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一方面通过协同效应达到一定的战略利润目标,同时影响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含价值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未来预期价值将直接反映到公司的市值中,资本品牌溢价则以不同时期、不同资本市场定价差异的形式间接反映到公司市值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市场动态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GARCH-M模型研究了市场、规模和账面市值比等因素对股票动态风险溢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因素对组合的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解释力,规模因素对动态风险溢价的解释强于市场因素,账面市值比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并且发现,风险溢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动态特征,不同组合的风险溢价有较大差异。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股市价格发现的功能进一步增强,风险溢价和时变β系数的变化对构建投资组合和进行资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对股票市场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其成因的解释可以归纳为理性定价与非理性定价理论。文章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A股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上述两种对立理论均存在局限性:一方面,高账面市值率组合的资产类指标表现较好,内在风险较低;另一方面,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长期而言股市不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寻求解释溢价现象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4.
以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按Size-B/M方法构建6投资组合,考察我国股市的价值溢价是否存在一月效应现象,检验大盘股、小盘股价值溢价在1月和非1月是否不同,并采用CAPM模型检验价值溢价的一月效应。实证结果发现:1)采用账面市值比B/M划分成长-价值型股票组合,大盘股和小盘股股票都存在价值溢价;2)大盘股和小盘股的价值溢价在1月与非1月存在不同的模式——大盘股在1月存在显著的价值溢价,而小盘股的价值溢价主要在非1月的月份出现;3)CAPM模型能够解释我国股市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价值溢价。相对小盘股,大盘股的价值溢价的一月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开始于一组矛盾性的假说,即对更大的收购目标公司是给予更高的溢价还是更低的溢价。通过对2010—2012年我国发生的316起并购案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并购溢价和目标公司规模的关系。发现目标公司规模对并购溢价有显著影响,且两者稳定地呈负相关。说明收购方给予较大的目标公司以较小的溢价,这支持了收购大型公司可能带来更大价值风险和产生赢者诅咒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对辽宁省33家上市公司进行流动性溢价现象的存在性检验,并且考察东三省中的其他两个省份以及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资本市场相对发达地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现象,与辽宁省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现象以及"规模效应",并且流动性溢价现象不受流动性指标选取的影响。从流动性溢价的角度来看,东三省中辽宁省的股票市场最为成熟,成熟程度接近北京、上海和深圳。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值管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一个管理新动向,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近几年在市值管理的内涵、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市值管理的模式、市值管理绩效评价及市值管理框架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将这些文献进行简要总结,旨在明晰研究思路,最后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涵  卢锐 《新智慧》2005,(1):18-20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的购买价格往往高于被并购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和,高出的部分就是外购溢价(AAP)。外购溢价一般包括两部分:第一,目标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的升值部分;第二,对目标公司的购买价格高出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与多数研究一样,本所研究的外购溢价是指第二部分。对于外购溢价的会计处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有多种观点。综合起来,外购溢价的会计处理涉及两个方面,即外购溢价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和如何在损益表中反映。本将主要对这两个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并购定价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具有明确政策信息导向的产业政策又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8年间的并购交易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及产业政策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主并企业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当目标企业受到产业政策支持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被强化,即主并企业支付的并购溢价会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在跨行业并购中更为显著,在关联并购与非关联并购中均显著且没有明显差异.此外,考虑并购绩效的研究表明,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支付的高溢价总体上是值得的,特别是当目标企业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时候,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购溢价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结论 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并为理解政策变化对并购定价决策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并购业绩承诺是我国并购交易中的一项特有安排,其在并购定价中的作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信号理论,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为样本,将并购总溢价分为未确认净资产价值和已确认净资产溢价两部分,研究并购业绩承诺对这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并购业绩承诺对两个溢价都有正向影响,且其对被并方未确认净资产价值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已确认净资产溢价的影响。业绩承诺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在于其传递了有关被并方未来业绩的积极信号。当主并方对信号的需求更强(如被并方盈利能力较差或并购为非关联交易)时、或信号本身强度更大(如承诺额为“扣非净利润”而非“净利润”)时,并购业绩承诺对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主并方为业绩承诺支付溢价的行为是理性的。文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并购定价机制和溢价来源,为实践中通过合理利用业绩承诺提高并购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