实到户,涟水县对粮食直补资金全部实行打卡发放,8月份全县近20万户农户将全部领到“一折通”存折。今后,凡是粮食直补补贴、农村低保、农村救灾救济资金.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金等涉农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农户只需一个存折就可随时领取,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位于松辽平原的黄金玉米带上,是榆树市的产粮大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之后,我们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把踏踏实实地做好粮食直补作为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突破口,截止到“五一”节时。全镇按种补每亩补46.4元的标准,已将第一期30%的212.1万元的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到户。余下部份,等省里款到,保证在“七一”之前全部发放到户。  相似文献   

3.
将财政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之一。作为粮食直补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财政部门责任重大,一定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粮食直补政策落实,首先是管好直补资金。要严格执行粮食直补资金的专户管理制度,粮食直补资金只能通过财政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专户拨付、储存、支用,不是直补用途,资金不出专户。真正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其次是要注意做到两个倾斜。分配粮食直补资金,必须坚持向粮食主产县倾斜,向种粮多的农民倾斜,不搞平均…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财政粮食政策主要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的延伸。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决定把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直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各级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而粮食风险基金来源渠道偏窄,地方配套资金难筹集,加上使用范围过大,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为了扭转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从4月初开始,13个粮食主产省(区)开始向种粮农民兑现直补资金,同时还有16个非主产省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现就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首批49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与粮食直补资金最近已由省财政厅拨出。要求各地务必在A月10日前“一并”,“一次性”通过“一折(卡)通”,利用农民补贴网技术平台足额付给种粮农户。  相似文献   

7.
2004年,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了粮食直补,安排直补资金116亿元,有6亿农民直接得到了补贴的实惠。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达到4694.5亿公斤,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创历史较好水平,实现了粮食的恢复性增产。但由于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粮食形势仍不容乐观,为稳定和继续提高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直补依然是支农强农的重大措施之一,2005年实施粮食直补,基本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通讯》2005,(4):44-44
2005年的黑龙江省粮食直补工作已正式启动。兑付时间从3月中旬开始,3月末前结束。粮食直补资金由过去两次兑付调整为一次全额兑付。全省粮食直补资金由去年的18.53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9.29亿元,占全省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总额的43%。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是一项惠农工程,其目的是促进粮食增产,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近年来,笔者在对某县惠农补贴资金进行延伸审计和调查中发现,该县粮食直补资金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很多粮补资金并没有真正到达种粮农户手中。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套取粮补资金的手段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部分村冒领粮补资金,用于弥补集体经费不足。对于流转的土地如何发放直补资金,国家粮补政策没  相似文献   

10.
一、现行关于粮食流通的财政公共支出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财政支出政策的不完善是阻碍发展的关键,财政支出资金的不足是困扰粮食流通的难题(一)财政支出政策的不完善是阻碍发展的关键1、用于粮食直补的方式不尽相同,如果单纯以计税面积为补贴依据,将不能充分保护粮农出售商品粮的利益,不能有效的防止大多数农村存在的“搁荒、撂荒”现象,导致不种粮农民也受益,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不能充分反映“直补”的根本目的。2、产销区之间粮食风险基金分配不甚合理,未明确产销区间补贴成本的分摊。主产区将风险基金直补粮农后,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作…  相似文献   

11.
惠及广大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工作(以下简称:粮食直补)在沈阳市已开展两年,随着粮食补贴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有很大提高。2005年我市部分地区受到恶劣气候影响。粮食作物受损,但仍可称为丰收年。可见,粮食直补工作达到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对东丰县粮食直补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基本情况、有关影响与问题、对策与建议分述如下:粮食直补的基本情况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县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1万,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典型性半山区农业县。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水稻,大豆播种面积少量,一般年景粮食总产500,000吨,商品量350,000吨,是国家一百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2002年11月省政府决定在该县进行粮食直补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其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取消,两放开,一锁定,一调整”。“一取消”就是取消按保护价收购农民…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全部对种粮农民实施直补,累计安排补贴资金103亿元,另外还有16个非主产省(市、区)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直补改革在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直补成本分担不合理的问题。如粮食直补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中央和主产省(区)负担,而16个非主产省(市、区)2004年一共只负担了13亿元的补贴资金,仅占直补资金总额的11.2%。一是直接加重中央财政和粮食主产区财政的负担,直补资金来源难…  相似文献   

14.
据悉,黑龙江省今年总额为18.52亿元的粮食直补资金已发放完毕。据黑龙江省财政厅经贸处统计,除极少数外出务工人员外,全省种地农民已经全部拿到了直补资金。粮食直补资金的及时发放有力地保障了黑龙江省全面提升种植水平。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今年这个省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增加的同时,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面积也达到了8100万亩,比上年增长2100万亩,占到了播种总面积的60%。黑龙江省财政厅负责人说,目前黑龙江省的苗情普遍好于往年,如果今年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全省的粮食产量有望达到300亿公斤,比上年增加50亿公斤。黑龙江省粮食直补资金发放…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我国粮食直补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为了扭转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从4月初开始,13个粮食主产省(区)开始向种粮农民兑现直补资金,同时还有16个非主产省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现就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央财政紧急预拨9.4亿元水稻良种补贴资金,贴补7个省的农民。同时对13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的粮食面积实行资金直补。今年不仅继续实行大豆、小麦良种补贴试点,而且水稻每亩还贴补10到15元。这实在是农民的大喜事,也是值得所有关心“三农”问题的人士欣慰的好事。然而,如此巨额的资金,覆盖面如此之广的贴补,农民能否顺畅地拿到手,不能不令人生出几点隐忧。  相似文献   

17.
《齐鲁粮食》2006,(6):34-34
据来自财政部的消息,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对种粮农民142亿元的粮食直补资金和125亿元新增综合直补资金,在各级财政的共同努力下,兑付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8.
要闻专递     
<正>中央1号文件公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确定,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央拨付2014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央财政近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2014年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尽快组织实施,制定科学的兑付方  相似文献   

19.
粮食直补:政策落实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国家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产生明显的政策效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为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等问题,我对江西、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直补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文重点就粮食直补政策落实和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做一探讨。一、四省粮食直补办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四省因地制宜,直补方案各有特点。直补方案包括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兑付方式、资金管理、财务公开制度、基础档案制度等。(一)补贴方式、范围及标准江西省的粮食直补方案是以农…  相似文献   

20.
粮食直补实施两年多来,成功地遏制了粮食生产连年滑坡和粮价暴涨的趋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直补金发放方式从现金到通过金融机构“一折通”,有效遏制截留、挪用,但还存在变相抵扣各种欠款,如抵扣农民以前欠缴的农业税、一事一议款、新型合作医疗款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